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页背景(单页背景怎么弄)
764
2022-06-09
谷歌的OKR模型
第一部分是OKR的定制,也就是头脑风暴的过程。在这里谷歌的员工OKR手册首先定义了两种不同的OKR,即指令性OKR和挑战性OKR。
作为定制者,首先要对其概念进行区分:
指令性OKR
指的是那些我们必须承诺达成的OKR,我们必须调度充足的资源在指定时间内确保达成它。
比如确保服务达成SLA(服务水平协议):发布预先定义好的特性,或者在指定日期提升基础设施系统的性能,以一定成本制造并交付一定数量的服务器。
对指令性OKR而言,目标分数是1.0;如果得分低于1.0须做出相应的解释,因为这意味着计划上或者执行上存在偏差。
挑战性OKR
即便在我们对未来一无所知,或者在无法获得必要资源支持的情况下,也依然应该去探索的那些事。换句话说,挑战性OKR承载的是我们改变世界的梦想。
因此,挑战性OKR往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提升声誉,或者加速收入成长等。挑战性OKR的目标分数是0.7分(也就是常说的Sweet spot),因为它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在区分了OKR类型之后,就可以进行制定了,这里员工手册进行了很好的定义:
O要回答的是“What”的问题
表达清楚目的和意图;
挑战且现实可行;
必须真实、客观,绝不含糊;
旁观者应该能够明确无误地判断出一个O是否达成。
O的达成应对Google产生明确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SMART原则也许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方法。
注意这里我用了也许,因为挑战性OKR往往不完全符合A,即可达到的(Attainable)这一标准,但对于指令性OKR来讲,采用SMART原则仍是十分有意义的。
KR要回答的是“How”的问题
清晰可衡量,一旦KR达成了,能有力地推动O的完成;
必须是产出导向,而非动作导向。
如果你的KR包含有像“咨询”、“帮助”、“分析”、“参与”这样的词汇,那么它描述的实际上是动作而非结果。与之相反,如果描述的是这些动作对最终用户所带来的影响。
例如:“在3月7日前公布6个巨细胞的平均潜伏期和最长潜伏期“就是一个合格的KR,而“评估巨细胞潜伏期”则不是。
必须能自证其是否已完成,这个证据取消绩效是可轻易获取的和可信赖的。例如,证据可以是变更列表、文档链接、已发布的质量报告等。
OKR的定制
这里一定要注意,OKR在精不在多,一般来说,一次最多定制5个O,每个O对应4个KRs,这也就是“54”原则。
一致性原则涉及到两个方面:
第一是KRs与O的一致性,即每一个KRs是真实地为实现O而服务的;
另一方面,公司、部门、团队以及个人的OKRs也要保持一致,即对公司战略服务的一致性,因此在OKR制订的过程中,时间线往往是公司早于团队早于个人。
以制定第一季度的OKR为例,公司需要在前一年的11和12月确认公司下一季度的OKRs并在系统内部进行分享沟通,而员工和团队则需要根据公司的OKRs,在一月份确认自己的OKRs。
样例:谷歌挑战性OKR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样例的O,意图非常清晰明确,也足够简洁,但是也很容易看出它并不是一个指令性的O,因为“收入增长”是一个非具体的概念,没有人可以拍胸脯保证在四个KRs都达成后收入就有了100%或者120%或者200%的增长。因此,不确定性是挑战性OKR的主要特征。
我们再来看一下KRs,首先四个KRs都是产出导向,都会推动O的成长。这时候可能就有疑问:这样一个非确定的O怎么知道一定这四个KRs就真的可以促成它呢?
