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计算机组成 + 操作系统 + 数据结构 + 计算机网络融会贯通起来?

网友投稿 661 2022-05-30

大家好,我是小林。

今天,我不讲虚的东西。

我以如何设计一个「高性能的单机管理主机的心跳服务」的方式,让大家感受计算基础之美,这里会涉及到数据结构与算法 + 操作系统 + 计算机组成 + 计算机网络这些知识。

这里贴一个目录。

PS: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大家耐心看下去,你会发现原来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用处,相信我,你会感触很深刻,

案例需求

后台通常是由多台服务器对外提供服务的,也就是所谓的集群。

如果集群中的某一台主机宕机了,我们必须要感知到这台主机宕机了,这样才做容灾处理,比如该宕机的主机的业务迁移到另外一台主机等等。

那如何感知呢?那就需要心跳服务了。

要求每台主机都要向一台主机上报心跳包,这样我们就能在这台主机上看到每台主机的在线情况了。

心跳服务主要做两件事情:

发现宕机的主机;

发现上线的主机。

看上去感觉很简单,但是当集群达到十万,甚至百万台的时候,要实现一个可以能管理这样规模的集群的心跳服务进程,没点底层知识是无法做到的。

接下来,将从三个维度来设计这个心跳服务:

宕机判断算法的设计

高并发架构的设计

传输层协议的选择

宕机判断算法的设计

这个心跳服务最关键是判断宕机的算法。

如果采用暴力遍历所有主机的方式来找到超时的主机,在面对只有几百台主机的场景是没问题,但是这个算法会随着主机越多,算法复杂度也会上升,程序的性能也就会急剧下降。

所以,我们应该设计一个可以应对超大集群规模的宕机判断算法。

如何把计算机组成 + 操作系统 + 数据结构 + 计算机网络融会贯通起来?

我们先来思考下,心跳包应该有什么数据结构来管理?

心跳包里的内容是有主机上报的时间信息的,也就是有时间关系的,那么可以用「双向链表」构成先入先出的队列,这样就保存了心跳包的时序关系。

由于采用的数据结构是双向链表,所以队尾插入和队头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 O(1)。

如果有新的心跳包,则将其插入到双向链表的尾部,那么最老的心跳包就是在双向链表的头部,这样在寻找宕机的主机时,只要看双向链表头部最老的心跳包,距现在是否超过 5 秒,如果超过 5秒 则认为该主机宕机,然后将其从双向链表中删除。

细心的同学肯定发现了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个主机的心跳包已经在队列中,那么下次该主机的心跳包要怎么处理呢?

为了维持队列里的心跳包是主机最新上报的,所以要先找到该主机旧的心跳包,然后将其删除,再把新的心跳包插入到双向链表的队尾。

问题来了,在队列找到该主机旧的心跳包,由于数据结构是双向链表,所以这个查询过程的时间复杂度时 O(N),也就是说随着队列里的元素越多,会越影响程序的性能,这一点我们必须优化。

查询效率最好的数据结构就是「哈希表」了,时间复杂度只有 O(1),因此我们可以加入这个数据结构来优化。

哈希表的 Key 是主机的 IP 地址,Value 包含主机在双向链表里的节点,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哈希表轻松找到该主机在双向链表中的位置。

这样,每当收到心跳包时,先判断其在不在哈希表里。

如果不存在哈希表里,说明是新主机上线,先将其插入到双向链表的尾部,然后将该主机的 IP 作为 Key,主机在双向链表的节点作为 Value 插入到哈希表。

如果存在哈希表里,说明主机已经上线过,先通过查询哈希表,找到该主机在双向链表里旧的心跳包的节点,然后就可以通过该节点将其从双向链表中删除,最后将新的心跳包插入到双向链表的队尾,同时更新哈希表。

可以看到,上面这些操作全都是 O(1),不管集群规模多大,时间复杂度都不会增加,但是代价就是内存占用会越多,这个就是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

有个细节的问题,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就是为什么队列的数据结构采用双向链表,而不是单向链表?

因为双向链表比单向链表多了个 pre 的指针,可以通过其找到上一个节点,那么在删除中间节点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删除,而如果是单向链表在删除中间的时候,我们得先通过遍历找到需被删除节点的上一个节点,才能完成删除操作,这里中间多了个遍历操作。

既然引入哈希表,那我们在判断出有主机宕机了(检查双向链表队头的主机是否超时),除了要将其从双向链表中删除,也要从哈希表中删除。

要将主机从哈希表删除,首先我们要知道主机的 IP,因为这是哈希表的 Key。

双向链表存储的内容必须包含主机的 IP 信息,那为了更快查询到主机的 IP,双向链表存储的内容可以是一个键值对(Key-Value),其 Key 就是主机的 IP,Value 就是主机的信息。

这样,在发现双向链表中头部的节点超时了,由于节点的内容是键值对,于是就能快速地从该节点获取主机的 IP ,知道了主机的 IP 信息,就能把哈希表中该主机信息删除。

