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人:怎么给博士军团当好“博导”?

网友投稿 568 2022-05-29

【小档案】

姓名:李思杨

部门:硬件工程架构与基础体验设计部

出生年份:1991年

入职时间:2015年

教育背景:清华大学 本硕

华为人:怎么给博士军团当好“博导”?

获奖情况:手机产品线总裁个人奖、明日之星

作为PL最想说的一句话:做有追求的精兵、带有追求的团队, Make it possible发光发亮不发热。

怎么给博士军团当好“博导”?

李思杨

PL要“从独立贡献者的单打独斗”转身到“带着团队、兄弟们冲”,这应该是最难的一点。这就好比赛跑,原来我只是一个人冲刺,我可以控制我的能力、体力、随时调整策略;但现在是一场“多人多足”的比赛,限制团队胜利的可能是短板、可能是大家的步伐配合,而PL就是这支队伍的参与者、总教练,要对自己、对团队、对组织负起责任。

这就从一个简单的自然科学问题,演变成了复杂的社会科学问题,涉及工程技术、心理学、管理学。

不要只盯着“一亩三分地”

2015年8月进入公司,当时P8/P9手机逐渐打下我司手机拍照的王者地位。“OIS防抖”、“双Cam”、“大光圈”炫酷一时,但是高性能卖点的背后,是热舆情中的TOP1——拍照发热。

大家都知道,手机要工作就会有功耗,有功耗就会产生热量,拍照的各种卖点功能需要更新的硬件器件与更复杂的软件算法支持,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功耗与发热。而手机自然散热是存在极限的、因此发热量要严格控制,否则手机就成“烫手山芋”了。

大概是我入职表现还不错,团队便把优化拍照发热的任务安排给了我,我们在项目组成立了攻关团队,我新人一个,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面对发热问题、义不容辞地拉着材料、多媒体器件&性能算法、芯片规划、用户体验、功耗、软工媒体域的多领域专家,边学边干,把问题一点点剥开、一点点改进。刚开始每个人都有很多自己本领域的事情、在发热问题的投入上需要很多沟通协调,但随着攻关的深入,为了产品最终上市的综合体验成功,大家都不再只盯着自己领域的“一亩三分地”业务。

还记得在拍照发热攻关的过程中,有一个阻碍近一周的异常问题——单次拍照功耗波峰持续近10s(正常都是约2s),导致发热量增加16%。我们针对拍照本身的特性、器件、算法尝试了很多软硬件的方法进行排查,把其中涉及的可能变量(器件功耗组成拆解、EMUI与原生版本的差异、拍照算法流程运行的时间等等)摸了个遍,但都没有找到根因,百思不得其解。在一次和多媒体算法专家的早会上,我们反复自问“卡在CPU上近10秒的‘瓶颈点’到底是什么?”一位专家突然想到可以求助性能专家进行系统进程的抓取分析。果然,当我们采用systrace工具抓到拍照后必现的进程信息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每次拍照动作后触发性能雷达报错与抓取,导致CPU上耽误了时间。

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手机系统与结构太过紧密而精密,问题多是跨领域的。一方面,需要一支技术精深的战友团队,取长补短、相互激发,高效寻找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需要个人有系统、开放的思维,不断学习跨领域的知识与工具,耐心剖析系统中盘根错杂的关系,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知识。

整个拍照发热专项的攻关是个系统工程,从源头降低发热、从路径优化散热,最优化“性能&功耗&热”综合体验,支撑拍照卖点“清晰又凉快”。有时优化一点发热量或散热能力,可能需要牺牲另一方的性能,或带来新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我们综合考虑拍照性能(速度与清晰度)、软硬件(算法与模组器件)与功耗热的耦合关系,剖析用户的真实需求,综合考量、设计优化,不再是单领域的“一亩三分地”设计。

攻关实战的过程就是积累经验与成长的过程,这对我后来转型PL带领团队开展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中途黯然离场的成员

2017年初,P10攻关与Mate10设计接近尾声,主管说,业务上的成果不错(2项硬件散热技术、1项温控方案、10项低功耗措施、11个异常问题解决实现比上一代产品改善X℃),同时展示出我在发热&散热解耦优化、软硬件知识架构上的能力,以及快速学习、敢于挑战和跨领域高效解决问题的素质。很快,我被调到上海,从“拍照发热”场景转型全场景,负责“智能热管理”团队整体业务。

