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关的原则是什么
816
2022-05-29
(续)
##2.6 重构、架构和YAGNI
重构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考虑软件架构的方式。在我的职业生涯早期,我被告知:在任何人开始写代码之前,必须先完成软件的设计和架构。一旦代码写出来,架构就固定了,只会因为程序员的草率对待而逐渐腐败。
重构改变了这种观点。有了重构技术,即便是已经在生产环境中运行了多年的软件,我们也有能力大幅度修改其架构。正如本书的副标题所指出的,重构可以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但我在前面也提到了,修改遗留代码经常很有挑战,尤其当遗留代码缺乏恰当的测试时。
重构对架构最大的影响在于,通过重构,我们能得到一个设计良好的代码库,使其能够优雅地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在编码之前先完成架构”这种做法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假设了软件的需求可以预先充分理解。但经验显示,这个假设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大多数时候是不切实际的。只有真正使用了软件、看到了软件对工作的影响,人们才会想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应对未来变化的办法之一,就是在软件里植入灵活性机制。在编写一个函数时,我会考虑它是否有更通用的用途。为了应对我预期的应用场景,我预测可以给这个函数加上十多个参数。这些参数就是灵活性机制——跟大多数“机制”一样,它不是免费午餐。把所有这些参数都加上的话,函数在当前的使用场景下就会非常复杂。另外,如果我少考虑了一个参数,已经加上的这一堆参数会使新添参数更麻烦。而且我经常会把灵活性机制弄错——可能是未来的需求变更并非以我期望的方式发生,也可能我对机制的设计不好。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很多时候这些灵活性机制反而拖慢了我响应变化的速度。
有了重构技术,我就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与其猜测未来需要哪些灵活性、需要什么机制来提供灵活性,我更愿意只根据当前的需求来构造软件,同时把软件的设计质量做得很高。随着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加深,我会对架构进行重构,使其能够应对新的需要。如果一种灵活性机制不会增加复杂度(比如添加几个命名良好的小函数),我可以很开心地引入它;但如果一种灵活性会增加软件复杂度,就必须先证明自己值得被引入。如果不同的调用者不会传入不同的参数值,那么就不要添加这个参数。当真的需要添加这个参数时,运用函数参数化(310)也很容易。要判断是否应该为未来的变化添加灵活性,我会评估“如果以后再重构有多困难”,只有当未来重构会很困难时,我才考虑现在就添加灵活性机制。我发现这是一个很有用的决策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有很多名字:简单设计、增量式设计或者YAGNI[mf-yagni]——“你不会需要它”(you arenʼt going to need it)的缩写。YAGNI并不是“不做架构性思考”的意思,不过确实有人以这种欠考虑的方式做事。我把YAGNI视为将架构、设计与开发过程融合的一种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必须有重构作为基础才可靠。
采用YAGNI并不表示完全不用预先考虑架构。总有一些时候,如果缺少预先的思考,重构会难以开展。但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如今我更倾向于等一等,待到对问题理解更充分,再来着手解决。演进式架构[Ford et al.]是一门仍在不断发展的学科,架构师们在不断探索有用的模式和实践,充分发挥迭代式架构决策的能力。
##2.7 重构与软件开发过程
读完前面“重构的挑战”一节,你大概已经有这个印象:重构是否有效,与团队采用的其他软件开发实践紧密相关。重构起初是作为极限编程(XP)[mf-xp]的一部分被人们采用的,XP本身就融合了一组不太常见而又彼此关联的实践,例如持续集成、自测试代码以及重构(后两者融汇成了测试驱动开发)。
极限编程是最早的敏捷软件开发方法[mf-nm]之一。在一段历史时期,极限编程引领了敏捷的崛起。如今已经有很多项目使用敏捷方法,甚至敏捷的思维已经被视为主流,但实际上大部分“敏捷”项目只是徒有其名。要真正以敏捷的方式运作项目,团队成员必须在重构上有能力、有热情,他们采用的开发过程必须与常规的、持续的重构相匹配。
重构的第一块基石是自测试代码。我应该有一套自动化的测试,我可以频繁地运行它们,并且我有信心:如果我在编程过程中犯了任何错误,会有测试失败。这块基石如此重要,我会专门用一章篇幅来讨论它。