至此,就设计出了一个高性能的宕机判断算法,主要用了数据结构:哈希表 + 双向链表,通过这个组合,查询 + 删除 + 插入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1),以空间换时间的思想,这就是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

熟悉算法的同学应该感受出来了,上面这个算法就是类 LRU 算法,用于淘汰最近最久使用的元素的场景,该算法应用范围很广的,操作系统、Redis、MySQL 都有使用该算法。

在很多大厂面试的时候,经常会考察 LRU 算法,甚至会要求手写出来,后面我在写一篇 LRU 算法实现的文章。

高并发架构的设计

设计完高效的宕机判断算法后,我们来设计个能充分利用服务器资源的架构,以应对高并发的场景。

首先第一个问题,选用单线程还是多线程模式?

选用单线程的话,意味着程序只能利用一个 CPU 的算力,如果 CPU 是一颗 1GHZ 主频的 CPU,意味着一秒钟只有 10 亿个时钟周期可以工作,如果要让心跳服务程序每秒接收到 100 万心跳包,那么就要求它必须在 1000 个时时钟周期内处理完一个心跳包。

这是无法做到的,因为一个汇编指令的执行需要多个时钟周期,更何况高级语言的一条语句是由多个汇编指令构成的,而且这个 1000 个时钟周期还要包含内核从网卡上读取报文,以及协议栈的报文分析。

因此,采用单线程模式会出现算力不足的情况,意味着在百万级的心跳场景下,容易出现内核缓冲区的数据无法被即使取出而导致溢出的现象,然后就会出现大量的丢包。

所以,我们要选择多进程或者多线程的模式,来充分利用多核的 CPU 资源。多进程的优势是进程间互不干扰,但是内存不共享,进程间通信比较麻烦,因此采用多线程模式开发会更好一些,多线程间可以共享数据。

多线程体现在「分发线程是多线程和工作线程是多线程」,决定了多线程开发模式后,我们还需要解决五个问题。

我们应该使用多路复用技术来服务多个客户端,而且是要使用 epoll。

因为 select 和 poll 的缺陷在于,当客户端越多,也就是 Socket 集合越大,Socket 集合的遍历和拷贝会带来很大的开销;

而 epoll 的方式即使监听的 Socket 数量越多的时候,效率不会大幅度降低,能够同时监听的 Socket 的数目也非常的多了。

多路复用更详细的介绍,可以看之前这篇文章:这次答应我,一举拿下 I/O 多路复用!

在收到心跳包后,我们应该要将心跳包均匀分发到不同的工作线程上处理。

分发的规则可以用哈希函数,这样在接收到心跳包后,解析出主机的 IP 地址,然后通过哈希函数分发给工作线程处理。

于是每个工作线程只会处理特定主机的心跳包,多个工作线程间互不干扰,不用在多个工作线程间加锁,从而实现了无锁编程。

分发线程和工作线程之间可以加个消息队列,形成「生产者 - 消费者」模型。

分发线程负责将接收到的心跳包加入到队列里,工作线程负责从队列取出心跳包做进一步的处理。

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如下两点。

第一点,工作线程一般是多于分发线程,给每一个工作线程都创建独立的缓冲队列。

第二点,缓冲队列是会被分发线程和工作线程同时操作,所以在操作该队列要加锁,为了避免线程获取锁失而主动放弃 CPU,可以选择自旋锁,因为自旋锁在获取锁失败后,CPU 还在执行该线程,只不过 CPU 在空转,效率比互斥锁高。

更多关于锁的讲解可以看这篇:「互斥锁、自旋锁、读写锁、悲观锁、乐观锁的应用场景」

现代 CPU 都是多核心的,线程可能在不同 CPU 核心来回切换执行,这对 CPU Cache 不是有利的,虽然 L3 Cache 是多核心之间共享的,但是 L1 和 L2 Cache 都是每个核心独有的。

如果一个线程在不同核心来回切换,各个核心的缓存命中率就会受到影响,相反如果线程都在同一个核心上执行,那么其数据的 L1 和 L2 Cache 的缓存命中率可以得到有效提高,缓存命中率高就意味着 CPU 可以减少访问 内存的频率。

当有多个同时执行「计算密集型」的线程,为了防止因为切换到不同的核心,而导致缓存命中率下降的问题,我们可以把线程绑定在某一个 CPU 核心上,这样性能可以得到非常可观的提升。

在 Linux 上提供了 sched_setaffinity 方法,来实现将线程绑定到某个 CPU 核心这一功能。

更多关于 CPU Cache 的介绍,可以看这篇:「如何写出让 CPU 跑得更快的代码?」

Linux 默认的内存分配器是 PtMalloc2,它有一个缺点在申请小内存和多线程的情况下,申请内存的效率并不高。

后来,Google 开发的 TCMalloc 内存分配器就解决这个问题,它在多线程下分配小内存的速度要快很多,所以对于心跳服务应当改用 TCMalloc 申请内存。

我暂时就想到这么多了,这里每一个点都跟「计算机组成和操作系统」知识密切相关。

传输层协议的选择

心跳包的传输层协议应该是选 TCP 和 UDP 呢?

