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恒网安面试题来啦(安恒面试问题)

网友投稿 724 2022-05-30

今天刚面完安恒渗透测试岗,给大家总结一下。

15.手工查找后门木马的小技巧

1、首先最需要注意的地方是系统的启动项,可以在“运行”-输入“msconfig 命令” 在打开的系统配置实用程序里的启动列表查看,并且服务也要注意一下,如果对电脑不是太熟悉的童鞋建议使用 360 安全卫士的开机加速功能,来查看有无异常的可以启动项和服务项,因为在后门木马中 99%都会注册自己为系统服务,达到开机自启动的目的,如果发现可疑项直接打开相应的路径,找到程序文件,直接删除并且禁止自启动;

2、查看系统关键目录 system32 和系统安装目录 Windows 下的文件,xp 系统下两者默认路径分别是 C:\WINDOWS\system32 和 C:\WINDOWS\。然后最新修改的文件中有没有可疑的可执行文件或 dll 文件,这两个地方都是木马最喜欢的藏身的地方了(小提示:一定要设置显示所有的文件的文件夹哦)。

3、观察网络连接是否存在异常,还有“运行”-“cmd”-“netstat -an”查看有没有可疑或非正常程序的网络连接,如果对电脑不是很熟悉建议大家使用 360 的流量监控功能更加直观和方便,尤其注意一下远程连接的端口,如果有类似于 8000 等端口就要注意了,8000 是灰鸽子的默认端口,记得有一次自己就在后门木马测试中在网络连接中发现 8000 端口,当然意思不是说只要没有 8000 端口的网络连接就一定安全,因为 8000 端口只是灰鸽子上线的默认端口,并且端口是可以更改的。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查找到电脑的一些可疑文件,如果确认无疑,就可以手工进行删除了。当然还可以借助杀毒软件的力量。如果你真的中了木马后门,不用慌。最好最彻底的方法是重装系统后,在安全模式下,利用最新病毒库的杀软进行查杀。

16.描述 OSI(开放系统互联基本

分层的好处是利用层次结构可以把开放系统的信息交换问题分解到一系列容易控制的软硬件模块-层中,而各层可以根据需要独立进行修改或扩充功能,同时,有利于个不同制造厂家的设备互连,也有利于大家学习、理解数据通讯网络。

OSI 参考模型中不同层完成不同的功能,各层相互配合通过标准的接口进行通信。

第 7 层应用层:OSI 中的最高层。为特定类型的网络应用提供了访问 OSI 环境的手段。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程操作,而且还要作为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来完成一些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需的功能。它包括: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 FTAM、虚拟终端 VT、事务处理 TP、远程数据库访问 RDA、制造报文规范 MMS、目录服务 DS 等协议;应用层能与应用程序界面沟通,以达到展示给用户的目的。在此常见的协议有:HTTP,HTTPS,FTP,TELNET,SSH,SMTP,POP3 等。

第 6 层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问题。它包括数据格式交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终端类型的转换。

第 5 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为端系统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了对话控制机制。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 4 中处理双工方式;会话层管理登入和注销过程。它具体管理两个用户和进程之间的对话。如果在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用户执行一项特定的操作,会话层协议就会管理这些操作,如阻止两个用户同时更新数据库中的同一组数据。

第 4 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为会话层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可靠、透明和优化的数据传输服务机制。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传输层把消息分成若干个分组,并在接收端对它们进行重组。不同的分组可以通过不同的连接传送到主机。这样既能获得较高的带宽,又不影响会话层。在建立连接时传输层可以请求服务质量,该服务质量指定可接受的误码率、延迟量、安全性等参数,还可以实现基于端到端的流量控制功能。

第 3 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为源端的运输层送来的分组,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传送给目的端的运输层。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除了选择路由之外,网络层还负责建立和维护连接,控制网络上的拥塞以及在必要的时候生成计费信息。

第 2 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屏蔽物理层,为网络层提供一个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一条有可能出差错的物理连接上,进行几乎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差错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常用设备有网卡、网桥、交换机;

第 1 层物理层:处于 OSI 参考模型的最底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送比特流。常用设备有(各种物理设备)集线器、中继器、调制解调器、网线、双绞线、同轴电缆。