如果一支团队想要重构,那么每个团队成员都需要掌握重构技能,能在需要时开展重构,而不会干扰其他人的工作。这也是我鼓励持续集成的原因:有了CI,每个成员的重构都能快速分享给其他同事,不会发生这边在调用一个接口那边却已把这个接口删掉的情况;如果一次重构会影响别人的工作,我们很快就会知道。自测试的代码也是持续集成的关键环节,所以这三大实践——自测试代码、持续集成、重构——彼此之间有着很强的协同效应。
有这三大实践在手,我们就能运用前一节介绍的YAGNI设计方法。重构和YAGNI交相呼应、彼此增效,重构(及其前置实践)是YAGNI的基础,YAGNI又让重构更易于开展:比起一个塞满了想当然的灵活性的系统,当然是修改一个简单的系统要容易得多。在这些实践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你就能进入良性循环,你的代码既牢固可靠又能快速响应变化的需求。
有这三大核心实践打下的基础,才谈得上运用敏捷思想的其他部分。持续交付确保软件始终处于可发布的状态,很多互联网团队能做到一天多次发布,靠的正是持续交付的威力。即便我们不需要如此频繁的发布,持续集成也能帮我们降低风险,并使我们做到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安排发布,而不受技术的局限。有了可靠的技术根基,我们能够极大地压缩“从好点子到生产代码”的周期时间,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这些技术实践也会增加软件的可靠性,减少耗费在bug上的时间。
这一切说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毫不容易。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软件开发都是一件复杂而微妙的事,涉及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的复杂交互。我在这里描述的方法已经被证明可以应对这些复杂性,但——就跟其他所有方法一样——对使用者的实践和技能有要求。
##2.8 重构与性能
关于重构,有一个常被提出的问题:它对程序的性能将造成怎样的影响?为了让软件易于理解,我常会做出一些使程序运行变慢的修改。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并不赞成为了提高设计的纯洁性而忽视性能,把希望寄托于更快的硬件身上也绝非正道。已经有很多软件因为速度太慢而被用户拒绝,日益提高的机器速度也只不过略微放宽了速度方面的限制而已。但是,换个角度说,虽然重构可能使软件运行更慢,但它也使软件的性能优化更容易。除了对性能有严格要求的实时系统,其他任何情况下“编写快速软件”的秘密就是:先写出可调优的软件,然后调优它以求获得足够的速度。
我看过3种编写快速软件的方法。其中最严格的是时间预算法,这通常只用于性能要求极高的实时系统。如果使用这种方法,分解你的设计时就要做好预算,给每个组件预先分配一定资源,包括时间和空间占用。每个组件绝对不能超出自己的预算,就算拥有组件之间调度预配时间的机制也不行。这种方法高度重视性能,对于心律调节器一类的系统是必需的,因为在这样的系统中迟来的数据就是错误的数据。但对其他系统(例如我经常开发的企业信息系统)而言,如此追求高性能就有点儿过分了。
第二种方法是持续关注法。这种方法要求任何程序员在任何时间做任何事时,都要设法保持系统的高性能。这种方式很常见,感觉上很有吸引力,但通常不会起太大作用。任何修改如果是为了提高性能,通常会使程序难以维护,继而减缓开发速度。如果最终得到的软件的确更快了,那么这点损失尚有所值,可惜通常事与愿违,因为性能改善一旦被分散到程序各个角落,每次改善都只不过是从对程序行为的一个狭隘视角出发而已,而且常常伴随着对编译器、运行时环境和硬件行为的误解。
{ 劳而无获}
克莱斯勒综合薪资系统的支付过程太慢了。虽然我们的开发还没结束,这个问题却已经开始困扰我们,因为它已经拖累了测试速度。
Kent Beck、Martin Fowler和我决定解决这个问题。等待大伙儿会合的时间里,凭着对这个系统的全盘了解,我开始推测:到底是什么让系统变慢了?我想到数种可能,然后和伙伴们谈了几种可能的修改方案。最后,我们就“如何让这个系统运行更快”,提出了一些真正的好点子。
然后,我们拿Kent的工具度量了系统性能。我一开始所想的可能性竟然全都不是问题肇因。我们发现:系统把一半时间用来创建“日期”实例(instance)。更有趣的是,所有这些实例都有相同的几个值。
于是我们观察日期对象的创建逻辑,发现有机会将它优化。这些日期对象在创建时都经过了一个字符串转换过程,然而这里并没有任何外部数据输入。之所以使用字符串转换方式,完全只是因为代码写起来简单。好,也许我们可以优化它。
然后,我们观察这些日期对象是如何被使用的。我们发现,很多日期对象都被用来产生“日期区间”实例——由一个起始日期和一个结束日期组成的对象。仔细追踪下去,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日期区间是空的!