“智能热管理”是一个新的业务方向,代表着终端热设计团队从“硬件散热”领域向更加系统的发热与散热双向综合设计的业务转身。

同样都是强劲金属散热的机型,市场舆情、NPS表现却可能相差巨大,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发热”。炫酷的拍照、高亮的显示、马力十足的CPU、飞速的充电无时无刻不在发热。我们做热管理,说白了,就是终端产品上的温度“管家”。在系统发热运行中去看,哪些是用户的剖切需求?哪些是可以改进的油水?哪些是有待规划的基础设计能力?

具体的,我们要通过大数据、硬件、软件分析去回答“用户为什么抱怨热”、“手机为什么有这么多热”、“手机热起来了怎么控制”、“如何从源头设计上减少发热”,最后落实到软硬件设计与管控方案来实现终端产品的最低发热设计。

新的业务,充满未知与压力,但是我乐于接受挑战。这是我个人PL成长元年。

2017年也是“发热”崛起之年,手游兴起、性能提升、新特性多样给热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产品的发热问题分析、场景发热改进、温控方案重构、评测体系扩建,热设计的兄弟们压力巨大。虽然辛苦,但是战斗的真实感让我有种莫名的兴奋与成就感。作为带头人,我正热火朝天地进行各种测试分析、风险汇报、需求流程,看着一些阶段性的改善成果、需求落地,心想,这场“多人多足”跑得正欢。

但就在这时,一个博士新员工的离职给我泼了一盆冷水。没想到“多人多足”比赛中跑着跑着,有人就解开绑带、退场了。

当时这个新员工参与A&B项目SoC控制方案的设计开发,与海思、性能、功耗、测试部多方合作。刚进入公司几个月,本身还在公司文化与工作环境的适应期,攻关的任务让她感受到不小的压力,方案的分析与验证经常要加班测试。另一方面,做技术方案分析的不确定性更给她带来了额外的心理负担,她在短期产品问题投入和长期研究课题的价值间产生了困惑。

我很惭愧,这期间我的关注点主要放在理性的工作进展上,没能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更加感性地察觉、疏导她的问题、困惑、情绪,等到问题暴露时已无法挽回。

后来我自我反思,工作是理性的,但是团队伙伴间更有感性,我们是手挽手、肩并肩向前冲的“多人多足”团队,感情与默契是我们之间的“粘合剂”。成功的PL要带领出一批能打胜仗的精兵团队,不会只是看工作进展这么简单,胜仗与精兵的基础是“事”与“人”。人若不爽,没有了团队精气神,事也无法做好。在这之后,我也调整了管理方式,开始更加关注团队成员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等。

能力得服众,用人得用心

“发热”现象涉及软硬件众多领域、盘根错节,需要发挥博士钻研的能力特质,把问题一个一个搞清楚,一个问题带动一类问题的解决。

组建伊始,我的小团队由4名来自物理、控制、热工程不同专业的新员工博士组成,是一支小型的博士军团。我这个“博导”当得那真是压力山大。

这些博士在各自领域的技术实力都很强,但是新入公司缺少经验,工作习惯还没形成,性格迥异、很有想法。这就导致在工作进展、时间管理、交付质量上有诸多问题,有的不知道“多人多足”的规则与口令技巧,有的压根不想往你指的方向跑,有的有他自己的步调……

左边是产品的进度、组织的要求,右边是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展问题,我在两面夹击中真是又着急又委屈。但哭过之后还是要咬着牙挺下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史,历史固化了每个人的性格、习惯、做事风格、上进心与主动性,如何驱动、激发自己的兄弟们,以整齐的步伐冲刺跑道?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断进行思考与实践。

一方面,我的技术实力、素质能力必须要过硬,结合之前Camera专项的知识能力基础、实战经验,我在新业务领域上不断学习,无论是温控软件开发需求从产品线、软硬工各个领域的设计与汇报开发,到调试落地、故障攻关解决,还是大数据着手分析、摸索指标模型,又或是新方向的论文调研学习、自动化代码维护等,我都冲在第一个,脏活累活不挑剔,做到“一个人单挑所有业务,每个业务,要PL上、就能上”。这是服众的基础,也是一个PL个人品牌与个人魅力的基础。

