如何通过在线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优化预算管理与风险控制?
890
2022-10-17
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
本文目录一览:
成本管理是估算、分配和控制项目成本的过程。成本管理过程允许企业预测未来的成本,减少预算超支的概率。预计成本是在项目规划阶段计算得出的,必须在工作开始前审批通过。
随着项目计划的执行,费用将被记录和跟踪,因此所有的事情都在成本管理计划之内。一旦项目完成,预计成本和实际成本将进行比较,为未来的成本管理计划和项目预算提供基准。
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确项目在批准的预算条件下尽可能保质按期完成,而对所需的各个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个过程。
成本管理的过程有 成本估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 。成本估算过程要对完成项目所需成本进行估计和计划;成本预算过程要把估算的总成本分配到项目的各个工作细目,建立成本基准计划以衡量项目绩效;成本控制过程保证各项工作在各自的预算范围内进行。
1、全生命周期成本
全生命周期成本指的是权益总成本,即 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的总和 。C = C1 + C2。
2、可变成本
随着生产量、工作量或时间而变的成本为可变成本,如原料、劳动、燃料成本。 可变成本又称变动成本 。
3、固定成本
不随生产量、工作量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非重复成本为固定成本,如工资、固定税收。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
4、直接成本
凡是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称为直接费用(成本),如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
5、间接成本
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费用(成本),称为间接费用,如制造费用等、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和福利费、办公费、保险费、水电费等。
6、管理储备
管理储备是一个单列的计划出来的成本,以备未来不可预见的事件发生时使用。管理储备包含成本或进度储备,以降低偏离成本或进度目标的风险。
7、成本基准
成本基准是经批准的按时间安排的成本支出计划,并随时反映了经批准的项目成本变更,被用于度量和监督项目的实际执行成本。
项目成本估算需要进行三个主要步骤:
(1) 识别并分析成本的构成科目 。确定完成项目需要的物质资源(人、设备、材料)的种类,说明工作分解结构中各组成部分需要资源的类型和数量。
(2) 根据已识别的项目成本构成科目,估算每一科目的成本大小 。根据前一步形成的资源需求,考虑项目需要的所有资源成本。
(3)讲评 成本估算结果,找出各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成本,协调各种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
成本估算的方法有 类比估算法、自上而下估算法、自下而上估算法、参数模型估算法 等。
(1)类比估算法。与已完成同类项目的各个成本科目进行比较,从而估算出新项目的各项成本。
(2)自上而下估算法。基于中上层管理人员的经验,以及以外类似项目的历史数据来进行项目成本估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低层人员对组成项目和子项目的任务的成本进行估算,然后继续向下一层传递估算结果,直到最底层。
(3)自下而上估算法。估算单个工作项成本,然后从下往上汇总成整体项目成本。
(4)参数模型估算法。在数学模型中应用项目特征参数来估算项目成本的方法。重点集中在成本影响因子(即影响成本最重要的因素)的确定上。
成本预算的步骤有:
(1)分摊项目总成本到 WBS 的各个工作包中,为每一个工作包建立总预算成本,在将所有工作包的预算成本进行相加时,结果不能超过项目的总预算成本。
(2)将每个工作包分配得到的成本再二次分配到工作包所包含的各项活动上。
(3)确定各项成本预算支出的时间计划,以及每一时间点对应的累积预算成本,制定出项目成本预算计划。
项目成本预算的原则有:以* 项目需求 为基础;与项目目标相联系,必须同时考虑到项目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要切实可行;预算应当留有一定的弹性。
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造成成本基准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
(2)确保变更请求获得同意。
(3)当变更发生时,管理这些实际的变更。
(4)监督成本执行,找出与成本基准的偏差。
(5)准确记录所有的与成本基准的偏差。
(6)防止错误的、不恰当的或未批准的变更纳入成本或资源使用报告中。
(7)就审定的变更,通知项目干系人。
(8)采取措施,将预期的成本超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挣值分析法是一种项目绩效衡量方法,主要 用于实际成本的绩效测量 。通过计算已完成工作的预算费用与已完成工作的实际费用,将其与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相比较得到项目的费用偏差。
挣值分分析法的 3 个参数是 计划工作量的预算成本、已完成工作量的实际成本、已完成工作量的预算成本 。
(1) BCWS(计划工作量的预算成本) 。是指计划要求完成的工作量所需的预算工时/费用。也简记为 PV ,表示截止到当前日期,计划应该完成的工作对应的预算成本。
(2) ACWP(已完成工作量的实际成本) 。是指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所消耗的工时/费用。也简记为 AC ,表示截止到当前日期,实际已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
(3) BCWP(已完成工作量的预算成本) 。是指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按预算定额计算的工时/费用,即 挣值 。也简记为 EV ,表示截止到当前日期,已完成工作对应的预算成本。
计划预算 PV,完成实际 AC,完成预算 EV 。
4 个指标主要是 成本偏差、进度偏差、成本执行指数、进度执行指数 。通过这 4 个指标,可以分析项目执行过程中成本的使用情况和进度的进展情况。