处理日期区间时我们遵循这样一个规则:如果结束日期在起始日期之前,这个日期区间就该是空的。这是一条很好的规则,完全符合这个类的需要。采用此规则后不久,我们意识到,创建一个“起始日期在结束日期之后”的日期区间,仍然不算是清晰的代码,于是我们把这个行为提炼成一个工厂函数,由它专门创建“空的日期区间”。
我们做了上述修改,使代码更加清晰,也意外得到了一个惊喜:可以创建一个固定不变的“空日期区间”对象,并让上述调整后的工厂函数始终返回该对象,而不再每次都创建新对象。这一修改把系统速度提升了几乎一倍,足以让测试速度达到可接受的程度。这只花了我们大约五分钟。
我和团队成员(Kent和Martin谢绝参加)认真推测过:我们了若指掌的这个程序中可能有什么错误?我们甚至凭空做了些改进设计,却没有先对系统的真实情况进行度量。
我们完全错了。除了一场很有趣的交谈,我们什么好事都没做。
教训是:哪怕你完全了解系统,也请实际度量它的性能,不要臆测。臆测会让你学到一些东西,但十有八九你是错的。
{--:}——Ron Jeffries
关于性能,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是:如果你对大多数程序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它把大半时间都耗费在一小半代码身上。如果你一视同仁地优化所有代码,90%的优化工作都是白费劲的,因为被你优化的代码大多很少被执行。你花时间做优化是为了让程序运行更快,但如果因为缺乏对程序的清楚认识而花费时间,那些时间就都被浪费掉了。
第三种性能提升法就是利用上述的90%统计数据。采用这种方法时,我编写构造良好的程序,不对性能投以特别的关注,直至进入性能优化阶段——那通常是在开发后期。一旦进入该阶段,我再遵循特定的流程来调优程序性能。
在性能优化阶段,我首先应该用一个度量工具来监控程序的运行,让它告诉我程序中哪些地方大量消耗时间和空间。这样我就可以找出性能热点所在的一小段代码。然后我应该集中关注这些性能热点,并使用持续关注法中的优化手段来优化它们。由于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热点上,较少的工作量便可显现较好的成果。即便如此,我还是必须保持谨慎。和重构一样,我会小幅度进行修改。每走一步都需要编译、测试,再次度量。如果没能提高性能,就应该撤销此次修改。我会继续这个“发现热点,去除热点”的过程,直到获得客户满意的性能为止。
一个构造良好的程序可从两方面帮助这一优化方式。首先,它让我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性能调整,因为有构造良好的代码在手,我能够更快速地添加功能,也就有更多时间用在性能问题上(准确的度量则保证我把这些时间投在恰当地点)。其次,面对构造良好的程序,我在进行性能分析时便有较细的粒度。度量工具会把我带入范围较小的代码段中,而性能的调整也比较容易些。由于代码更加清晰,因此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选择,更清楚哪种调整起关键作用。
我发现重构可以帮助我写出更快的软件。短期看来,重构的确可能使软件变慢,但它使优化阶段的软件性能调优更容易,最终还是会得到好的效果。
##2.9 重构起源何处
我曾经努力想找出“重构”(refactoring)一词的真正起源,但最终失败了。优秀程序员肯定至少会花一些时间来清理自己的代码。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知道整洁的代码比杂乱无章的代码更容易修改,而且他们知道自己几乎无法一开始就写出整洁的代码。
重构不止如此。本书中我把重构看作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最早认识重构重要性的两个人是Ward Cunningham和Kent Beck,他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使用Smalltalk,那是一个特别适合重构的环境。Smalltalk是一个十分动态的环境,用它可以很快写出功能丰富的软件。Smalltalk的“编译-链接-执行”周期非常短,因此很容易快速修改代码——要知道,当时很多编程环境做一次编译就需要整晚时间。它支持面向对象,也有强大的工具,最大限度地将修改的影响隐藏于定义良好的接口背后。Ward和Kent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合这类环境的软件开发过程(如今,Kent把这种风格叫作极限编程)。他们意识到:重构对于提高生产力非常重要。从那时起他们就一直在工作中运用重构技术,在正式的软件项目中使用它,并不断精炼重构的过程。