对于传输层协议的选择,我们要看心跳包的长度大小。

如果长度小于 MTU,那么可以选择 UDP 协议,因为 UDP 协议没那么复杂,而且心跳包也不是一定要完全可靠传输,如果中途发生丢包,下一次心跳包能收到就行。

如果长度大于 MTU,就要选择 TCP 了,因为 UDP 在传送大于 1500 字节的报文,IP 协议就会把报文拆包后再发到网络中,并在接收方组装回原来的报文,然而,IP 协议并不擅长做这件事,拆包组包的效率很低。

所以,TCP 协议就选择自己做拆包组包的事情,当心跳包的长度大于 MSS 时就会在 TCP 层拆包,且保证 TCP 层拆包的报文长度不会 MTU。

选择了 TCP 协议后,我们还要解决一些事情,因为 TCP 协议是复杂的。

首先,要让服务器能支持更多的 TCP 连接,TCP 连接是通过四元组唯一确认的,也就是**「 源 IP、目的 IP、源端口、目的端口 」**。

那么当服务器 IP 地址(目的 IP)和监听端口(目标端口)固定时,变化的只有源 IP(2^32) 和源端口(2^16),因此理论上服务器最大能连接 2^(32+16) 个客户端。

这只是理论值,实际上服务器的资源肯定达不到那么多连接。Linux 系统一切皆文件,所以 TCP 连接也是文件,那么服务器要增大下面这两个地方的最大文件句柄数:

通过 ulimit 命令增大单进程允许最大文件句柄数;

通过 /proc/sys/fs/file-nr 增大系统允许最大文件句柄数。

另外, TCP 协议的默认内核参数并不适应高并发的场景,所以我们还得在下面这四个方向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优化 TCP 协议:

三次握手过程需要优化;

四次挥手过程需要优化:

TCP 缓冲区要根据网络带宽时延积设置;

拥塞控制算法需要优化;

前三个的优化的思路,我在之前的文章写过,详见:「面试官:换人!他连 TCP 这几个参数都不懂」

这里简单说一下优化拥塞控制算法的思路。

传统的拥塞控制分为四个部分: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速重传、快速恢复,如下图:

当 TCP 连接建立成功后,拥塞控制算法就会发生作用,首先进入慢启动阶段。决定连接此时网速的是初始拥塞窗口,默认值是 10 MSS。

在带宽时延积较大的网络中,应当调高初始拥塞窗口,比如 20 MSS 或 30 MSS,Linux 上可以通过 route ip change 命令修改它。

传统的拥塞控制算法是基于丢包作为判断拥塞的依据。不过实际上,网络刚出现拥塞时并不会丢包,而真的出现丢包时,拥塞已经非常严重了,比如像理由器里都有缓冲队列应对突发流量:

上图中三种情况:

当缓冲队列为空时,传输速度最快;

当缓冲队列开始有报文挤压,那么网速就开始变慢了,也就是网络延时变高了;

当缓冲队列溢出时,就出现了丢包现象。

传统的拥塞控制算法就是在第三步这个时间点进入拥塞避免阶段,显然已经很晚了。

其实进行拥塞控制的最佳时间点,是缓冲队列刚出现积压的时刻,也就是第二步。

Google 推出的 BBR 算法是以测量带宽、时延来确定拥塞的拥塞控制算法,能提高网络环境的质量,减少网络延迟和降低丢包率。

Linux 4.9 版本之后都支持 BBR 算法,开启 BBR 算法的方式:

net.ipv4.tcp_congestion_control=bbr

这里的每一个知识都涉及到了计算机网络,这就是计算机网络之美!

总结

掌握好数据结构与算法,才能设计出高效的宕机判断算法,本文我们采用哈希表 + 双向链表实现了类 LRU 算法。

掌握好计算组成 + 操作系统,才能设计出高性能的架构,本文我们采用多线程模式来充分利用 CPU 资源,还需要考虑 IO 多路服用的选择,锁的选择,消息队列的引入,内存分配器的选择等等。

掌握好计算机网络,才能选择契合场景的传输协议,如果心跳包长度大于 MTU,那么选择 TCP 更有利,但是 TCP 是个复杂的协议,在高并发的场景下,还需要对 TCP 的每一个阶段需要优化。如果如果心跳包长度小于 MTU,且不要求可靠传输时,UDP 协议是更好的选择。

怎么样?

是不是感动到了计算机基础之美。

任务调度 数据结构 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大咖布道】证券行业规模化敏捷的核心能力演进案例
下一篇:云享专家姚冬:9种DevOps团队结构适用类型与7种反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