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应用敏捷2021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水岭之战

网友投稿 736 2022-05-30

进入2020年底,由一场疫情而全面加速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又迎来了新的时代强音:《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于12月24日通过并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我国首部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规定,新建、扩建建筑物应当按照规划要求和标准配套建设通信基础设施,与主体建筑物同步设计、施工、验收。

专家认为,2020年的全球疫情将本来需要30-50年的数字化进程,大幅缩短到10-20年。而我国出台首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将数字基础设施规定为社会和企业基础设施的“标配”,那么接下来的攻坚课题就是如何发挥数字基础设施的“硬实力”,真正推动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商业模式、生产模式、经营管理等转型升级——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软实力”,即数字化研发和应用敏捷。

当前,云原生技术大发展,作为下一代云计算技术,云原生应用敏捷开发、运维与管理等核心能力正在定义云原生2.0。从简单迁移上云的“ON Cloud”到在云上基于云原生而重构企业应用的“IN Cloud”,我们正进入数字化转型的分水岭之战,因为这涉及到对企业的深层次变革——既要继承过去,又要连接未来;既要立而不破,又要持续进化。在这方面,华为以自己的云原生转型实践,树立了一个新云原生企业的标杆。

应用敏捷:数字化转型升级之战

以微服务、容器和DevOps技术为代表的PaaS,是云计算时代数字化研发和应用敏捷化的“底座”。根据云原生产业联盟的《中国云原生用户调查报告2020》,2019年我国公有云PaaS市场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为41.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92.4%。《中国云原生用户调查报告2020》显示,在云原生建设支出中,用于技术研发的用户占到77%,用于运维的用户占到59%。

容器是数字化研发和应用敏捷化的核心技术,《中国云原生用户调查报告2020》显示,64%的用户将容器技术应用于部署微服务化应用,56%的用户将容器技术应用于DevOps自动化运维的构建,31%的用户将容器技术应用于PaaS平台建设;而作为应用敏捷的另一项核心技术,50%的用户已经使用微服务架构进行应用开发,30%的用户计划使用微服务架构;此外,有近6%的用户每日发布应用,每周发布应用的用户占28%,每月发布应用的用户占27%,还有39%的用户不定时发布应用。

以容器、微服务和DevOps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实现了应用的敏捷开发,大幅提升了交付速度,降低了业务的试错成本,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增强用户体验、加速业务创新。正如华为云应用平台服务产品部副总经理汪维敏在2020华为云TechWave云原生2.0技术峰会·云原生应用敏捷分论坛上所强调的,中国企业正在加大数字化研发的投入,软件研发与应用管理正在经历云原生变革:回归软件本质,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云原生技术正在全面推动以企业和产业互联网应用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的大发展,电商、直播、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城市IOC运营中心、智能汽车和车联网等一批基于公有云的企业和产业互联网应用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全面的云应用敏捷平台,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软实力”底座。

构建全面的云应用敏捷平台

基于云原生技术的云应用敏捷平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闯关”升级的重要战略。前不久华为云联合Forrester共同发布的云原生白皮书指出:不断发展和演化的云原生技术,为企业拥抱云原生的进程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对于多数企业来说,面向企业级、覆盖全栈能力的一体化云原生平台则是企业跨越挑战的基石。更为重要的是,云原生应用敏捷平台还要能够提供兼顾传统IT与云原生技术的双模技术路线,让企业可以平滑过渡到云原生优先战略。

华为云云原生应用平台就是一个提供了双模路线、面向企业级、覆盖全栈能力的一体化云原生平台。华为云云原生应用平台提供了应用生命周期管理与集成、DevCloud与DevSecOps、全场景微服务能力以及云中间件等核心能力。华为云ROMA是生产-联接-编排-管理全生命周期应用的云原生平台,包括:企业数字化资产中心ROMA Exchange;企业应用使能ROMA Service Core;面向7大开发场景的开发平台ROMA Factory;集成企业传统应用、云原生应用、物理设备OT应用和第三方应用的ROMA Connect。华为云ROMA帮助政企加速云原生转型,建立统筹治理、共建共享、立而不破、敏捷可信的云原生应用敏捷能力。

其中,华为云DevCloud是业界首家打通研发态、运行态、运维态的全流程DevSecOps平台。所谓DevSecOps即将安全防护融入应用生命周期,而不是像传统软件开发那样将安全防护滞后。这是因为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开发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必须要将安全防护前置到应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中。华为云DevSecOps基于华为30年深耕的安全能力,可提供安全测试、可信构建、代码安全、资产安全等全安全能力,包括5+安全标准、2000+专项规则以及10000+检查标准,例如:自主研发基于语法树、CFG的跨过程检查的代码检查引擎,支持C、C++、Java、Python、Go等28种语言的代码质量检查能力;包含编程风格、编码安全、内存管理、输入校验、不安全函数、线程同步、代码重复率等20+代码检查规则场景;基于IPDRR(识别、保护、检测、响应、恢复)核心框架全方位构筑代码安全防护网,确保代码全生命周期安全等。