Ward和Kent的思想对Smalltalk社区产生了极大影响,重构概念也成为Smalltalk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Smalltalk社区的另一位领袖是Ralph Johnson,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教授,著名的GoF[gof]之一。Ralph最大的兴趣之一就是开发软件框架。他揭示了重构有助于灵活高效框架的开发。
Bill Opdyke是Ralph的博士研究生,对框架也很感兴趣。他看到了重构的潜在价值,并看到重构应用于Smalltalk之外的其他语言的可能性。他的技术背景是电话交换系统的开发。在这种系统中,大量的复杂情况与日俱增,而且非常难以修改。Bill的博士研究就是从工具构筑者的角度来看待重构。Bill对C++的框架开发中用得上的重构手法特别感兴趣。他也研究了极有必要的“语义保持的重构” (semantics-preserving refactoring),并阐明了如何证明这些重构是语义保持的,以及如何用工具实现重构。Bill的博士论文[Opdyke]是重构领域中第一部丰硕的研究成果。
我还记得1992年OOPSLA大会上见到Bill的情景。我们坐在一间咖啡厅里,Bill跟我谈起他的研究成果,我还记得自己当时的想法:“有趣,但并非真的那么重要。”唉,我完全错了。
John Brant和Don Roberts将“重构工具”的构想发扬光大,开发了一个名为Refactoring Browser (重构浏览器)的重构工具。这是第一个自动化的重构工具,多亏Smalltalk提供了适合重构的编程环境。
那么,我呢?我一直有清理代码的倾向,但从来没有想到这会如此重要。后来我和Kent一起做一个项目,看到他使用重构手法,也看到重构对开发效能和质量带来的影响。这份体验让我相信:重构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但是,在重构的学习和推广过程中我遇到了挫折,因为我拿不出任何一本书给程序员看,也没有任何一位专家打算写这样一本书。所以,在这些专家的帮助下,我写下了这本书的第1版。
幸运的是,重构的概念被行业广泛接受了。本书第1版销量不错,“重构”一词也走进了大多数程序员的词汇库。更多的重构工具涌现出来,尤其是在Java世界里。重构的流行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很多人随意地使用“重构”这个词,而他们真正做的却是不严谨的结构调整。尽管如此,重构终归成了一项主流的软件开发实践。
##2.10 自动化重构
过去10年中,重构领域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出现了一批支持自动化重构的工具。如果我想给一个Java的方法改名,在IntelliJ IDEA或者Eclipse这样的开发环境中,我只需要从菜单里点选对应的选项,工具会帮我完成整个重构过程,而且我通常都可以相信,工具完成的重构是可靠的,所以用不着运行测试套件。
第一个自动化重构工具是Smalltalk的Refactoring Browser,由John Brandt和Don Roberts开发。在21世纪初,Java世界的自动化重构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JetBrains的IntelliJ IDEA集成开发环境(IDE)中,自动化重构是最亮眼的特性之一。IBM也紧随其后,在VisualAge的Java版中也提供了重构工具。VisualAge的影响力有限,不过其中很多能力后来被Eclipse继承,包括对重构的支持。
重构也进入了C#世界,起初是通过JetBrains的Resharper,这是一个Visual Studio插件。后来Visual Studio团队直接在IDE里提供了一些重构能力。
如今的编辑器和开发工具中常能找到一些对重构的支持,不过真实的重构能力各有高低。重构能力的差异既有工具的原因,也受限于不同语言对自动化重构的支持程度。在这里,我不打算分析各种工具的能力,不过谈谈重构工具背后的原则还是有点儿意思的。
一种粗糙的自动化重构方式是文本操作,比如用查找/替换的方式给函数改名,或者完成提炼变量(119)所需的简单结构调整。这种方法太粗糙了,做完之后必须重新运行测试,否则不能信任。但这可以是一个便捷的起步。在用Emacs编程时,没有那些更完善的重构支持,我也会用类似的文本操作宏来加速重构。
