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维谬误与心理学效应

网友投稿 685 2022-05-29

启发法

用一个容易的问题代替难以回答的真正问题。这个容易的问题的答案就是对真正问题的启发,但启发经常和真正的答案差得很远,而人却往往把启发当成了真正问题的答案。

接下来介绍和启发法相关的心理效应和谬误。每一个谬误都会注明真正的问题是什么,而用以启发的简单问题是什么。

可得性谬误(幸存偏误)

人们会把一件事情容易想起的程度当成是它发生的概率或频率。

真正问题: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频率有多大?

启发问题:我有多容易想起这件事?

例:忽视缺失。人往往会注意到存在的事物,而想不到缺失了什么。经常被引用的著名例子有福尔摩斯的“狗没有叫才说明问题”。

例:锡兰和尼泊尔,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哪一组的差别更大?哪一组更相似?人们的答案往往都是后者,因为人们更熟悉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无论找差别还是找相似点,都能找到很多。

例:罗马神庙中有虔诚祈祷而获救的水手的画像,用来说明虔诚祈祷是有用的。聪明的人会问:那些虔诚祈祷而没有获救的水手的画像呢?

例:容易夸大好莱坞离婚事件和政客性丑闻事件的概率。

例:飞机失事事件会有媒体来报道,这会暂时改变你对飞行安全的看法。

例:夫妻二人记得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比记得对方的清楚得多。

前景理论(峰终定律/过程忽视)

人们对一件事的体验,取决于这个过程的峰值和结束前的体验。过程的持续对体验的评估没有影响。

真正问题:对这件事的总体体验如何?

启发问题:这件事的高峰体验和结束前的体验如何?

例:关怀某个人通常体现在关怀这个人故事的完整性,而不是他的感觉。

例:关于《茶花女》的结局,观众会觉得,男主最终是否见到女主是重要的,无论最后在一起十分钟还是一年都无所谓。但如果男主是否见到女主这个问题的答案发生了改变,整个故事给人的悲或喜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例:一个一辈子都很幸福的人,如果在最后几年过了“还算幸福”的日子,会导致人们对这个生命的总体幸福度的评估大幅降低。

典型性代替概率

人们会用一个事件有多“典型”代替对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估计。

真正问题:这件事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启发问题:这件事有多典型?

例:汤姆是一个不爱说话、内向安静、喜欢看书的人,问汤姆是农民的概率大还是图书管理员的概率大?人们往往根据描述的典型性判断他更可能是图书管理员,而忽视了农民的人口基数要远远大于图书管理员。

用空间去理解时间

大脑无法思考时间,只好用熟悉的空间来代替。所以人会用时间轴、钟表、日历等描述空间的事物来表示时间。这导致人在时间维度上安排事情的时候,会高估所需的多样性。

真正问题:怎样在时间中安排这些事物?

启发问题:怎样在空间中安排这些事物?

例:你应该不会一顿饭吃三盘相同的菜,哪怕是你最喜欢的菜,因为你需要多样性。但你安排时间时可能会增加毫无必要的多样性。如果不提前计划,而是每个周五晚上临时选择一个餐厅,你可能会每次都去同一家最喜欢的餐厅晚餐,但如果让你一次性安排全年的周五晚上,你不会这么安排,因为你是用空间思维去考虑的,错误地预估了自己所需的多样性。

负面思维

人们系统性地高估可怕的事情发生的概率。因为可怕的事情能够唤起人的恐惧。

真正问题:这件事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启发问题:这件事一旦发生了,会有多可怕?

例:人们会高估飞机失事的概率,因为飞机失事的情景想象起来更可怕,生还的概率几乎为0。

规模错觉

人们会只注意到自己眼前的事物,而忽视整体范围内事情发生的比例。

真正问题:整体上的规模有多大?

启发问题:眼前能看到多少?

例:在医院死亡的儿童数量远远低于那些死在医院之外的儿童数量,这时就需要把救助的对象放到提高整体医疗教育水平上,而不是只关注医院的医疗水平的提高。

例:越战对美国人来说是天大的事情,但在越南人眼里比反法独立战争要小得多。

单一视角

人们倾向于只从自己的专业视角看问题,而不会意识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自己的知识是多么有限,错得离谱。

例:有一把锤子,就到处找钉子。

零风险偏误

人对概率没有直观的感受,只对概率为0的情况反应不同,对1%和100%的概率反应都是一样的。人们愿意为零风险支付过多的代价。

真正问题:这个事情有多大概率发生?

启发问题:这个事情有没有可能发生?