(1) CPI(成本执行指数)与 CV(成本偏差) 。计算公式为:CPI=EV/AC。
当 CPI1 时,实际成本高于预算成本。
当 CPI1 时,实际成本低于预算成本。
当 CPI=1 时,实际成本等于预算成本。
CV=EV-AC。
当 CV0 时,实际成本超过了预算成本,即出现了超支的现象。
当 CV0 时,实际成本低于预算成本,即有所结余,说明工作效率高。
当 CV=0 时,实际成本等于预算成本。
(2) SPI(进度执行指数)与 SV(进度偏差)
SPI 是指项目挣值与计划值之比。计算公式为:SPI=EV/PV。
当 SPI1 时,表示进度延误,即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慢。
当 SPI1 时,表示进度提前,即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快。
当 SPI=1 时,表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
SV=EV-PV
当 SV0 时,表示进度提前,实际执行工作比计划花费的时间更少。
当 SV0 时,表示进度延误,实际执行工作比计划花费更多的时间。
当 SV=0 时,表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
CV、SV 的计算公式均为 EV 在前;CPI、SPI 则在上面 。
CV、SV 凡是小于 0 的情况都代表不好的情况 。
SPI、CPI 凡是小于 1 的情况都代表不好的情况 。
BAC(竣工预算) 。项目的总计划价值,又称为完工预算。
ETC(完工尚需估算) 。是指剩余工作估算成本。
基于非典型的偏差计算(后期不会发生相同偏差),ETC=BAC-EV。
基于典型的偏差计算(后期会持续这一偏差),ETC=(BAC-EV)/CPI。
EAC(完工时估算) 。是指全部工作估算成本。
非典型偏差时,EAC=AC+BAC-EV。
典型偏差时,EAC=AC+(BAC-EV)/CPI。
项目成本管理旨在确保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项目,主要关心项目本身的成本,也需要考虑项目决策对今后项目产品使用与维护成本的影响,即需要考虑产品生命周期成本。
生命周期成本包括项目建设期的建设成本、项目产品运行期的运营和维护成本、项目产品报废时的处置成本等全部成本。
项目成本管理必须同时考虑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的每项工作需要多少成本;二是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每个时段(周、月、季)需要多少成本。
它们相当于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不可分割。根据这两者将计算出来的项目总成本应该是相等的。成本管理必须同时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既要满足各部分工作的需要,又要满足各时间段的需要。
1、项目资源规划
资源规划是确定执行项目所需资源并将项目完成的过程。资源的例子有人员(如雇员和承包商))和设备(如基础设施、大型施工车辆和其他供应有限的专门设备)。
资源规划是在项目开始时完成的,在实际工作开始之前。
首先,项目经理需要准备好工作分解结构(WBS)。他们需要查看WBS中的每个子任务,询问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以及需要什么样的设备或材料。
通过采用这种任务级别的方法,项目经理就可能得到所有资源的准确而完整的清单,然后将其作为下一步估算成本的输入。
虽然这一步发生在规划阶段,但是项目经理需要考虑实际情况。例如,你可能确定了对具有特定专业知识的资源的需求,但如果组织中没有这样的资源,你就必须考虑雇佣一个承包商或培训你的团队。所有这些真实的变量都会影响成本管理。
2、成本估算
成本估算是对于执行项目所需资源相关的成本进行量化的过程。为了进行成本计算,我们需要以下信息:
○资源需求(上一步的输出)
○每种资源的价格(例如,每小时的人力成本、供应商雇佣成本、服务器采购成本、每单位材料费率等)
○每个资源的占用时长
○假设清单
○潜在风险
○过去的项目成本和行业基准,如果有的话
○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报告结构
估算可以说是成本管理中最困难的步骤,因为准确性是关键。此外,项目经理还必须考虑诸如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管理费用、通货膨胀和金钱的时间价值等因素。
估算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偏差越大,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然而,有许多估算模型可供选择。如果你有大量来自类似项目的历史成本数据,那么类比估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些组织更喜欢数学方法,如参数建模或程序估计和检查技术(PERT)。
然后就需要在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之间做出选择。当过去的成本数据可用时,自上而下通常有效。在这个方面,项目经理通常有执行类似项目的经验,因此可以很好地进行决策。自下而上适用于组织没有很多经验的项目,因此,在任务级别计算成本估算值,然后往上推算是有意义的。
3、成本预算
成本预算可以看作是估算的一部分,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过程。预算是将成本分配到项目特定部分的过程,例如特定时间段的单个任务或模块。预算包括用于管理意外费用的应急储备金。
预算创建了一个成本基线,据此我们可以继续度量和评估项目的成本绩效。如果没有预算,估算的总成本仍然是一个抽象的数字,中途很难衡量。对项目绩效的评价使我们有机会评估为项目的未来阶段需要拨出多少预算。
确定预算的另一个原因是,组织经常依赖预期的未来现金流来提供资金。在初始阶段,项目经理的资金有限,必须相应地设定目标。这类似于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建好地基和一层楼,然后完成项目的其余部分。
4、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衡量自基线的成本偏差并采取适当行动的过程,如增加预算分配或减少工作范围,以纠正差距。成本控制是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持续进行的过程。这里的重点是及时清晰的报告和衡量。
与成本基准一样,成本管理计划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输入。这个计划包含了一些细节,比如如何测量项目绩效,偏差的阈值是什么,如果超出阈值将采取什么行动,以及拥有决策权的人员和角色的列表。
