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到底适合OKR吗?为什么有的企业OKR就是不成功(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是可有可无的okr)

网友投稿 535 2022-06-09

最近,OKR被吐槽的越来越厉害了。

中国的企业到底适合OKR吗?为什么有的企业OKR就是不成功(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是可有可无的okr)

“月初做的OKR(其实就是个任务清单),总是做着做着就走样了。”

“搞个P的OKR,还不是经理的一言堂?”

“比KPI更激进了”

“别再叫OKR了,叫中华田园KPI算了!”

确实,这个诞生于Intel、成熟于Google的管理,在中国企业的本土化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甚至,OKR究竟是个目标管理法还是个绩效管理工具,大家还没有一个普遍的认识。

有世界级名企背书,在国内也备受推崇,OKR真的如此不堪吗?

为什么字节跳动能依靠OKR成为独角兽,而有的公司上OKR之后却只在退步?在此之前要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要做OKR?

虽然网上有对OKR不友好的声音,但也有一些显得更理性的言论。

“用啥都有人吐槽,综合看,还是OKR更靠谱一些。”

“OKR比KPI好的地方是,大家做事情更有目标感了,不会因为一个简单的数字指标去不择手段。”

“KPI纯结果导向,OKR是明确目标,关注过程中的key results,更强调员工个体的创造性。”

其实冷静来看,目前网上充斥的对OKR的抱怨之声,其实一方面是主管个人管理能力的缺失,错误使用OKR导致,比如上下级沟通不充分、目标设定不合理,依然按照绩效考核的逻辑在管理。

另一方面,我们要理解的是,OKR的初衷是为了公司目标的达成,并不是为了员工利益服务的。

我们一直听过一句话:OKR不与绩效和薪酬挂钩,但是很多企业落地OKR的时候难免会这么去处理,甚至如图片上网友的反馈,O是必须100%达成的,不然就扣钱。那这个算OKR吗?确实是中华田园KPI呀,所以落地OKR千万不是因为竞品公司用了OKR,某上市公司用了OKR,如果不理解OKR,你就根本不适合OKR。

OKR是管理武器,如果一家公司的CEO根本不重视管理,总是把管理的事情交给别人去打理,还想在OKR上占点便宜,那真是痴心妄想。

与此相反,如果CEO认同「一把手的长期职责是打造组织,而面向客户的产品和服务只是组织的副产品」,并且躬身入局,亲自领导组织建设,这家公司才是真正重视组织,才有可能推得动OKR。

如果观察新一代的创业者,尤其是80后这一批,大凡有大成就的,比如市值过千亿美金的公司,没有一家公司的老板是不重视组织的。

其次,公司具体负责OKR运营的人,必须是OKR坚定的信仰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人必须是「OKR的布道师」。

如果他对OKR的信仰不坚定,那么就会遇到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无法把老板对于OKR的重视如实的传递下去,相反会打很多折扣。第二,如果在执行推广层面遇到困难,遇到反对声音,他会动摇。不是去改进OKR的工具和流程,而是怀疑OKR本身,OKR实践慢慢地流于形式。

他的任何不坚定会影响这个OKR推广运营团队的信仰,当这些在一线推广OKR的人对于OKR不坚定,怎么可能在OKR上取得真正的效果?

所以小北同学认为,OKR的成功落地必要条件的领导层真的OKR,只有领导OKR,才可能全员OKR。因为员工的OKR知识、理论乃在实施操作都是可以由上级领导去引导和培训的,只有大家的目标一致,才能推行好OKR。

我们一直和客户强调OKR只是工作方法,不论是OKR、KPI还是360度测评体系,在落地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论任何工具都不会是固定不变的,企业对于员工的激励将根据生产力水平、企业发展阶段和关键需求而改变。但不论什么时间,对于员工的评价和激励仍然离不开三项基本的因素:定义优秀;公开透明的沟通;具有吸引力的奖励策略。这些关键因素将直接决定员工利用绩效测评工具的意愿。

同样,对于现阶段中国企业来说,OKR的做法无疑是具有很大借鉴意义的。企业管理者需要聚焦于根本的目标,并学会放手和对失败说OK。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10个公司推OKR,9个都做回了KPI”-我们是否真正在做OKR,还是披着OKR外衣的KPI?
下一篇:OKR在中国:水土不服还是真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