例:假如你必须玩***赌,你愿意花多少钱把四颗子弹里的两颗取走?你又愿意花多少钱把仅有的一颗子弹取走?

稀少性谬误

事物越稀少,就显得越有价值。

真正问题:这个东西有多大价值?

启发问题:这个东西有多少?

例:饥饿营销策略

人的思维谬误与心理学效应

简单一致性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无序的,混沌的,不可预测的。大脑帮人们对这个世界进行了大量的过滤和处理,在人的面前呈现出一个简单的、一致的、线性的、可预测的世界的影像。并且,人们对这个经过过滤的世界的影像的真实性深信不疑。

因果思考

人们永远不会停止在事物之间寻找因果关系。从随机性中发现规律的想法往往不可逆转。

例:看到游泳选手的身材都很好,就认为游泳有助于形成好的身材,而忽视了只有身材好的人才会被选进游泳队。

因果思考:回归均值谬误

人们会把回归均值现象导致的结果归因于毫无关系的事物。回归均值现象是指一次测试中表现比平时好的人往往下次会没有那么好,表现比平时差的人下次表现也往往比上次好。

例:考试中超常发挥的学生下一次很可能不会有这次考得好。发挥失常的学生下一次考试很可能比这次更好。这是正常的回归均值现象,而老师会误以为这是考好之后表扬、考砸了之后批评的结果。

因果思考:叙事谬误(我早就知道效应/后见之明)

人们常会为过去的憾事编造牵强的解释,并信以为真,以此来蒙蔽自己。你会不由自主地去处理手头有限的信息,好像这些信息就是全部事实了。根据这些可得信息,你构建出最可能的故事。

因果思考:小数定律

样本越小,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越高。人们会忽视这一点,而努力为极端事件的发生寻找原因。

例:一个村的肺结核死亡率高出全国均值,原因只是这个村的人口少,更容易出现偏离平均的情形,人们却会去研究这个村的医疗条件、空气质量等。

简单归因

问题发生时,人们倾向于认为是一个简单的原因或者某一个人造成的。实际上,真正发挥作用的是一个系统,出现问题往往是这个系统的运行中的问题,并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个人的过错。解决问题之道是理解整个系统的运行规律。

例:阴谋论的盛行。灾难发生时,人们喜欢找出气筒、替罪羊。

我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一旦接受了一种新的世界观,或对世界的某一方面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你就会立即丧失很大一部分回忆能力,无法回想起自己观点改变之前的那些想法了。

无法回忆和预测感受

无法想象自己现在没有处在的感受,并以为自己的感受一直像现在这样。

例:快乐的时候无法想到忧郁起来是什么样子,反过来也是。

例:吃饱的时候去买吃的,买得会更少,哪怕是在为下一周采购。大脑想象不到接下来一周会出现饥饿的感觉。

例:睁着眼睛的时候难以进行画面的想象。听歌的时候也难以想象别的声音。

规划谬误

人们做规划的时候,往往不切实际地假设一切情况都是理想的。人们忽视可能会发生的黑天鹅事件,认为绝不可能出现任何意外。当意外发生后,人们还是相信,不会再发生别的意外了,直到新的意外发生。周而复始。

直线思维

人们倾向于认为事情会保持现在的样子,或者按照当前的速度发展。

例:以为如果不做任何限制人口数量就会爆炸。联合国的数据表明,将来的人口增长会放缓。

例:在传染病发展的初期容易忽视,因为以为疾病的传播速度是直线的。而实际上是指数的。

例:各个国家的思维观念每一代人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几十年欧洲人的传统观念,其实和现在的非洲和亚洲一些国家差不多。因为忽视了亚洲和非洲市场的发展,企业正在错过巨大的发展机会。他们以为这些地方永远都会这么穷。

光环效应

人们总是喜欢将行为看成是一般习性和个性特征的外在表现,并很轻松地找到这些结果的原因。通过夸大评估的一致性来保持简单和连贯的特点:好人只做好事,坏人全都很坏。

例:希***喜欢狗和小鸡这种说法,不论听过多少次,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因为根据光环效应,如此坏的人是不会有任何善意的。

例:因为一个人长得漂亮而喜欢一个人,会觉得这个人哪个方面都好。

以偏概全

人们倾向于贴标签,并把贴到同一标签的事物认为是相同的。虽然事实上一个分类中的事物之间的差别也是很大的。

例:发达国家的人们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并且极度低估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中,全世界大部分人口的生活条件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例:对某一种族、某一地区、某一国家的人的偏见。如XX人都很有钱,XX人都会做生意,XX人都很小气。

