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的相关含义是什么
755
2022-05-30
木星上巨大的红斑弥漫天际,地球带着长长的“慧尾”被强行拉弯……这些难以想象的景象其实给懂懂带来的只是瞬间的震撼。而真正触动内心的,反而是那些冰封的校车、小店、居民楼以及东方明珠塔,因为那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张张记忆中的笑脸。
抹一下眼角,告诉自己别太入戏,记住,这只是特效,特效!
朋友圈不时出现二刷、三刷《流浪地球》的声音,让人感觉这一波由大刘、吴京带动的硬核科幻热潮,并没有因为上班开工而减弱。
为什么有人会二刷?确实是因为很多的感触和震撼。简单点儿说,电影中的情节早已脱离了原著,而这个虚拟的故事背后,又并没有背离大刘原有的初衷——在宇宙中流浪,活着、真好。
坊间对于《流浪地球》的评论已经足够多了,但是懂懂想强调的是:剧本撑起了骨架,特效丰满了血肉,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打造出了这部佳作。那么,问题来了,这部里程碑式的科幻作品,背后是谁创造出了那些震撼、感人、真实的画面?
前一阵儿,通过媒体对吴京的采访可以了解到,因为资金的问题,《流浪地球》的拍摄可谓一波三折。不过即便在吴京“带资进组”后,预算紧、时间紧依然是剧组最大的问题。可就是在这么“紧”的状态下,我们依然如约在大年初一看到了影片。
这部电影最较劲儿的地方无疑是特效。在特效制作公司Macrograph(MG)参与制作期间——即2018年3月到2019年1月项目完成仅有的十个月,所有合作方都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家曾参与《美人鱼》、《红海行动》等影片特效制作的韩国企业,在接手项目后首先面临的,就是预算有限、制作时间紧张的难题。幸好,在合作方中国特效公司MOREVFX以及华为云的协助下,最终MG在约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高难度的全CG镜头。
“这既是对我们制作水准和技术能力的挑战,也是对我们在分配制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上的一次重要考验。”MG公司CEO李仁浩表示,《流浪地球》不仅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启程之作,更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电影。
据了解,MG参与完成了“引言,济宁补给站,遇见王磊,上海中心,洪水,马尼拉补给站”共6大重要场景段落的近500个特效镜头。由于《流浪地球》影片本身的特性,CG份量占比高,相关制作要素也极为繁多,尤其是特效环境的制作。李仁浩强调,六大场景中,全CG镜头量占比更多的是“遇见王磊”及“马尼拉补给站”场次,“可以算是我们的重头戏”。
那么,这500个特效镜头背后最大的挑战又是什么呢?
就是时间。电影画面一秒钟为24帧(高清电影为48帧),一部科幻大片中的特效镜头,每一帧渲染的时间最快要半个小时(最长甚至几个小时),一秒钟的画面渲染完成,已经半天多时间了,那么渲染一分钟、一个小时呢?
李仁浩介绍,MG前后投入了120多名艺术家,为了实现导演的想法,并创造出更接近实拍效果的镜头,全体艺术家团队不断地反复修改着各种特效细节,每一次都向着更精巧的镜头质量前进。“在有限的制作期限内完成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的高难度3D渲染,很多工程文件的建模之细致,容量之巨大,是超出我们预想的。渲染时间成了艺术家们非人力所能及的困难。”
看一下MG的工作量,近500个特效镜头仅靠MG自身的渲染设备,一部电影整体渲染完成恐怕需要数万小时,花费几年的时间。那样的话,可真要让地球再多“流浪”一两年了。
解决的办法肯定有,首先MG不可能为此再去投入购买设备,其次采取“云渲染”的方式已经逐渐成为电影制作领域的共识。因此,MG团队再度与华为云联手,双方的目标很清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在规定时间内呈现出最佳的效果。
“Macrograph公司在业界算是内部渲染设备比较庞大的公司了,但我们调足了所有渲染农场的机器,24小时不停的渲染解算也无法在预定日期内交出满意的作品。”为此,MG再次与华为云采取紧密合作,通过云渲染(用公有云进行渲染工作)的方式加速《流浪地球》的后期制作进程。
通过华为云方面的介绍可以了解到,云渲染的一大特点是可以短时间内调动大量计算机资源,因此制作机构建立大型渲染农场可以通过云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成本。MG利用华为云将素材上传至云端,远程使用华为云计算系统进行渲染,最后再将渲染成品下载到本地。此举大幅提高了进度与效率。无论特效师在什么地方,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电影渲染。
另外,云渲染还能将需要渲染的部分划分成诺干个部分,同时进行渲染,大大减少了渲染的时间,而且也方便渲染师根据需要安排渲染的顺序,监控渲染的进度。
“对于要求大量高端CG场景的《流浪地球》来说,我们需要1000个计算机的渲染农场,远远超过我们现在拥有的300台。”谈到这次合作的过程,李仁浩感到非常欣慰。在《流浪地球》的特效制作过程中,需要通过考虑光源,位置,颜色和相机信息将2D图像渲染成3D的CG数据。因为渲染需要大量计算,为了提升渲染的整体速度,MG需要并行处理数百台计算机。
“真的要感谢华为云提供的海量算力,搭载上渲染软件Queenbee(蜂后),为我们提供了安全稳定又高速的渲染环境,最高用量时我们一次调用了1000台华为云主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华为云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了渲染工作。”
据了解,在与MG的合作中,华为云不仅提供了近乎无限的CPU海量资源,还具备高存储及快捷网络环境的优势。云计算的优势就是可以根据工作负荷量变化,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或减少虚拟机的数量,加上服务体系可靠,因此非常适合用作渲染农场。“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渲染需要来调节使用的节点量,从而确保项目的成功完成。”最令李仁浩欣慰的,不仅仅是寻找到了一家能够提供大量算力的合作方,而且双方的合作对电影工业还有着深刻的理解。
