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敏捷绩效管理模型(OKR敏捷目标管理)
581
2022-05-29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分享者胡俊,大家也可以叫我小玩童。感谢网易杭研管理部以及敏捷家的邀请,感谢Bob和李岩的组织,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敏捷实践经历。这次分享既是对自己敏捷实践的梳理,也希望这些经历对大家有参考作用。分享的内容是我个人目前对敏捷的一些理解,不一定正确,抛砖引玉,也希望后期可以听到更多优秀伙伴的分享。
团队的人和事
第一个维度是任务运作(事情)的维度。
第二个维度是团队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维度,也叫社交氛围维度。
一类冲突叫任务的冲突,包括:制定的目标,团队成员说目标不合理;制定的计划,团队成员说计划不合理;确定的负载,团队成员说实际负载很高。这些都属于任务的冲突,这类冲突对团队是有益的。
另一类冲突是社交氛围的冲突叫人际冲突,这类冲突对团队是有损伤的,所以我们实施敏捷时,和团队一起工作,需要把人际冲突还原成任务冲突。因为任务冲突如果不去排解,会逐渐上升为人的冲突。
一级抗拒是:我不理解它。为什么要做敏捷?敏捷是什么?可能开始时连敏捷是什么都不清楚,如果直接导入敏捷,直接进行敏捷仪式,会产生团队的一级抗拒:我不理解他,所以在执行时也无法严格执行。
一级抗拒的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就会上升为抗拒的第二级:我不喜欢它。我不喜欢敏捷,即使我已经了解了敏捷,从心里也会有抗拒。如果这一层依然没有处理好,会进入第三层,解决第三层的问题会更困难,敏捷转型的风险会非常大。
第三级抗拒是:我不喜欢你(敏捷教练),包括一些敏捷的外部咨询力量,或者是推动敏捷实施的部门里的人,他会认为我不喜欢你们这群人,上升到人的高度,就会更麻烦。所以把视角从团队的事情再增加一个维度:人的视角,然后将这种冲突还原成对团队有益的任务冲突,将敏捷转型的抗拒,还原成本来应该去做的信息同步,例如在事情层面可以解决好,就还原成事情,这也是团队钟摆目前面临的现状,也是这个模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敏捷的形与神
第一部分是敏捷团队中的人和事;
第二部分是敏捷的形与神。
第一种是管理实践。我接触到敏捷是从管理实践开始的,看板、Scrum、极限编程、DSDM以及其他的敏捷方法,当我学完一个敏捷方法之后,发现还有很多相关联的敏捷方法,上面的这张图,它的原文是“你相信吗?敏捷有40多种方法”,所以敏捷的管理实践是非常多的,每一种都可以组合起来应用,也可以单独去应用某一部分。如果你可以抓到敏捷背后的神,那么真的很有用。
第二个是教练有一个假设:客户相信客户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看到问题,让团队有办法去解决,所以这是我用到的一些团队方法,最后我还是会提供给他一些教科书式的,关于看板任务卡片的方法,仅供作为参考,每个团队的情况不太一样,所以敏捷是一种经验主义,我们就得去测试,去迭代。这是我们在单团队的一种教练的工作方式。
到了项目群级别就会不一样了。我们如果去辅导一个项目群,大家用到的就是像一些safe、Less这样,或者是Scrum@Scale这些方式,都会有一些项目群前面的仪式,像计划同步评审回顾,让项目群能够对其目标识别依赖,让项目群去计算项目群的负载,识别项目群风险。
在引导技术之后,我发现引导背后更多还是关注于目标,因为这个流程是我设计的,目标是我们跟团队一起确定的,我们还是关注于团队的事情方面。对于人的方面,我一直找不到很好的抓手去做人方面的事情。
敏捷转型中的团队教练
有机会我们教练这边再去做一些体验,今天可能只是让大家见到知道,因为每次培训都有一些目标的,从知道到理解到应用到最后创新,我们这次的分享只能到知道,相当于埋一个种子,希望大家未来看到教练能够去尝试一下,因为目前确实教练市场鱼龙混杂,还有身心灵,我也去参加过,所以对教练有误解也是正常的,其实教练是一个还蛮成熟的领域,当然也需要去甄别。
敏捷团队教练案例
总结
内容来源:敏捷+社区线上直播011期,《敏捷与教练相得益彰》分享实录
分享者:胡俊(小顽童)
敏捷开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