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做ppt换模板在哪里/(ppt做好了如何换模板)
1011
2022-05-30
文章目录
写在前面
IP核定制页面预览
IP核定制详解
lane width
Line Rate
GT REFCLK (MHz)
INIT clk (MHz)
DRP clk (MHz)
Dataflow Mode
Interface
Flow control
Back Channel
GT selection
写在最后
同行邀请
参考资料
写在前面
很久没有在夜里写博客了,现在是凌晨3点多,写这篇博客,夜真的太静了,这种感觉是真的好。为什么要在夜里写博客呢?
原因是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白天我真的特别容易分心,夜里状态极好(读研期间养成的臭毛病之一),当然并不是推荐这种做法,毕竟以后工作还是白天,只是有特别需要完成的任务时(导师给的项目代码,但看懂还是需要自己通过定制类似的IP核实践一下,触类旁通),坚持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篇博客讲的是Aurora IP核的定制问题,说实话,IP核的定制谁都会,随便选选都能用,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认真去了解特定的IP核定制,特别是其重要细节的选择,只要了解了,才能进行后面的仿真。
废话不多说,开始吧。(声明:有耐心的推荐阅读数据手册)
对了,这是上一篇博客,有助于这一篇博客的理解。
FPGA设计心得(3)Aurora IP core 的理论学习记录
IP核定制页面预览
第一页,物理层以及链路层信息选择:
第二页,选择IP核使用的GTX 通道以及那个MGT BANK等:
第三页:共享逻辑的位置,例如时钟以及复位等逻辑,是在核内还是在例子工程内(一般较为复杂的IP核,赛灵思会提供例子程序供学习以及修改作为自己的工程),为了灵活使用时钟等,个人倾向于在例子内:
IP核定制详解
lane width
物理层参数之一,数据手册给出的解释是:
选择该IP核中使用的收发器(Transceiver)的字节宽度。此参数定义收发器的TXDATA / RXDATA宽度以及用户接口数据总线的宽度。 有效值为2和4。
默认值为2;
对于用户接口,我们在定制页面给出对比:
当lane width为2时:
当lane width为4时,
Line Rate
在0.5(Gb / s)到6.6(Gb / s)的有效范围内输入以吉比特/秒为单位的线速率值。
线速率这个参数值是未编码的比特率,通过串行链路以该比特率传输数据。 该核的总数据速率为:
(0.8 x 线速率)x Aurora 8B / 10B通道数。
线速率受所选设备的速度等级和封装的限制(也即不同的设备以及封装等具有不同的限速率)。
GT REFCLK (MHz)
从下拉列表中选择收发器的参考时钟频率。 参考时钟频率取决于所选的线路速率。 为了获得最佳结果,请选择可以实际应用于目标设备的参考时钟输入的最高速率。
默认值为:125.000 MHz
INIT clk (MHz)
字面意思是初始化时钟,也没啥好解释的,Aurora协议中需要初始化的东西很多吧,默认时钟50M,给就完事了。
DRP clk (MHz)
DRP的英文应该是dynamic reconfiguration port,意思是动态可重配置端口,那么drp clk到底是个什么呢?在IP核中用来干嘛的?
你听说过在线配置属性吗?(例如:GTX可以工作在不同线速率,用户可能需要通过更改内部属性来实现,这就需要DRP时钟了。)也许做过GTX/GTH的朋友,有意无意都听说过,那这个drp clk就是用于此的。(也许你不需要用,但是如果例子程序需要给的话,给相应的时钟就好了。)
默认时钟也为50M。
Dataflow Mode
字面意思是:数据流模式,如下定制页面:
可以选择为全双工,以及只收单工,只发单工三种模式。
不必多说,如果你需要有收有发,自然全双工模式。
Interface
用户端接口,可以选择的协议格式有framing以及streaming,博文:Aurora IP core 的理论学习记录就介绍过。
streaming接口格式比framing格式要简洁的多。
选择用于核的数据路径接口的类型。 选择Framing使用AXI4-Stream接口,该接口允许封装任何长度的数据帧。 选择流传输则使用简单的AXI4-Stream接口通过Aurora 8B / 10B通道流传输数据。
Flow control
选择所需的选项以将流量控制添加到核。
用户流控制(UFC)允许应用程序通过Aurora 8B / 10B通道发送简短的高优先级消息。
本机流控制(NFC)允许全双工接收器调节发送给它们的数据的速率。
立即模式允许将空闲代码插入数据帧内,
而完成模式仅将空闲代码插入完整数据帧之间。
当然这是针对数据路径接口格式为framing时的流控制,如果选择streaming格式,则此选项不需要。
Back Channel
仅仅对应于单工模式,字面意思是后通道,至于干啥用的,我还真不知道。
用实践来说话吧,或者提出你的见解?
可选的值为;
GT selection
GT selection需要配置的有两个东西,一个是lanes,也就是通道数量,使用几个通道,就像去一个目的地,有很多条路,你需要选择你的车队分别做哪几条路线。
事实上,在FPGA中,GT Bank是有限的,不同类型的FPGA以及不同的封装等都有不同数量的MGT Bank,而一个MGT BANK上有4个通道叫channels,在这里叫lanes,四个channels加上一个共有的QPLL,组成一个Quad。
以前也讲过这东西:
Aurora IP core 的理论学习记录
GTX/GTH 物理层结构分析
如下:
这里就是配置这些的。
最后是GT Refclk1和Gt Refclk2,选择参考时钟,例如上图GTXQ0,是不是就是选择GTX中的QPLL了呢?
我想应该是的,这样的话,时钟质量是最好的。(当然还需要斟酌)。
我想定制过程大概就这样结束了,后面紧接着要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去更清楚的认识Aurora传输数据的过程。
先使用简单的streaming用户接口格式,在使用framing用户接口数据格式,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实战中我发现还是很多都自用framing。
写在最后
在定制完成IP核后,就可以生成IP核了。
等综合完成之后,
通过右击定制的IP核可以选择声称该例子程序,这是我们程序设计的起点。下一篇博客见!
同行邀请
不仅是一个群,同时也是交个朋友。
参考资料
Aurora 8b/10b IP 数据手册
FPGA设计心得(3)Aurora IP core 的理论学习记录
GTX/GTH物理层结构分析
FPGA HTTP TCP/IP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