李仁浩前面提到的渲染软件Queenbee,在华为云上面就得到了良好的支持。借助华为云弹性云服务器ECS出色的可管理性,MG通过Queenbee得以高效地管理多个渲染节点,并很好地适用于自身自动化管理的需求。在双方高效率、低成本的合作推动下,最终MG在项目交付截点前顺利提交了全部镜头。
如今,上映已经两周的《流浪地球》仍在继续向着50亿票房大关“冲刺”。 截至2月17日,《流浪地球》票房破36.73亿元人民币,正式超越《红海行动》,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第二高的影片。
自2月5日上映以来,《流浪地球》频上热搜,据新浪微博官方统计,截止到2月14日,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超过了48亿。在国内引起全民热议的同时,国外也刮起了一阵《流浪地球》热潮。在美国影片评分网站IMDb上,有超过4613名用户对影片进行了评分。满分10分的情况下,《流浪地球》的评分达到了7.8分,而当年引起全球轰动的《阿凡达》也不过是这个分数。
可以说,这个分数既是对全体演员、编剧和导演的认可,也是对整个特效制作团队的认可,更是对中国科幻电影人愈挫愈强的精神的认可。曾经何时,国内神话剧、科幻电影的特效一直让人不敢恭维,但在知耻而后勇的过程中,中国科幻电影对于特效的极致追求没有停止,并且在学习、吸收和引进的过程中,将特效技术应用得越来越成熟。
以MG曾经参与制作过的《美人鱼》、《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等国内高票房电影为例,几乎也是一年一个台阶。2016年《美人鱼》特效投入占比已达到37.5%,共采用了600个3D渲染镜头,共耗时10000多个小时完成渲染任务;而2018年热映的《红海行动》,采用了超过1000个3D渲染镜头,总渲染用时更超过25000个小时。
值得关注的是,“Queenbee云渲染”不只是MG为了自用而开发的软件,也是为了通过最少的环境设置,让其他设计公司得以共享此技术而进行研发的。也就是说,其它有特效渲染需求的CG / VFX机构,也可以像《流浪地球》的制作方一样,通过MG的软件服务,以及华为云的强大资源,启动自己的“云渲染之旅”。
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游戏动漫以及相关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也为国内影视特效制作领域拉近与国际领先水平之间的差距,打下了基础。
目前,欧美尤其是好莱坞的顶级特效机构仍然是国内电影人学习的目标。这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工业光魔 (Industrial Light & Magic) 、维塔特效(Weta)、数字领域 (Digital Domain)以及FrameStore、DNeg等众多特效企业。
在好莱坞,这些顶级公司不仅声名显赫,也是无数好莱坞大片整体成本不断高涨的原因。例如,12年前上映《加勒比海盗3》,特效制作成本为2亿美元;2016年上映的《美国队长3》,特效成本为1.5亿美元(占电影总成本60%);2017年上映的《变形金刚5》,特效制作成本为1.3 亿美元(占电影总成本59%);至于2018年全球票房惨淡的的《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据传特效制作也占了总制作成本2.5亿美元的一半以上。圈内人都知道,特效公司的高昂报价来自于高成本,特效公司承接一部电影的特效制作工作,需要在人力、时间、硬件、软件等方面支出大量成本,每个方面都不可或缺。
对于很多具有一定规模的特效公司而言,设备投入最为艰巨,因为需要一次性投入且维护费用高昂。这里面包括了大量的苹果电脑、相关电子设备、庞大的处理器机房等等。而随着很多大片对于特效的高要求,数百台机器同步进行特效渲染已经是家常便饭。但是高投入未必能带来高回报,因此欧美一些顶级特效公司近两年不乏倒闭现象发生。
对于中国的特效制作机构和相关行业而言,云计算、AI芯片的出现,反而给他们带来了难得的追赶机遇。首先,云计算为影视特效提供了近乎无限的“算力”,让很多创意理念得以快速实现。例如MG这样的亚洲特效公司,就是通过与华为云共同构建渲染云平台和特效制作云平台,让散布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的最优秀的影视特效艺术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无障碍参与项目制作,这也是未来电影工业的一种技术革新;其次,AI芯片的出现,也将对云渲染方面的技术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在公开演讲中就曾经多次提及,华为云致力于打造普惠AI,让AI高而不贵,让各行各业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因此华为云先后发布了深度学习、图像搜索、EI智能视频系列服务,目标就是推动AI在行业应用场景落地。
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更强算力的推动下,中国的特效制作领域势必会逐渐拉近与国际顶尖水平之间的差距。而更多由特效公司与云服务商共同研发和打造,适合视频特效企业的技术能力、合作机制,也将会对这种赶超起到推动作用。
【结束语】
懂懂正准备去三刷《流浪地球》,因为了解了这部电影更多的幕后信息后,心里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剧本撑起了骨架,特效丰满了血肉,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打造出了一部佳作。
在中国科幻电影“崛起”的2019年,整个社会开始关注科幻题材影视作品,关注中国科幻电影领域的技术和人才储备,是《流浪地球》的另一份成绩。对于MG和华为云这样的幕后英雄而言,一部《红海行动》或是《流浪地球》的成功依然不够,如果要许一个心愿,我们希望是……《三体》!如果要加上一个时限,我们希望是——后年!
本文转自:懂懂笔记
人工智能 云计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