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科技工作者今天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网友投稿 626 2022-05-30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探索,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今天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样一群人——他们率先迈出求索的第一步,努力实现“从0到1”的突破,矢志践行科技报国的初心,他们是探路者、燃灯者、追梦者,他们是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科技梦想澎湃,创新之火燎原。让我们向创新致敬,向梦想致敬,向所有科技工作者致敬!

4月16日,东风着陆场迎来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重回地球怀抱,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5月4日,13名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我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海拔高度……中国科技再一次登上地球之巅,拥抱浩瀚宇宙。

古今相望,从“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再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千百年来,先辈们对大好山河的浪漫遐想和探索激情从未停止。

如今,“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墨子”传信、“蛟龙”探海……中国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北斗、嫦娥、天宫这些存在于古人想象中的图景,在今天成为被创造的奇迹。科技之光让万千梦想照进现实,成就了科技大国的壮美篇章,也饱含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的时代记忆。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我国科技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由科技工作者呕心沥血书写的爱国奋斗史。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在1949年带头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这是一代科学家科学报国的心声,也是众多科技工作者家国情怀、敢为人先的写照。

“当祖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荒岛求索、隐姓埋名,这是“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矢志报国的“深潜”人生。

“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付出22年光阴与心血,南仁东燃尽一生铸就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天眼”。

从钱学森、邓稼先、彭士禄到袁隆平、屠呦呦、黄大年、刘永坦,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在黑暗中摸索,泥泞中行走,把热血汗水挥洒在深爱的祖国大地,树立起科技发展的不朽丰碑。

致敬科技工作者,今天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2017年11月17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总书记拉着93岁的黄旭华老人坐到自己身边。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如何重视科技工作者?总书记做了最好的言传身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工作、重视发挥科技工作者作用,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

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奔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头。面对滚滚浪潮,如何为护航科技发展“黄金时代”、凝聚科技工作者智慧贡献人大力量?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让科学技术人员“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是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的突出亮点,激发科学技术人员创造活力,拉开了创新要素充分涌流的新时代序幕。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近20年来的首次执法检查,修改科学技术普及法也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将再一次在法治化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更多科技工作者在科普事业上大有可为。

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中,也有许多人大代表的身影——张伯礼,推动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六次建议制定中医药法,积极参与立法工作;朱有勇,坚守科技扶贫第一线,将履职答卷写在乡村振兴大地上;姜涛,35年钻研国内焊接技术,坚持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鼓与呼……来自人民、扎根人民、报国为民,是科技工作者的奋斗底色,也是人大代表的品格担当。

两千多年前,屈原向天发出豪迈长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古人的浪漫梦想,唤醒了探索基因,永恒地镌刻在历史的天空。

20世纪50年代,当初怀揣科学救国梦想远渡重洋、学有所成的2500多名专家学者,放弃优渥的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国,投身经济、文化和国防等方面的建设。

如今,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科技工作者秉承同一个科技强国的梦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携手同行。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成于实干。仰望星空,探索永无止境;脚踏实地,征程任重道远。今天,我们致敬所有科技工作者,致敬他们的奋斗和坚持,也致敬他们的智慧和浪漫。千万人的科技梦想在历史长河中闪耀,激励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继续对无穷远方的无尽追寻,奔赴未来的星辰大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丛书 Service Mesh实战》—2.2Linkerd架构
下一篇:C语言与C++学习路线和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