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季学期教学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网友投稿 640 2022-05-30

01

会议简介

时间:2020.10.21 11:30-15:00

地点:中央主楼803

参会人员:

教学委员会委员:赵千川,陈峰,石宗英,张佐,师丽,叶朝辉,刘连臣,任艳频,李力,赵虹,耿华,索津莉(未出席:张长水,叶昊,卓晴)

教学委员会顾问:王书宁,杨耕,钟宜生,王红,徐文立,萧德云,王雄,慕春棣(未出席:张学工,黄德先)

课组召集人:张涛,王焕钢(未出席:宋士吉)

系教务员:张昕,戈红江,王舒,孟庆慧,邢思茗

会议记录:王舒

一、 系主任张涛为教学委员会委员及顾问颁发聘书

二、 各课组负责人介绍课组工作

王焕钢老师介绍了优化课组成员以及课组前期线上和线下研讨会的内容,集中征求了以下意见:增加研究生基础课中优化课程的种类以及数目,扩大选择范围;平行课堂间进度保持一致较难,希望系里能够给予帮助和协调;数学课组增加部分基础理论的教学,减少优化课程因补充基础知识消耗的学时;研究生课能够有更高的自由度。

根据课组线上线下两次研讨会的讨论,王焕钢老师提出了课组十四五规划的建设计划:

1)梳理各学科课程大纲;按照大纲对课程知识模块进行分层;总结本课组建议开设的课程目录以及开设学期;梳理本课组内课程间的衔接关系,形成知识脉络图;讨论与其他课组方向之间的先修、共享、支撑关系。

2)精品课建设:《运筹学》本学期制作mooc并申请校级精品课。

3)新开课:控制与决策研究所秋季学期开设3学时研究生专业基础课《智能决策与系统控制》,课程内容面向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应用导向、需求驱动、前沿跟踪来设置,课程内容涉及三个维度,包括:工业系统、理论知识、知识体系。

王红老师介绍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组的现状,课组共面向7个院系,开设7门理论课、4门实验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平均每年选课约1000人次,实验课程每年平均5万生时数。教学组目前在职11人,教师分属于4个研究所,实验人员分属于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中心。目前已出版教材50余本,两本主教材在全国累计发行量已超过1000万册,400余所高校选用。3门MOOC课已上线,选课人数超过40万人,被30所高校选为授课资源。课组实验团队科研力量强,自制实验设备20余套。

目前课组在7、8月份的例会讨论中,已明确:

1) 将计原课程纳入课组,后续将进行"数电+计原"的衔接建设

2020秋季学期教学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2) 将持续建设模电课程

3) 夯实理论课程的实验环节,为后续交叉和挑战的实验课打基础

4) 进一步加大综合类实践课"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交叉性和挑战性

目前课组在教员、教具、教材、教法四个方面的现状:

1) 教员:任务重,难招人,难投入 2)教具:更新快,难研制,难投入

3) 教材:有传统,要更新,要投入 4)教法:要传承,要更新,要投入

对于研究生课程,因本科生目前课程量太大,课组已有很多年没有再开设研究生课程。

张涛老师介绍了机器人课组的参与教师,目前有石宗英,赵明国,李清,游科友,宋士吉,李翔,黄高,赵千川,梁斌和任艳频老师,后续可能还会有更多老师加入。机器人课组作为新成立的课组,由"智能机器人初探"课程发展而来,在该新生研讨课开设两年后,经过三年的正式建设,正式开设了"智能机器人"课程。在这三年的建设中,我们申请到了学校教改项目的支持,完成了机器人课的教材建设,通过机械出版社出版了《机器人概论》这本书;完成了实验课的设计,购置了一些实验器材,编制了实验的相关材料。这样我们三年后开设智能机器人的课,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一个课程了。我们现在考虑如何发展,因为系里之前也有其他机器人相关课程,但那些课都更偏向于专题性质的,不是系统的讲机器人。现在我们的机器人课程主要面向本科生,我们也在考虑如何跟其他的机器人课程衔接起来,比如说梁斌教授开的空间机器人课程,还有李翔老师规划的围绕工业机器人的课程。

