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公司推OKR,9个都做回了KPI”-我们是否真正在做OKR,还是披着OKR外衣的KPI?

网友投稿 600 2022-06-09

现如今,似乎一个公司不搞OKR,都感觉自己没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OKR的培训,工具,书籍多到眼花缭乱;

过去这一年,我听到HR谈论最多的就是OKR转型。

但是请警惕,我们是否真正在做OKR,还是披着OKR外衣的KPI?

OKR 不是一个政策,不是一个系统,更不是一个为了计算奖金的考核工具,

而是:

“10个公司推OKR,9个都做回了KPI”-我们是否真正在做OKR,还是披着OKR外衣的KPI?

一个思维框架,深入思考业务,聚焦核心目标;

一个工作习惯,开放沟通,高频互动。

OKR 的落地,首先要明确这个工具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组织开放自主协作文化的养成,很难一朝一夕就瞬间变化到位。

科层制帮助一个企业不断分工。分工是管理一直以来沿袭的主线。

分工帮助组织获得相对稳定的效率,分工产生相对稳定的责任(分权),进而产生相对稳定的结果(分利)。

泰勒提出的管理科学对组织有一个前提假设,就是组织仿佛一台精密的大型机器,一切都是可以被精准测算,被量化用数字表示的。

在这个时代,工人的劳动成果可以通过计件来计算,从而得到报酬,如果工人想要更高的报酬,那么就生产更多件数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负责监督整个过程,并有权确认最终的数字是否有效。

1、权力产生的博弈

权力在科层制里可以被精准的定义,每个人都非常明确“谁是我老板”,然而渐渐的这也滋养出了每个科层组织都逃不掉的官僚机制。

每个人都渴求成长发展,在科层制下,员工对于发展的理解就是“升职”。

升职加薪,升官发财似乎成了每一位员工在组织里的诉求。

而在大部分的公司,关于一个人能否升职的这把权力的利剑,就捏在每个人的领导手里,领导通过为员工设置KPI, 以及评价KPI的结果,几乎决定着一位员工在组织里的成败生死。

可想而知,员工对于领导者,对于权力的敬畏之心,这使得员工和领导者之间很难形成开放公平的谈话空间。

更多的,为了奖金和利益,员工会和你展开一场博弈。

如果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目标长时间处于无法充分理解,被动接受的状态,我们怎么能奢望这个人会为此全力以赴呢?

2、过于追求精准稳定,无法应对VUCA

在KPI刚诞生的那个时代,对于大部分的企业他们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可预测的商业环境中。

组织基于确定的能力,确定的目标,确定的资源,通过确定的流程,实现确定的结果。

在这个时代,一切都是可以标准化的,一切皆可量化。可控的秩序给我们带来效率和安全感。组织将人看作工具,看作资源,人是可以由数字组成的。

HR 人力资源部则负责提供这些数字并进行纷繁复杂的数据分析,今天我们深处VUCA,复杂和模糊让我们在数字游戏中越算越算不清楚,不确定和不可预测性让KPI跟不上脚步,永远处于滞后状态,这已经不是一个1+1=2的世界了,KPI所提倡的局部+局部=整体,这个答案已经不对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常说的OKR管理法,到底怎么用?(okr的好处)
下一篇:中国的企业到底适合OKR吗?为什么有的企业OKR就是不成功(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是可有可无的ok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