当时做EMUI 8.1的温控需求开发交付,有许多功能要开发落地,正逢团队支持其他产品交付攻关、人力紧张,我一个人要hold住所有开发需求、流程验收,还要高效应对产线&Beta问题分析解决,如NEO老化测试中安规方案影响应用启动,我根据经验与方案逻辑快速拉通问题定位与复现,一天内完成三地产品拉通排查、项目汇报、明确结论与计划,将严重问题扼杀在上市前。只有以强势的个人能力与风格给兄弟们打个样,PL当得才自信。

另一方面,兄弟们要力往一处使,全营一杆枪,这个不是简单的我说一你做一、我说二你做二,而要通过清晰的、细节化的、有共鸣的目标和愿景来激发。兄弟们只有主动为了自己认可的那个目标努力思考、奔跑冲刺,才能在团队层面形成合力。这里的关键就是匹配团队成员的成长需求、个人意愿,在业务和个人成长上追求最大的共赢。

小黄是电学背景的博士,具有浓厚的硬件技术热情,擅长单点硬件技术的深入钻研。入职以来,他负责组内“TOP场景发热”白盒化与改进优化的业务,试用期内主要投在HL&LV项目问题上去看护产品场景发热表现、分析高功耗发热问题根因。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项目上测试与交付看护的工作量占比过大,让他感到重复与繁琐,另一方面,大数据与实验室中发现的诸多高功耗发热问题,最后定位下来都是由于软件异常而过度调用硬件资源所致,导致技术的精深方向从硬件转移到了软件上,这与他的技术背景与技术方向不符。

两方面的问题在他的工作结果上尚未表现出什么问题,但是影响了他的工作状态。虽然一切以产品痛点为中心去发挥价值,但这样下去可不行,一方面不能让博士“所用非所学”、浪费常年积累的背景,另一方面部门导向把博士定位放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过量的测试与交付不利于博士长期价值的发挥。在通过几次积极的沟通,我们首先对齐了角色定位,结合团队的三年目标与重点工作规划,梳理了认可的个人三年发展方向,即博士课题“硬件器件低发热研究”,然后清晰认识到当前交付需求的工作内容与理想态工作内容之间的差距。我们达成一致,给出一定的过渡时间。这段时间内,我们将测试流程、一部分的分析能力与工具知识固化下来,形成wiki并在部门内培训,同时将软件类问题汇总打包,合并到组内邢博的课题方向中。最后,黄哲逐渐承担起NX、Cam与漏电流等围绕硬件特性的相关重点产品专项交付,经常说出我也不懂的技术,干得特别起劲。

相似的,小邢是物理背景的博士,对软件技术有着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浓厚兴趣,在2018年上半年从Hima项目开发转向温控专项,他出色地完成了EMUI某版本温控重构,实现模块解耦的发热系统控制;小王是制冷专业的博士,具有专注、安静、为目的而执着的特点,曾经一度因工作未成系统而目标迷茫,2018年中,我将他从LV项目抽出转向热大数据方向,不断沟通业务痛点与技术方向目标,一起摸索拼凑出业务全景图,建立热指标体系与异常发热的识别系统,在工作任务分配与目标上,与各位博士“共同制定,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带团队的这两年里,我们有过争吵、有过伤心、有过失望,但更多的是共同成长、进步,看着团队成员们从新员工,转身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牛人,看着团队的业务成果帮助产品热风险高效的评估、拦截、解决,看着终端产品在性能强劲的前提下,夏季发热强度与热舆情一年比一年优化,我感受到了满满的成就感与欣慰。而在同时,我个人的技术与知识快速提升、内心与认知也更加强大。这是一个倾注了心血的团队、一个让我成长的团队!

任总曾说“公司主航道就是要攻克大信息流量的疏导,大数据里最大的困难就是发热,硬件工程、电子工艺最大的问题就是散热……发热和散热是同样重大的科研科技……”。我们会在低发热、高散热技术上持续耕作,发光、发亮、但是不发热!我热爱我的团队,我的兄弟们!

----------------------

本文为《华为人》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hwrb@huawei.com

华为人期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进程间通信
下一篇:性能分析之 GDB 调试 C++ 应用去分析 core dum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