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小企业迁云记:To B基因并非伪命题——华为云MVP刘源

网友投稿 543 2022-05-29

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中小企业”,在2018年完成了云端迁移。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云计算似乎已经是水煤电般的存在。一线城市的机场里,总能看见某家云计算公司的巨幅海报,大大小小的IT行业论坛中,总少不了和云计算相关的话题,即便是个人站长,也已经从虚拟主机切换到了云主机……

然而,那些被习惯于贴上“传统”标签的中小企业,为何迟迟没有拥抱云计算?前段时间,笔者遇到了西安山脉科技物联网平台技术总监刘源,也就是文初提到的那家企业,请他复盘了从传统IT迁移上云的历程,并讲述了他对云计算的理解和经验。

Q:从产生上云的想法,到具体实施,大概过了多久?

A:我们在2017年初就有了想法,我们公司是水利行业的IT企业,在这个行业中运用华为云技术还是比较超前的,刚开始也陆续接触了几家云计算公司,在2018年5月份参加了华为云在西安的一场发布会,通过运营这块和华为云取得联系之后,逐渐开始进行合作。

Q:目前都有哪些方面的合作,进度是怎么样的?

A:以前我们公司的代码托管和项目管理程序系统都是在线下的,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出差人员在开发程序时非常不方便,恰好我们又是做水利的公司,全国各地到处跑。

所以联系到华为云之后就开始使用华为云的DevOps平台,主要用到线上代码托管、自动化测试和容器化技术。到了10月份的时候,又接入了华为云的ModelArts,进行深度学习应用的开发。

Q:您觉得上云前后,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一家中小企业迁云记:To B基因并非伪命题——华为云MVP刘源

A: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作效率的提高,我们之前自己搭建的VPN,很多时候会出现掉网、断电的情况,在开发时就会造成很大问题。华为云是Git代码托管,属于分布式的代码托管平台,可以进行远程操作,就算没有网的时候,也能进行本地的代码对比。

其次就是工作量的对比,原先公司的硬件资源有限,从训练模型到验证设计思路,需要三到四天的时间,自接入华为云的ModelArts后,验证一个训练模型只需要十分钟,效率提升了多少倍,就不用计算了。

Q:感觉最大的变化是时间和成本的提升,在创新性方面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

A:在创新性方面,我认为华为云为我们这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技术平台与行业需求融合,我们一起为客户解决了传统技术路线无法解决的问题。

比如说,传统的城市内涝方案只是被动的提供一些碎片化的数据,客户依然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和压力,在引入华为城市EI后,我们变被动监测为主动预警,不仅解放了人力,而且减灾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

Q:当初在选择华为云的时候,主要看中了哪些因素?

A:其实我们也接触过其他云平台,但感觉他们不太专注于客户的实际需求,更偏重于标准化、通用化的产品。这样的话,我们使用他们的产品就需要深度改造我们的现有系统,如果在合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就会变得很被动。

为什么选择华为呢?通过我们和华为在协作过程中,我感觉华为最大的不同在于对客户业务的定制化的服务,华为更愿意倾听客户的想法,将业务下沉到我们的产品中,积极与我们进行沟通协作,共同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在这里我说一个小细节,我们的开发人员有一次向华为云提交代码的时候,有个webhook是没法用的,我立刻向华为提交了工单,原以为要一个月才回复,结果两天不到就把问题解决了。

再谈To B基因的话题

和刘源一个多小时的沟通中,笔者感触最深的一点:很多中小企业的上云,选择因素可能不是品牌和宣传,甚至不那么在意云计算厂商的规模,而是前期沟通中感知到的信赖感。用比较时髦的话说就是“ToB基因”。

阿里、腾讯、百度,乃至京东、美团等都开始向产业互联网转型,被质疑最多的往往就是这些在消费互联网崛起的巨头们是否具备ToB的基因。对于问题的答案,或许不着急过早下结论,而是先理清楚“ToB基因”到底是什么?

To C往往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流量极端集中,入口极端集中,由此形成的思维方式就是:你觉得好就用,不好用就走。也就不难理解产品经理们的神圣性,扮演的角色正是揣摩用户需求,然后给出用户想要的产品,在To C的服务模型中占据了最核心的位置。

但To B要以客户为核心,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中小企业的上云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选择迁移到云计算之前,很多公司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有着完备的系统,云厂商思考的重心不应该是怎么让中小企业来适应自己的平台,然后进行系统重构甚至是重新开发,而是关注如何和客户老的系统打通,让客户以最低的代价连接上云。

如此来看,华为云推出的激励开发者的MVP计划是个很好的借鉴。面向合作伙伴的CEO、CTO、技术总监、架构师、Sr.Engineer、业务负责人等进行招募,专注于帮助他人了解和使用华为云,并代表用户优化产品体验,增进华为云和用户的相互了解。

按照华为云BU EI服务产品部总经理贾永利的说法,MVP是华为云连接合作伙伴、开发者之间的的桥梁,并将扮演三个角色:

1、产品体验官,MVP会优先参与到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中,反馈产品优化建议,提升用户体验;

2、技术布道师,在公开活动中分享专业技术经验,以及从使用者的角度分享华为云的实践经验;

3、关键意见领袖,站在开发者的角度,发布华为云相关的原创技术文章,帮助他人更好的了解和使用华为云。

此外贾永利还特别强调:“华为云今年将向MVP开放多个核心产品的使用权限,包括一站式人工智能开发平台MordelArts、视觉开发平台Hilens慧眼等。”

华为云的表态不失为进一步理解“To B基因”的窗口,即便是华为云这样企业级服务起家的云服务商,也在激励开发者的参与。To B基因不在于是否推出了面向企业市场的服务,恰恰在于:是看到了市场需求进行满足,还是在产品设计之初的时候就在考虑使用者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写在最后

像山脉科技这样20多年的企业上云,某种程度上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云计算市场还很大,远没有到存量竞争的局面。

回到云计算厂商的立场上,To B不应该以抢市场、争份额为导向,而是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摆正自身和客户之间的位置。相比于ToC的消费互联网,是完全不同的商业设计和商业模式。

本文转载自自媒体“Alter聊IT”

华为云APP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数字化转型之路》 —2.1.3 主流技术平台
下一篇:Gitlab Pipeline+Supervisor 实战Python项目CI/C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