另外我们机器人课程也想吸纳新的老师来参与讲授,现在正在起草中。目前的具体情况是,首先我们分工调研了国内外关于机器人方向的教学情况,现在基本上材料收集差不多完成了。下一步是想围绕咱们系的机器人教学的发展,看规划什么样的课程,如何进行组织,如何打通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所以现在这块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张佐老师详细介绍了信息与大数据课组的前期规划、调研工作,如对课组现状和需求做的调研,包含系内和校内开始的相关课程,清华出版社从教材角度调研的AI相关课程等。对课组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进行了研究,梳理知识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并提出了课组建设方案,包含课组任课教师的岗位规划、课程资源建设规划等。随后,张佐老师针对传感与检测、信号分析与信号处理和大数据行业/领域应用系统三个具体方向,提出了详细的课组建设方案。关于课组能取得的预期成果,张佐老师分建设教学团队、组织教学研究、建设精品资源、争取教学奖励几个方面具体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希望能够通过加强课组建设,进而辐射全国同行,提升全球影响力。

刘连臣老师介绍了计算机课组的现状,该课组现有本科生课程7门,研究生课程1门。但部分课程与优化、信息课组都有交叉重叠,如"智能网联系统导论"、"数据库系统原理"在信息与大数据课组;再如"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在优化与决策课组。课组的内涵与范畴不明确,课组间的界限不清晰。需要重新梳理课组之间的关系。对于计算机(软件)课组,要重点厘清本课组的核心与外延。

对外来看,我系计算机课程的特点是软硬结合。但该优势处理不好也会成为劣势,造成软件不软,硬件不硬,学生们不能做大的软件系统,也不敢做复杂的硬件设计。

前期课组已召开腾讯会议和线下会议各一次,陈峰老师、赵千川老师都全程参加并对课组进行了指导。陈峰老师在会议上提到的"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赵千川老师提到的"加强概念与知识、基本原理"的教学思路,对本课组进行了很好的启发。作为课组召集人还分别与课组内的老师,如与范静涛、索津莉老师就程序设计教学,与贾庆山老师就课组知识体系,进行了交流。

对于课组现阶段工作的总结:明确了课组的建设目标是:立足我国自动化专业实际,对标世界一流大学。课组应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兼顾教师发展。学生入学时的水平参差不齐,毕业时的目标不同,部分导师的期望也不同,因此教学不能一刀切,要因材施教,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目前我们不具备完备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因此还需实事求是,逐步调整和补充,不可能一下子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动化专业不需要完备的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但是计算机的核心与基础知识应该不能少,需要对标国际,对计算机类的课程进行选择与裁剪。现在计算机语言更新很快,我们还需思考为何不跟潮流,选用何种计算机软硬件生态系统。

赵虹老师代替宋士吉老师汇报了数学课组目前的建设工作。数学课组调研了国外高校EECS项目数学类课程的设置,对比我系的数学课程。相比较,我系课程较多,覆盖面足够广,但同时是否也有深度问题?比如是否需要单独开课?

大致建议如下:对于我系,最重要的数学课程为微积分、线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如需加强的话,可以在统计方向加强。研究生课程缺分析类课程,建议单独开一门分析类课程,本科生开一门离散数学,其中包含几大模块:组合数学、图论、数理逻辑、代数循环域。

赵千川老师汇报控制课组建设情况

控制课组当前初步完成了控制课组的知识模块梳理,正在推荐各门课程按模块梳理,目标是完成3门课的梳理。课组老师可参照框架来梳理各课程的模块,从建模方法、原理/理论、设计方法、工程实现四个方面来进行本研知识体系框架的梳理。赵千川老师随后以自控课程、系统辨识基础和飞行控制系统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各门课程对知识结构梳理的方法和成果。

三、顾问委员讨论发言:

王书宁老师认为有组织教学的提法非常好。但还提出了几点问题:一是否需要全部课程进课组,是否有必要?有的课组内部课程关系并不紧密,比如大数据课组,内有信息课程、检测课程,因此是否有必要划入一个课组?个人认为课组组建必须要遵循合理有效,有必要的原则。二是过去的教学由系主任和教学主任来负责,他们手中有资源有权力,现在由课组召集人协调管理,但课组召集人没有资源和权力,不便于行政协调。所以所有事情的落实下放到课组并不见得合适,还需要系里有行政决策能力的人来做。三是有的课程比如计算机课组,里面涵盖计算机原理,学生兴趣点不同,课程涵盖面又很广,因此有的课组的工作重点应放在从根本上梳理课程知识点上。