赌徒谬误

一系列独立发生的事件中,如果一个小概率事件发生了,人们会低估它再次发生的概率。

例:扔硬币连续二十次是正面,下一次是正面的概率还是二分之一。人们的直觉却并非如此。

例:一个数学家每次坐飞机都携带炸弹,因为他认为飞机里同时有两颗炸弹的概率几乎为零,这样别人就不会再带炸弹了。

自恋情结

相对于别人,人更喜欢自己。和自己有关的是好的,无关的是坏的。对自己有利的是好的,不利的是坏的。自己相信的一定是正确的,不信的一定是错误的。自己一定比别人厉害。不管怎么说,我一定是对的,好的。我们就是具有这么扭曲的双重标准,我们就是戴着这么一副严重扭曲的眼镜在看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得快乐、舒服。不然,如果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对自己不利的真相,我们早就积郁成疾了。

过度自信

人会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例:超过8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在中等之上。

例:大多数股民都认为自己比别的股民聪明。赌徒也类似。

讨喜偏误

人们认为自己喜欢的事情更重要。

例:买一个东西不是因为这个东西有用,而是因为售货员漂亮。

例:援助组织会用让人喜欢的大熊猫、袋鼠、海豹做广告,却不会用同样濒临灭绝的蠕虫、蜘蛛、海藻。

结果偏见

成功会被归因于自己的决策,失败则归因于运气不好。一旦你接受了某个理论并将其作为一个思考工具,就很难注意到其错误。即使注意到有违反这个理论的例子,也会认为是有特殊原因。

例:比如减肥。很多人吃减肥药,认为一定有效。如果有一天轻了,就会认为这个药有效。如果有一天变重了,会找各种原因,比如今天吃多了。

以为未来可预测

我们的预测也就比凭空猜想强点,但也强不了多少。之前的预测失败本应动摇人们之后预测的信心,但往往没有。相反,结合“叙事谬误”,人们还会迫不及待地修正自己的记忆,找到证据证明自己其实预测得很准。

例:大量的“专家”对房价、股价的预测从来都是信心满满,哪怕事实证明他们的预测并不比扔飞镖的猴子强哪里去。

确认偏误

人会下意识地寻找支持自己的证据,从而更加相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无论任何观点,想要找支持的证据,几乎总是能找到的。确认偏误是为了消除认知失调,保持自己对“我从来不会犯错,我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善良的人”这种信念不会崩塌。

例:找工作时,在两个差不多的公司之间选择了一家之后,就会下意识地留意所选择的公司的正面信息,和没有选择的公司的负面信息。

例:医生一旦做出诊断,就倾向于捍卫自己的观点,哪怕面对新的相反情况的证据。警察也是如此,一旦怀疑某人有罪,那么看到的一切都会加固心目中这个人的嫌疑。

例:巴纳姆效应,即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这正是星座和算命大行其道的原因。

例:你帮助过的人,你会倾向于再次帮助他。因为你会说服自己,我既然帮过他,他肯定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

控制错觉

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我们无法控制的事物。

禀赋效应

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的更有价值。

例:一辆车,愿意花十万元买,买来之后,却不愿以十五万元卖出去。

原始大脑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刚刚几千年,人类的大脑的进化水平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所以,大脑的许多特点都不是为了适应文明社会而设计的,虽然它们在几万年前是让人活命的法宝。

情绪:为感受寻找的原因

面对事物,人会先有感受和行动,再识别出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识别经常会被误导,将感受产生归因于出现的其他事物,而同一种感受可能会识别成不同的情绪。高能量感受可以被识别为激动、兴奋、恐惧、紧张,低能量感受可以被识别为抑郁、平静、伤心、无聊,取决于大脑以为产生感受的原因(而不一定是产生感受的真正原因)。

进化原因:这种进化优势让远古人类在识别出老虎和蛇之前,就先逃命了,从而提高了生存几率。

例:电影和游戏的背景音乐才是让我们产生亢奋的原因,而我们将其识别成了情节导致的紧张。

例:在悬崖边上碰到的女性显得更性感迷人,因为大脑把看到悬崖产生的恐惧当成了性兴奋。

从众心理

人会以为其他人都认为是对的事情是对的。

进化原因:一个原始人在看到周围的同伴突然全部转身就跑的时候,是没有时间思考他们跑的原因的。

例:比较线条长度实验,其他人故意说出错误的答案,会导致被实验者的答案错误,甚至都不觉得是违心的,而是真的以为错误的答案是对的。

互惠偏误

一旦受到赠予或帮助,无论多么微小,人都会觉得有回报的义务。

进化原因:人是社会动物,知恩图报的心理作为一个群体效应被进化出来,提高了群体的生存概率。

例:免费品尝之后,经常会不忍心拒绝购买。

暗示效应(安慰剂效应)