在处理大型项目中的数百项任务时,成本控制可以提供决策者所需的透明度,以便迅速对情况做出反应。
项目成本管理软件
与项目管理的其他方面类似,成本管理会因许多变量而变得复杂。这个过程本身很复杂,需要注意细节和严谨的方法。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可以大大简化这个过程。
像8Manage PM这类软件提供了一个集中位置对所有项目的数据和信息,帮助你了解预算差异、进行审批、跟踪分析项目等。系统以实时仪表板和其他丰富 UI 的形式进行清晰而简单的报告。其跨计划、估计、预算和控制的数据集成可实现持续监控和快速、主动的响应。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不断增强,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使得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不能适应多变复杂的环境要求,经常造成施工项目成本失控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如何做好项目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以下十我整理的如何做好项目成本管理,一起来看看吧。
1、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以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在责任支配下完成工作任务后,需要用一定物质奖励去刺激,彻底打破过去那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格局。这样层层落实,逐级负责,使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做到责权利无空白,无重叠,事事有人管,责任有人担,杜绝了推倭扯皮,一切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便于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便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大家共同为项目的成本管理献计献策。
2、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
对施工企业而言,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超过合理水平时,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
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四类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三者交叉的作用,必须能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
正确处理质量成本中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项目经理部也不能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完成工程量不少,经济效益低下的被动局面。
3、从工期成本控制上要效益
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即工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对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部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过对工期的合理调整来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
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施工环境及自然条件引起的,也可能是内部因素所造成,如停工、窝工、返工等,因此所引起的工期费用,可称其为工期损失。一般来说,工期越短,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当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时,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上升。而工期损失则不然,因自然条件引起的工期损失,其损失额度相应较小,通常情况下不予赔偿或赔偿额度较小,该部分工期损失可不予考虑。因项目经理部内部因素造成的工期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会逐渐减少。综合工期成本的各种因素,就会找到一个工期成本为最低的理想点。这一点也就是工期最短并且成本最低的最优点。
由于内外部环境条件及合同条件的制约,保证合同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工期成本的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损失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盲目抢工期赶进度,造成增大项目成本,导致项目亏损。
4、强化经济观念,树立全员经济意识
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员经济意识。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要进行经济教育,灌输经济意识,把一切为了效益的意识深深地刻在每个职工的脑海 ,对于施工作业队除组织大规模的教育外,还要通过大幅标语、宣传栏进行宣传。诸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建名牌工程,创最佳效益”等等,使每一位员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其次是组织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成本目标的保证。
5、完善成本管理办法
每一个工程项目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根据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成本管理办法,如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办法、工期成本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合同评审管理办法、材料使用控制办法等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应是责任到人、切实可行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办法,使项目的成本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6、完善合同文本,避免法律损失