数据发送时,从第七层传到第一层,接收数据则相反。

上三层总称应用层,用来控制软件方面。下四层总称数据流层,用来管理硬件。除了物理层之外其他层都是用软件实现的。数据在发至数据流层的时候将被拆分。

在传输层的数据叫段,网络层叫包,数据链路层叫帧,物理层叫比特流,这样的叫法叫 PDU(协议数据单元)[2]

各层功能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是 OSI 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它主要关心的是通过物理链路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传送比特流,物理链路可能是铜线、卫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讯媒介。它关心的问题有:多少伏电压代表 1?多少伏电压代表 0?时钟速率是多少?采用全双工还是半双工传输?总的来说物理层关心的是链路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数据帧中包含物理地址(又称 MAC 地址)、控制码、数据及校验码等信息。该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此外,数据链路层还要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即进行流量控制,以防止接收方因来不及处理发送方来的高速数据而导致缓冲器溢出及线路阻塞。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组。该层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路径选择算法(路由)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另外,为避免通信子网中出现过多的数据包而造成网络阻塞,需要对流入的数据包数量进行控制(拥塞控制)。当数据包要跨越多个通信子网才能到达目的地时,还要解决网际互连的问题。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该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是在两个传输实体间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可靠的数据通路。传输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会话层得名的原因是它很类似于两个实体间的会话概念。例如,一个交互的用户会话以登录到计算机开始,以注销结束。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据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以保证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层读出。如果必要,该层可提供一种标准表示形式,用于将计算机内部的多种数据表示格式转换成网络通信中采用的标准表示形式。数据压缩和加密也是表示层可提供的转换功能之一。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是 OSI 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该层通过应用程序来完成网络用户的应用需求,如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等。

17.TCP 和 UDP 的区别

TCP 协议和 UDP 协议特性区别总结:

1.TCP 协议在传送数据段的时候要给段标号;UDP 协议不

2.TCP 协议可靠;UDP 协议不可靠

3.TCP 协议是面向连接;UDP 协议采用无连接

4.TCP 协议负载较高,采用虚电路;UDP 采用无连接

5.TCP 协议的发送方要确认接收方是否收到数据段(3 次握手协议)

6.TCP 协议采用窗口技术和流控

当数据传输的性能必须让位于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可控制性和可靠性时,TCP协议是当然的选择。当强调传输性能而不是传输的完整性时,如:音频和多媒体应用,UDP 是最好的选择。在数据传输时间很短,以至于此前的连接过程成为整个流量主体的情况下,UDP 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如:DNS 交换。把 SNMP建立在 UDP 上的部分原因是设计者认为当发生网络阻塞时,UDP 较低的开销使其有更好的机会去传送管理数据。TCP 丰富的功能有时会导致不可预料的性能低下,但是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TCP 可靠的点对点连接将会用于绝大多数的网络应用。

18.脱壳

而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壳是一段执行于原始程序前的代码。原始程序的代码在加壳的过程中可能被压缩、加密……。当加壳后的文件执行时,壳-这段代码先于原始程序运行,他把压缩、加密后的代码还原成原始程序代码,然后再把执行权交还给原始代码。软件的壳分为加密壳、压缩壳、伪装壳、多层壳等类,目的都是为了隐藏程序真正的 OEP(入口点,防止被破解)。

19.“人肉搜索”

是一种类比的称呼,主要是用来区别传统搜索引擎。它主要是指通过集中许多网民的力量去搜索信息和资源的一种方式,它包括利用互联网的机器搜索引擎(如百度等)及利用各网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掌握的信息来进行收集信息的一种方式。

20.SYN Flood 的基本原理

SYN Flood 是当前最流行的 DoS(拒绝服务攻击)与 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方式之一,这是一种利用 TCP 协议缺陷,发送大量伪造的 TCP 连接请求,从而使得被攻击方资源耗尽(CPU 满负荷或内存不足)的攻击方式。要明白这种攻击的基本原理,还是要从 TCP 连接建立的过程开始说起:

大家都知道,TCP 与 UDP 不同,它是基于连接的,也就是说:为了在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传送 TCP 数据,必须先建立一个虚拟电路,也就是 TCP 连接,建立 TCP 连接的标准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请求端(客户端)发送一个包含 SYN 标志的 TCP 报文,SYN 即同步(Synchronize),同步报文会指明客户端使用的端口以及 TCP 连接的初始序号;