人会受到环境、语言,以及自己心里的暗示。外界的信息绕过人的意识,直接进入潜意识,人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相信了这些信息。

例:安慰剂起作用的原因,就是病人相信药是有作用的,相信自己正在好转。

例:催眠是通过暗示起的作用。

管窥效应

人会把注意力集中于稀缺的事物,而对注意力之外的事情视而不见。

进化原因:如果我们不得不处理所有到达大脑的信息,我们的大脑早就爆炸了。

权威偏误

人会迷信权威。

进化原因:千万年来,直到最近几千年进入文明社会之前,人们的生存经验是没有太大变化的。迷信权威可以快速利用过来人丰富的经验而不必自己去冒险。敢于不迷信权威的人都死掉了。

填充效应

大脑会根据少量或不完整的信息,自动填充得到完整的信息,并不假思索地将其当做事实。

例:记忆的填充和修改。人记住事物的本质是只记关键点和梗概,在回忆时自动填充,得到完整记忆的假象。自动填充的内容一部分会被重新写入记忆中,产生错误的记忆。

例:视觉盲点。人的视网膜上和视神经连接的点没有光感细胞,所以理论上人的视野中应该有一个盲点。而实际上没有人的视野中出现过小黑点,因为大脑根据盲点周围的画面把盲点所在的地方填充掉了。

例:大脑会根据语境自动补全出没有听清的音节、不完整的单词。

框架效应

语言是一个神奇的东西。本质相同的事情,在不同的措辞描述下,可以引起巨大的偏好变化。人们只有靠框架才能理解事物,却往往没有意识到,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受到框架的巨大影响。

损失厌恶心理

在获得的框架下,人们更愿意选择确定的事;在损失的框架下,人们更愿意选择赌一把。主要原因是人们喜欢纠结于沉没成本。

例:在股市上赚钱时,人们喜欢落袋为安;在股市上亏钱时,人们更喜欢冒着继续跌的风险等待涨回来。

例:在一件事情上已经投入了许多精力时,即使意识到已经无可挽回了,也会不舍得已经投入的精力,选择继续耗下去。

心理账户(处置效应)

人会把自己的钱(或其他效用)分到不同的账户中,并为不同的账户设定不同的心理预期。

例:股市里损失一百元钱,和丢掉一百元钱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例:去看电影的路上丢掉了一百元的票,就不愿意再花一百元买票了,因为看电影的心理账户上就记了两百元,你会认为这电影不值两百元;而如果还没有买票,但在去看电影的路上丢了一百元纸币,还是会去看电影,因为这一百元没有记在电影票的心理账户上。

锚定效应

最终的答案总是离参考点不远。人的意志力越强,答案就越能摆脱锚定的心理影响。人越疲惫,回答就离锚定点越近。因为在回答带有锚定的问题时,人们会从锚定点出发,从近到远筛选答案,意志力越弱,就会在更近的地方停下;意志力强,就会停得更远,但总归会受到了影响。

例:想象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过去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总是和现在差不了太多。

例:实验发现,在10和60中随机选一个数,然后问被试者,非洲的国家数量比这个数字多还是少?非洲的国家数量大约有多少?哪怕被试者很清楚这个数字是随机选的,或者就是他们自己玩转转盘选的,他们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也总是接近选择的数字。

阿伦森效应

人们喜欢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例:实验发现,先贬后褒最能引起人的好感。

例:人们喜欢工资先低再高,不喜欢工资先高再低,哪怕后者的总额其实更高。

对变化比对总量敏感

同样的变化绝对值,在不同的总量的参考下,人们的感受不同。

例:同样省十元,你愿意多跑几步路买一斤菜,却不会多跑几步路去买一辆车。

例:不关心基金的手续费增加的0.1%(对于十万的本金,意味着多交一百元的手续费),却关心折扣一两元的优惠券。

对比效应

人们其实对事物的绝对值应该是多少没有什么概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判断程度如何。所以,对同一个事物的评价,在不同的参照物下会有不同。

例:人们喜欢找比自己丑的人结伴出行。

例:选择越多,人会越痛苦,因为选择之间可以比较。

例:自己损失了一万元很痛苦,如果看到别人都损失了两万元,就没那么痛苦了。

医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python如何实现网络中的五子棋呢?(上)
下一篇:常用 Python 数据结构(指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