在微服务方面,华为云ServiceStage作为以微服务为核心的应用的托管和治理平台,提供了应用一键云上部署的能力并且提供了微服务的治理中心,方便用户对微服务的应用进行负载均衡、流控控制、容错机制的调整。华为云贡献的ServiceComb微服务框架基于ServiceStage,是Apache首个微服务顶级项目。根据 《开源产业白皮书(2019年)》,ServiceComb在微服务领域表现突出,安全性第一,所使用的开源许可证无传染性。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云ServiceStage提供了业界首创支持侵入式/非侵入式双模架构,支持微服务应用平滑迁移,同时也是业界首个提供多语言多协议微服务解决方案的商用产品。

在云中间件方面,华为云面向互联网行业应用(游戏、社交等)迁移上云以及智慧城市分布式应用(政务、电力等)改造两大场景,打造了精品云中间件:分布式缓存DCS,以超大规模支持终端HMS搜索引擎及AIOps业务商用,可提供6万GB+容量、适配5亿+用户、单集群并发超百万QPS;分布式消息DMS,通过可信云消息队列增强级最高等级认证,是业界唯一支持X86和ARM双架构,可支持千万级并发;API网关APIG,以全局高速通道,支撑了华为云100+服务、日PV量达15亿次,可实现单节点10K+TPS的高性能,以及安全可控和灵活精细流控;函数服务FunctionGraph是新一代基于事件驱动的全托管函数计算服务,达到100ms低时延,是Serverless无服务器应用的精品平台。

需要强调的是,华为云原生应用平台是一个全面的一体化的云原生平台,通过ROMA平台对外输出,底层为跨混合云部署的华为云,从而帮助政企从多个路线到达云原生优先目标。

华为自身的云原生研发实践

云原生应用敏捷,2021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水岭之战

华为在近十年也像其它超大型跨国企业一样,经历了业务响应要快、需求分析要快、研发交付要快、运维定位要快、运营分析要快等挑战,特别是商业环境、竞争态势、产业政策都在越来越快的变化。华为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最早也不是原生的DevOps开发模式。华为经过这些年的研发变革,在云原生技术的加持下,研发效率提升了不止10倍。

(华为云首席数字化转型官苏立清发表演讲)

华为云DevCloud就是生于云长于云的DevOps实践。华为云DevCloud从成立至今,软件的规模、团队的管理以及人员之间沟通的复杂性都急剧上升。通过云化、微服务化、容器化和流水线自动化等工程实践,以及敏捷、DevOps,全功能团队等管理实践,规模上升的同时,版本编译、版本构建成功率、系统回归测试、研发作业时间、资源复用率等指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是支撑云原生架构的最佳组织和工程实践。

很多华为云的客户通过使用华为云云原生的一系列产品,帮助提升了研发效率10倍+。为满足业务敏捷性和时效性的需求,顺丰“快递+”使用华为云云原生解决方案,保障120套应用系统全面上云;全流程云原生DevOps平台,让开发更简单,应用更敏捷;基于华为云DevCloud,研发系统从需求设计到上线端到端线上化,全流程上线时间从2天缩短到1小时,提升40+倍。

(顺丰科技 “快递+” 敏捷教练尹佳发表演讲)

陕西财政基于华为云ServiceStage提供的解决方案,完成应用微服务改造,设计微服务40+个,SaaS层前后端服务23个,使能陕西财政重构数字财政,开放财政云生态,实现“财政云”业务全面监控,全数据上“云”一体化管理,应用上线周期从月级到周级。武汉水务基于华为云ServiceStage微服务架构改造水务传统应用微服务化,构建武汉智慧水务业务系统,实现业务快速迭代、持续交付,新需求上线由月级到天级。

总结来说:数字化研发与应用敏捷能力建设,是2021数字化转型的升级之战,是企业从“ON Cloud”到“IN Cloud”的分水岭。企业如果想要掌握容器、微服务、DevOps等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就需要一个全栈全场景全能力、能兼顾过去与未来的云原生应用平台。华为云云原生应用平台ROMA源自华为自身的云原生实践,为广大传统政企提供了一个向云原生转型、建立云原生数字化研发与应用敏捷能力的一体化平台,是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精品平台之选。(文/宁川)

云原生 企业数字化 容器 敏捷开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云原生应用敏捷成为2021数字化转型的分水岭之战
下一篇:PG高可用之Citus分布式集群搭建及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