萧德云老师基本同意现在的做法,但认为部分问题被复杂化了,有可能后期不易达到目标。课组应代表短期如8-10年内代表自动化发展方向的课程,设立哪些课组以及规划课组内包含有哪些课程是教学委员会的责任,课组的责任在于梳理课程内包含哪些知识单元,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慕春棣老师认为有的课组课程体系比较清晰,有的课组,如信息和大数据课组,内部课程结合度不高。应突出特点,重点研究课程体系的梳理。

徐文立老师肯定了目前教学委员会所作的工作,从教研组变成研究所之后变成以研究为重,教学确实变得不那么清晰了,但是现在也不需要齐头并进的去做。我们可以协调一些比较成熟的课,把他们先做好。所以现在应先划分哪些是自动化系的"硬菜",哪些是别人的"硬菜",对于有我们特点的课程,我们应立足自动化,做出我们自动化系的特点。数学课组是这样,相对基础的电子课组也是这样,专业类的就是信息、控制、优化这几个课组。目前有几个课组比较杂一些,优化和大数据课组,东西多且杂,还需再详细梳理。

赵千川老师代人工智能课组的张长水老师(未出席)做了说明:张长水老师认为人工智能目前是比较前沿的学科,其定义本身就是有争议的,因此不容易整合,而且目前还有很多不太成熟的领域,所以梳理起来难度大,很难有完整的框架,结论也不权威。

徐文立老师补充说真正要梳理的是人工智能、优化、大数据以及计算机课组,涵盖哪些舍弃哪些是最需要花时间梳理的。

王雄老师认为我系重视教学的传统很好,这次教学委员会也做了很多工作。从当时在教学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教研组一路发展而来,后来变成了研究所,以从教学为重点变成了以科研为重点,再后来变为"系管教学"。系里一直在重点抓了几个领域的教学,比如电子学、自控课程等,电子学课组则是一直保持着对教学高度重视的传统。

看国内的其他高校,很多一开始名声不响的学校后来发展很快,对比兄弟院校我们也很有压力。现在我系高度重视教学,其实是很有希望。现在老师们和学生们都很忙,所以应该规划工作节奏。我们自动化应根据学科规划,适应学科发展。现在的调整应逐步来,抓重点。教材是首要重点,再忙也得把教材抓起来。考虑到教师们都很忙,可以尽量在工作量上进行倾斜,让部分老师们先顾教材,这是让清华的影响力辐射出去的最重要途径。

杨耕老师认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最重要且最难的。

钟宜生老师提到了教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即使是系管教学时期,当时很重视教学的发展,王雄老师和萧德云老师都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教学大纲的完成,算是留在了历史上的一笔,因此各阶段都有各阶段的成果。

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首先,和国外高校相比,我们的系规模大,教师很多,课程也很多,因此就有体系化合理化的问题;其次,关于知识的更新,关于教学法的问题,我们究竟是要灌输知识,还是要讨论式的教学?课程进课组的好处是可以互相交流,从而更好的进行内容的梳理。

王红老师提出大刀阔斧、齐头并进的往前推确实很有魄力,但课组是否可以成熟一个,建设一个?课组与研究所的边界划分如何?还需要继续论证研讨。

四、教学委员会主任赵千川老师组织会议讨论:

本学期工作重点首先是课组建设的方向,这是根本性的有无的问题,希望本学期末有一些初步规划。英文课程的建设、教材的规划、精品课的推荐等等都要依托课组。新课程的规划,哪些是应开未开的,并应注意与现有课程的整合。第二步的知识体系更新也是本学期工作的重点,还需要进一步梳理,但首要的还是先解决有无的问题。顾问也提到了课组与研究所的关系问题,是实体还是虚体。课组现在是在实体化的过程中,但各个课组可能也有所不同。对于课组的划分,可以再进行论证,在下一次的教学委员会进行汇报审核。