施工专案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出现,如果合同条款不严谨,容易让对方钻空子,造成自己蒙受损失时应有的索赔条款不能成立,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必须细致周密的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
【拓展】项目成本管理的意义
1、运用目标管理严格控制工程成本
目标成本是按单位工程施工图测算,根据预期的目标而确定的。工程利润=工程造价—目标成本—税金。在这个等式上可以得出,工程目标成本越低,则工程利润相应提高,国家税金是不变的。所以,在确定每个单位工程的最低利润额后将项目目标进行公开招标,实行承包制。
公司将工程项目承包给中标的项目经理部,对其核定利润(中标利润),包工期、质量、安全、效益,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规范项目经理部的责任,紧紧围绕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开展管理工作。项目经理以公司法人委托代理人的身份签订各种预件构件、配件加工、材料采购、外包工程等经济合同。
项目经理对各工长签订以考核工期、质量、安全、成本为主要指标的分项工程承包合同。各工长将承包指标, 以施工任务形式落实到施工队(班)组。各施工队(班)组以定额工日为依据,对施工小组(人员)逐日下达施工任务。
2、加强基础管理确保实现成本目标
加强基础管理,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诸方面采取措施。要有明确的组织结构,有专人负责和明确管理职能分工。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组织学习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编制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技术上对多种施工方案进行选择。根据设计、施工图等有关技术资料,对拟定的施工方法、顺序、作业形式、机械设备选择、技术组织措施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制定出具体明确的施工方案。
经济上对成本进行动态管理,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制定节约成本的奖励措施;建立材料台账,应对算数与实耗数差异进行分析,为成本分析提供尽可能详尽的资料;对内促进管理,对外如有正式设计变更或口头变更的应及时签证补充预算,按时收取进度款和价差;劳动定额台账侧重于定额的全面执行和结算的准确性,外来单位和用工的合理性;单位工程进行月度的一般分析,季度全面的详细,合同措施主要是收集、整理设计变更、工程签证、费用索赔、决算书发文等。应设立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合同管理专职人员。建立合同台账统计、检查和报告制度。为企业法人和项目经理部作出管理决策、费用索赔、决算书发文等提供依据。
3、强化现场施工管理节约工程成本
项目成本管理必须紧紧围绕影响成本变化的各个环节。施工阶段是一个经由投入资源和条件的成本控制(事前控制)进而对施工过程及各环节进行材料、人工、机械进行控制(事中控制)直至对所完成的工程产品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事后控制)为止的全过程、全面、全员的系统控制过程。
事前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工程施工的各因素和有关方面进行控制。
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及各环节对材料、人工、机械进行全面控制。必须做到:在材料费控制上,根据施工程序及工程形象进度,依据施工预算设专人签发限额领料卡,并且尽量降低存储材料,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和摊基损耗;在人工费控制上,实行按定额有计划配置,减少剐工现象;合理调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实行路单双向签证,费用直接进入工种成本;设计工种成本核算员,以限额领料卡、施工任务书为依据,建立材料、施工器具收发台账,定额工日与实耗工日对比台账,对工种直接费用进行核算和控制;在项目总成本上,财务部门采取定额包干的形式对各种费用核算,实行控制。负责各工种直接费的审核和汇总;质检人员深入工地,抓好“三工序”管理,做到按标准操作,一次成活,使质量、工期、成本得到优化;安全监督人员应事先针对施工作业要求,提出安全生产措施,把安全防范落实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
4、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工程成本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成本 的有效手段。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项目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各项施工技术措施之中。
确立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才能使施 工方法、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机具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思想观念,建立一套能够推进施工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大力推广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新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企业的计算应用和管理技术等新技术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新方法的应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