这就是我们后面要讲的研讨会,审核以及沟通会的重要性了。
简单来说,一个KRs在提出之后,一定是要经过多轮的审核才能付诸执行的,此外在执行过程中,也需要多次反馈这个KRs对于O的支持作用,一旦发现KRs和O失去了一致性,就需要重新设计KRs了。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谷歌挑战性OKR的样例,以方便理解。之前我们已经讲过,OKR是一个由上至下分配的过程,因此很大可能这里面的KRs就会成为下属团队的O。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下层部门的OKR属于指令性还是挑战性往往由上层部门的OKR决定。
否则就会出现KR不足以支撑O的达成的情况。
这部分我会在下面具体展开。
挑战性OKR的案例
在初步定制了OKRs之后,往往需要一个更大规模的研讨会,对其进行评估。一般情况下,讨论分为员工会议和一对一讨论两种形式。员工会议一般由公司或部门层面组织,各团队的负责人会依次分享自己的OKR提案,并进行修改讨论。
而1对1交流往往针对基层员工,即员工向领导分享自己的计划,并获得反馈。
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要做1对1这么复杂的沟通,其实这是谷歌有意为了避免“林格曼效应”(即“三个和尚没水喝”效应)。
作为基层员工往往较缺乏OKR素养以及主动性,因此1对1的形式往往更能激发其积极性。
总的来说,这一过程的目的是做到进一步的集思广益,并引发讨论。
讨论与审批
在谷歌,研讨往往会很激烈。
然而,也正是这一个过程加深了参与者对于OKR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同时,研讨会充当了一个“对齐”的作用,分别为:
1)上下对齐,即保证团队的OKR与公司战略和公司层面的OKR保持对齐;
2)水平对齐,即团队之间的相互协同。
对于团队以及个人的OKR,在通过研讨会之后,往往还需要经过高管团队的审批,这进一步保证了OKR的上下对齐。
因此,应该确保高管团队充分理解评分指标背后的理由,以及可能存在的以其他团队的合作协议。
完成审批后,就涉及到OKR的发布和执行部分了。公开性是第一个必要条件。在谷歌,每个季度的OKR均会以邮件形式下发给员工,确保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充分理解自己在做什么,自己身边的人以及自己的领导在做什么,促使其将自己的目标与组织目标进行关联,使其感受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意义和价值赋予了员工更强的动机,因此投入程度会提升。
此外,公开透明也有助于激发同事压力(Peer Pressure),使参与者在互相监督,攀比的过程中激发潜力。
信息透明同样有助于打破部门壁垒,促进协作。
在前面我们也已经提到,在谷歌有两种类型的OKR。在执行方面,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在谷歌,大部分的OKR是指令性OKR(约80%),这就要求团队要及时调整其他事项的优先级并合理利用资源,以确保这部分OKR能按计划100%交付。
挑战性OKR的优先级则指明了团队成员在完成了指令性OKR后,还需要在哪些地方进行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当团队有多个挑战性OKR时,团队应优先完成高优先级挑战性OKR,然后再完成次优先级挑战性OKR……
依此类推,以确保资源和精力的聚焦。
OKR的发布与执行
同时,如果另外一个团队既有充足的专家资源也有充足的时间投入,那么把一个挑战性OKR转交给这个团队去做会更合适。
在OKR的执行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这里的沟通也分为两部分,即每周的团队沟通会或与领导的1对1沟通,对OKR进展进行回顾和思考。
经过沟通与反馈,组织和个人均可以针对进展情况及时对当周任务进行调整和更新,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对KRs进行修正(如发现KRs无法完全支持O)。
正是在一系列过程中,使员工从“生产工具”变成“计划推动者”,达到激励作用,并为企业培养出一批具有“OKR气质”的人才;同时通过建立这一公开沟通、灵活的管理体系,为组织奠定了敏捷基础。
最后,则是OKR的考核,这里我们还是引入一下刚刚OKR的样例。可以看出,谷歌将考核成果用三种颜色表示:0.0-0.3 是红,0.4-0.6 是黄,0.7-1.0 是绿色。
值得注意的是,指令性OKR要求必须达到1,而挑战性OKR的Sweet Spot则是0.7左右——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相较于“传统的”,只设立挑战型目标的OKR。
谷歌在这里打了一个巧妙的“擦边球”,即通过加入指令性OKR对员工产出的“下限”进行了控制。
因此极大地弥补了OKR的“瘸腿”,甚至可以说,将OKR和KPI的部分理念进行了一个有效融合。
OKR考核的案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