第二步,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的 SYN 报文后,将返回一个 SYN+ACK 的报文,表示客户端的请求被接受,同时 TCP 序号被加一,ACK 即确认

(Acknowledgement)。

第三步,客户端也返回一个确认报文 ACK 给服务器端,同样 TCP 序列号被加一,到此一个 TCP 连接完成。

以上的连接过程在 TCP 协议中被称为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问题就出在 TCP 连接的三次握手中,假设一个用户向服务器发送了 SYN 报文后突然死机或掉线,那么服务器在发出 SYN+ACK 应答报文后是无法收到客户端的 ACK 报文的(第三次握手无法完成),这种情况下服务器端一般会重试(再次发送 SYN+ACK 给客户端)并等待一段时间后丢弃这个未完成的连接,这段时间的长度我们称为 SYN Timeout,一般来说这个时间是分钟的数量级(大约为 30 秒-2 分钟);一个用户出现异常导致服务器的一个线程等待 1 分钟并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但如果有一个恶意的攻击者大量模拟这种情况,服务器端将为了维护一个非常大的半连接列表而消耗非常多的资源----数以万计的半连接,即使是简单的保存并遍历也会消耗非常多的 CPU 时间和内存,何况还要不断对这个列表中的 IP 进行 SYN+ACK 的重试。实际上如果服务器的 TCP/IP 栈不够强大,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堆栈溢出崩溃—即使服务器端的系统足够强大,服务器端也将忙于处理攻击者伪造的 TCP 连接请求而无暇理睬客户的正常请求(毕竟客

户端的正常请求比率非常之小),此时从正常客户的角度看来,服务器失去响应,这种情况我们称作:服务器端受到了 SYN Flood 攻击(SYN 洪水攻击)。

从防御角度来说,有几种简单的解决方法,第一种是缩短 SYNTimeout 时间,由于 SYNFlood 攻击的效果取决于服务器上保持的 SYN 半连接数,这个值=SYN攻击的频度 x SYN Timeout,所以通过缩短从接收到 SYN 报文到确定这个报文无效并丢弃改连接的时间,例如设置为 20 秒以下(过低的 SYN Timeout 设置可能会影响客户的正常访问),可以成倍的降低服务器的负荷。

第二种方法是设置 SYN Cookie,就是给每一个请求连接的 IP 地址分配一个Cookie,如果短时间内连续受到某个 IP 的重复 SYN 报文,就认定是受到了攻击,以后从这个 IP 地址来的包会被一概丢弃。

可是上述的两种方法只能对付比较原始的 SYNFlood 攻击,缩短 SYNTimeout时间仅在对方攻击频度不高的情况下生效,SYN Cookie 更依赖于对方使用真实的 IP 地址,如果攻击者以数万/秒的速度发送 SYN 报文,同时利用 SOCK_RAW随机改写 IP 报文中的源地址,以上的方法将毫无用武之地。

21.什么是手机”越狱“

所谓 iOS 系统的越狱就是取得系统最高权限的行为,越狱前后 iOS 系统本身并不会发生质的改变,只是越狱后可以对 iOS 系统进行更充分的利用而已。

越狱的好处:

1、越狱之后操作性更强,取得了手机的最高权限,就可以修改手机内容,包括安装免费的破解软件、自定义功能、美化等等。

2、越狱后可以绕过 AppStore 免费下载 APP。

越狱的坏处:

1、越狱后失去保修。

2、越狱之后,后台程序运行,桌面主题等都会加大耗电。

3、越狱就是打破 iOS 系统封闭,所以手机就相对变得不安全了。

22. 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

内网的计算机以 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通过一个公共的网关访问 Internet。内网的计算机可向 Internet 上的其他计算机发送连接请求,但 Internet 上其他的计算机无法向内网的计算机发送连接请求。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是网络地址转换,它实现内网的 IP 地址与公网的地址之间的相互转换,将大量的内网 IP 地址转换为一个或少量的公网 IP地址,减少对公网 IP 地址的占用。NAT 的最典型应用是:在一个局域网内,只需要一台计算机连接上 Internet,就可以利用 NAT 共享 Internet 连接,使局域网内其他计算机也可以上网。使用 NAT 协议,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可以访问 Internet上的计算机,但 Internet 上的计算机无法访问局域网内的计算机。