本学期的日常工作还包括平行课的开设,新教师首次开课的评议等。本学期的目标,前期是要进行各课组的研讨交流,本学期末提交本课组的规划;后期根据课程知识框架的模板,各课组中内含各课程需提交知识模块的具体梳理成果。

1) 自动化系教学委员会章程

第八条:8个课组是纵向的,工作组是横向的,横纵交叉形成模块。工作组面向全系总体负责,与各课组沟通衔接,各方面管理工作的落实最终还是依靠课组实现。第十条:因为教学委员会是一个审议、评议、指导、咨询和监督机构,所以依托课组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改为教学"指导"工作。

2) 自动化系课组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不是强制的,不是一个法律文件,只是目前需要阶段性的落实,老师们建议用词可以稍弱一些。目前没有进行修改。

目前计划是出台一个全新的完整的培养计划,或者是一个培养证书计划,也或者是一个学位计划,而不是只搞几门英文课。理想状况是出一整套完全的课程,需要与中文课难度相当,只是语言不同。先设课号,设岗位,到时候也可以再招聘教师。目前是准备课程大纲,跟中文版相衔接,相应的英文教材或参考书可以直接采用国外教材。

未来的新开课申请需要任课教师提前与课组沟通,与课组负责人尽可能充分的沟通关于课程的定位,预试讲等事项,也可以听听课组其他老师的意见。在新开课申请中需找准课程在培养体系中的定位,在教学委员会意见之前增设课组意见,采取二级管理机制。如果课组有这样的规划,相当于课组对该课程进行了背书,减少了老师直接"闯关"的风险,可以提高课程在教学委员会的通过率。提交教学委员会后由委员匿名投票,未来会有一定淘汰率。

五、陈峰老师介绍本学期教学重点工作:

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包括:本科方面包括课程思政建设、科技赛事交流、精品课建设、班主任工作机制加强;研究生方面包括按照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博士生资格考试开题、调整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第一届大数据工程硕士答辩。

六、任艳频老师介绍实践教学与课组教学整合思路

任艳频老师回顾了电子学课组建立以来实践教学发展的情况,从基础实验"老三样",综合训练"跟不上"到2009年开始的"理性回归":实验课程改革、实验平台研制、教学模式创新多点发力。目前,实验技术人员需融入课组,任艳频老师详细介绍了各位实验室教师对应的实验岗位和实验课程,并提出了对于实验实践教学建设的新的设想,那就是把实验室教师都融入到各个课程中去。目前除了数学课组之外,每个课组都配备了一位老师。交叉项目综合训练课程中目前陆耿老师的无人机方向做的不错,今后希望能配合系里建设更多的交叉项目课。

融入课组之后,实验中心希望能做以下几件事:一是课内实验的建设和辅导;二是做好公共资源和平台建设;三是除了基础实验还需要一些综合训练环节,我个人的设想是,比如大一可以做一个软件综合训练,大二配合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做一个硬件的综合训练,大三是一个交叉项目综合训练,也许会设置为必修环节,最终到大四就是系级的毕业设计了;四是在实验室提供开放的创新实验环境。为协同课组需求,将来我们还会优化实验室资源,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进一步改善实验室条件,出更多的成果。

赵千川老师总结:任老师从支持教学建设的角度介绍了实验室相关工作,提供课组共享资源,工作态度特别积极。学生们现在动手能力在减弱,越学越软,出去的毕业生竞争力也有问题,实验和知识教学不应该对立,而应该统一起来。希望交叉项目综合训练的课程能推而广之,多设平行课,与实验室平台结合起来,课组要开出有竞争力的高质量的训练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运用大二大三所学的内容,去完成一个高质量的项目,如能探索成功,将来可以与毕设相衔接,可以出高水平的"准硕士"的毕设论文。同时,课程上作业负担重的矛盾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这样实验中心的老师与课组老师协同起来,助教博士生与实验室老师相配合,助教博士生在学生的日常时间中给出更多操作层面的指导,实验室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理论方法的指导,加上我们优质的实验设备,各方贯通在一起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实践经验。

5G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高并发】SimpleDateFormat类的线程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案(附6种解决方案)
下一篇:年前突击:2022最全Spark面试体系(1万字,60长图,30+知识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