要支持体面的重构,工具只操作代码文本是不行的,必须操作代码的语法树,这样才能更可靠地保持代码行为。所以,今天的大多数重构功能都依附于强大的IDE,因为这些IDE原本就在语法树上实现了代码导航、静态检查等功能,自然也可以用于重构。不仅能处理文本,还能处理语法树,这是IDE相比于文本编辑器更先进的地方。
重构工具不仅需要理解和修改语法树,还要知道如何把修改后的代码写回编辑器视图。总而言之,实现一个体面的自动化重构手法,是一个很有挑战的编程任务。尽管我一直开心地使用重构工具,对它们背后的实现却知之甚少。
在静态类型语言中,很多重构手法会更加安全。假设我想做一次简单的函数改名(124):在Salesman类和Server类中都有一个叫作addClient的函数,当然两者各有其用途。我想对Salesman中的addClient函数改名,Server类中的函数则保持不变。如果不是静态类型,工具很难识别调用addClient的地方到底是在使用哪个类的函数。Smalltalk的Refactoring Browser会列出所有调用点,我需要手工决定修改哪些调用点。这个重构是不安全的,我必须重新运行所有测试。这样的工具仍然有用,但在Java中的函数改名(124)重构则可以是完全安全、完全自动的,因为在静态类型的帮助下,工具可以识别函数所属的类,所以它只会修改应该修改的那些函数调用点,对此我可以完全放心。
一些重构工具走得更远。如果我给一个变量改名,工具会提醒我修改使用了旧名字的注释。如果我使用提炼函数(106),工具会找出与新函数体重复的代码片段,建议代之以对新函数的调用。在编程时可以使用如此强大的重构功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使用一个体面的IDE,而不是固执于熟悉的文本编辑器。我个人很喜欢用Emacs,但在使用Java时,我更愿意用IntelliJ IDEA或者Eclipse,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获得重构支持。
尽管这些强大的重构工具有着魔法般的能力,可以安全地重构代码,但还是会有闪失出现。通过反射进行的调用(例如Java中的Method.invoke)会迷惑不够成熟的重构工具,但比较成熟的工具则可以很好地应对。所以,即便是最安全的重构,也应该经常运行测试套件,以确保没有什么东西在不经意间被破坏。我经常会间杂进行自动重构和手动重构,所以运行测试的频度是足够的。
能借助语法树来分析和重构程序代码,这是IDE与普通文本编辑器相比具有的一大优势。但很多程序员又喜欢用得顺手的文本编辑器的灵活性,希望鱼与熊掌兼得。语言服务器(Language Server)是一种正在引起关注的新技术:用软件生成语法树,给文本编辑器提供API。语言服务器可以支持多种文本编辑器,并且为强大的代码分析和重构操作提供了命令。
##2.11 延展阅读
在第2章就开始谈延展阅读,这似乎有点儿奇怪。不过,有大量关于重构的材料已经超出了本书的范围,早些让读者知道这些材料的存在也是件好事。
本书的第1版教很多人学会了重构,不过我的关注点是组织一本重构的参考书,而不是带领读者走过学习过程。如果你需要一本面向入门者的教材,我推荐Bill Wake的《重构手册》[Wake],其中包含了很多有用的重构练习。
很多重构的先行者同时也活跃于软件模式社区。Josh Kerievsky在《重构与模式》[Kerievsky]一书中紧密连接了这两个世界。他审视了影响巨大的GoF[gof]书中一些最有价值的模式,并展示了如何通过重构使代码向这些模式的方向演化。
本书聚焦讨论通用编程语言中的重构技巧。还有一些专门领域的重构,例如已经引起关注的《数据库重构》[Ambler & Sadalage](由Scott Ambler和Pramod Sadalage所著)和《重构HTML》[Harold](由Elliotte Rusty Harold所著)。
尽管标题中没有“重构”二字,Michael Feathers的《修改代码的艺术》[Feathers]也不得不提。这本书主要讨论如何在缺乏测试覆盖的老旧代码库上开展重构。
本书(及其前一版)对读者的编程语言背景没有要求。也有人写专门针对特定语言的重构书籍。我的两位前同事Jay Fields和Shane Harvey就撰写了Ruby版的《重构》[Fields et al.]。
在本书的Web版和重构网站(refactoring.com)[ref.com]上都可以找到更多相关材料的更新。
本文转载自异步社区
软件开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