A 类 10.0.0.0–10.255.255.255

安恒网安面试题来啦(安恒面试问题)

B 类 172.16.0.0–172.31.255.255

C 类 192.168.0.0–192.168.255.255

内网保留地址编辑

Internet 设计者保留了 IPv4 地址空间的一部份供专用地址使用,专用地址空间中的 IPv4 地址叫专用地址,这些地址永远不会被当做公用地址来分配,所以专用地址永远不会与公用地址重复。

IPv4 专用地址如下:

IP 等级 IP 位置

ClassA 10.0.0.0-10.255.255.255

默认子网掩码:255.0.0.0

ClassB 172.16.0.0-172.31.255.255

默认子网掩码:255.240.0.0

ClassC 192.168.0.0-192.168.255.255

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

内网是可以上网的.内网需要一台服务器或路由器做网关,通过它来上网

做网关的服务器有一个网关(服务器/路由器)的 IP 地址,其它内网电脑的 IP 可根据它来随意设置,前提是IP前三个数要跟它一样,第四个可从0-255中任选但要跟服务器的 IP 不同。

23.内网穿透

即 NAT 穿透,采用端口映射,让外网的电脑找到处于内网的电脑,同时也可基于 HTTP/2实现 web 内网穿透。

24.虚拟专用网络

功能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进行加密通讯。在企业网络中有广泛应用。VPN 网关通过对数据包的加密和数据包目标地址的转换实现远程访问。例如某公司员工出差到外地,他想访问企业内网的服务器资源,这种访问就属于远程访问。

让外地员工访问到内网资源,利用 VPN 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内网中架设一台 VPN服务器。外地员工在当地连上互联网后,通过互联网连接 VPN 服务器,然后通过 VPN 服务器进入企业内网。为了保证数据安全,VPN 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通讯数据都进行了加密处理。有了数据加密,就可以认为数据是在一条专用的数据链路上进行安全传输,就如同专门架设了一个专用网络一样,但实际上 VPN使用的是互联网上的公用链路,因此 VPN 称为虚拟专用网络,其实质上就是利用加密技术在公网上封装出一个数据通讯隧道。有了 VPN 技术,用户无论是在外地出差还是在家中办公,只要能上互联网就能利用 VPN 访问内网资源,这就是 VPN 在企业中应用得如此广泛的原因。

25.二层交换机

二层交换机工作于 OSI 模型的第 2 层(数据链路层),故而称为二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技术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 MAC 地址信息,根据 MAC 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 MAC 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过程

(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 MAC 地址,

这样它就知道源 MAC 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 MAC 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 MAC 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4)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目的 MAC 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不断的循环这个过程,对于全网的 MAC 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二层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26.路由技术

路由器工作在 OSI 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操作,其工作模式与二层交换相似,但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这个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传递包时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实现功能的方式就不同。工作原理是在路由器的内部也有一个表,这个表所标示的是如果要去某一个地方,下一步应该向哪里走,如果能从路由表中找到数据包下一步往哪里走,把链路层信息加上转发出去;如果不能知道下一步走向哪里,则将此包丢弃,然后返回一个信息交给源地址。

路由技术实质上来说不过两种功能:决定最优路由和转发数据包。

27.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就是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对于数据包转发等规律性的过程由硬件高速实现,而像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维护、路由计算、路由确定等功能,由软件实现。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传统交换技术是在 OSI 网络标准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既可实现网络路由功能,又可根据不同网络状况做到最优网络性能。

28.IPv6 地址表

IPv6 的 128 位地址通常写成 8 组,每组为四个十六进制数的形式。比如:

AD80:0000:0000:0000:ABAA:0000:00C2:0002 是一个合法的 IPv6 地址。这个地址比较长,看起来不方便也不易于书写。零压缩法可以用来缩减其长度。如果几个连续段位的值都是 0,那么这些 0 就可以简单的以::来表示,上述地址就可写成 AD80::ABAA:0000:00C2:0002。同时前导的零可以省略,因此2001:0DB8:02de::0e13 等价于 2001:DB8:2de::e13。

看完直接上班!!!

TCP/IP 网络 通用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excel两个表格数据的关联方法步骤(两个excel表格数据如何关联)
下一篇:云计算的可信新边界:边缘计算与协同未来(下)(云计算,边缘计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