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炼丹炉”里“蒸桑拿”的那些日子
最近一些90后的同事问:“为什么电脑都是从C盘开始的啊?”顿时勾起了我十几年前的记忆,那时我们还有A/B盘。记得当年我用3.5寸或5寸软盘插入286电脑中的A/B盘,哼着小曲,打个超级玛丽游戏。
带软盘驱动的电脑
2001年,我从梅林关搬到坂田西村租住,每天路过黄金山赶去公司上班,山上还只是片片黄沙、乡村的泥巴路,而踏上冲之大道则是柏油路,一片片绿油油、经过人工修整精细养护的鲜花绿植。这中间似乎有个断裂带,似从非洲跨越到了欧洲。生产中心是我上班的区域,一到岗赶紧打开奔2“高档机”,在CRT显示器上套上防静电的盖子,碰触的时候显像管一不小心就可能“啪啪啪”地响起来。那时A/B盘还用得欢,不过安装软件已开始流行用光盘,比如显卡驱动,需要自己安装,否则所有图像显示效果都是粗粒度的,犹如淑女变成了女汉子。
华为的“炼丹炉”
最初我在“应力测试”环节,即俗称老化的地方上班。所谓“应力测试”就是给产品加上较为恶劣的压力条件,模拟最坚苦的客户部署环境,让产品运行较长时间看是否能发现潜在缺陷,这是产品质保的最核心环节。
有道是真金不怕火炼,这里正是华为媲美太上老君炼丹炉的地方,只有通过这里锤炼的单板才算得上精品。“应力测试”因涉及庞大的系统工程,有着运行功率大、时间长、温度高等特点。当产量大时,“应力测试”环节就成了能源消耗大户,电源插排、机框连接器经常被烧黑,母板插针也经常弯曲变形,这里自然成为重点防范的火灾隐患点。
员工拿着操作指导书,穿梭于50多度的高温室之间,手工记录出入库,并在心里默念预出产时间,并写在提醒栏上,然后安排人工一个一个设备轮询检查,检查是否有需要结束作业的任务。但人的状态有阴晴圆缺,有时计算预出产时间会出错, 有时会出现遗漏未检出,都会造成超时等质量问题,而一旦出差错,处罚措施就接踵而来,人的心情也会随之失落, 这又导致出错概率进一步加大,形成了非良性循环。
然而将单板上错机柜造成烧板事故才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造成的损失往往比较巨大,自上而下是零容忍, 员工每将单板插上机框上电时就忍不住多念叨几句“阿弥陀佛,佛祖保佑上电成功”,祈求不会出差错。虽然当时近百页的操作指导书将华为所有产品都列了个遍,备注了哪些单板上哪些机框槽位,但操作人员既要兼顾质量,又要兼顾效率,如果每做一步就翻查一遍指导书,效率自然指数式降低,旁人看到这种情况, 肯定在想”这家伙一看就是新来的”。
熟练必然要凭经验加快效率,就像开车要把交规熟记于心,而不是开几步查查手册再开几步, 于是一旦适应情况就会靠记忆选择机框,有时机柜没选错,但槽位却搞错了,部分槽位没有防呆梢,也能将单板插入进去,这时一上电就可能烧板。当一股清烟冒出来,不知情的小屁孩可能会觉得好看,兴奋地叫起来,而当事人可能就要哭了,这一框甚至一柜的单板几乎都要报废了,然后,就看不到当事人的然后了……
“蒸桑拿”蒸出的电子化
每当推开高温室门时,一股50多摄氏度的热风就迎面扑来,高温气体把人熏得昏昏沉沉,犹如步入了西游记里的火焰山,这时候无需刻意而是自然间就感受到能扑灭火焰的巴焦扇是多么可贵,理解了孙悟空为何不惜性命的一次次与牛魔王大战几百回合,想的就是为了能借到巴焦扇降降火啊,好越过山丘。而在这里可不仅仅是越过山丘就能遇见十九岁的我,还要在高温室里边拿着单板上机框,连好线路通上电,更要避免操作失误,难度之高可想而知,很多人禁不住抱怨,啥时候才能离开这个鬼地方!
当时新来了一批名校应届生,同样操作困难,工作一个月考虑是走是留?一来当时四季花城房价不到3000元,而这里一个月工资有2000元左右,对于刚毕业的穷苦人家孩子来说算得上是较高的了,二来华为在深圳已算比较有名气,做法比较正规,或许坚持一下就可以调岗了?
书生常用“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句话安慰自己,而当时也确实是取优淘劣,这么快走不是被人笑话?或者被认为要么能力不足要么吃不了苦,能留下来的都是凤凰?好吧好吧,就留下来干一两年吧,于是这批人就坚持留了下来。我就是留下来的其中一个。
既然坚持干,那就得先想办法改变!当年互联网泡沫刚过,而我们其实才刚尝到信息化的甜头,如何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提升作业效率和质量,就成了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当年我和老王每天在高温里穿梭,对每个业务细节进行梳理,免费“蒸桑拿”约6个小时,好不惬意! 如果在进入高温区之前喝一杯水,片刻之内就会透湿全身,“蒸”得不是一个“爽”字了的。 闲时用WIN98系统,加班加点查资料,敲代码,不会的就买软盘拷资料,、买光碟、买书学习,那会儿还没有百度啥的什么事,所以找资料比较困难,有时候用软盘搞点资料还是可以用的。网络也不发达,水木清华的BBS还是类DOS样式的,就算是“先进”、“流行”的应用。回头想想,现在获取知识是多么的便捷。
最后我们终于用lotus1-2-3(电子表格软件)的approach模块,利用其自带的编程功能(类似excel的VBA),设计界面存数据,几个月就把功能做好。 把一台稍好的奔2电脑当服务器,做网络邻居共享,其它几台机子在小局域网内互访,部署成功后实现了电子化的作业对照,出入库自动监控预警。以前要走遍所有“蒸拿室”检查记录,电子化后只需要在计算上刷新一下报表就知道所有情况了,再也不用担心再像之前查纸件人工记错或遗漏。将单板插上机框前扫描一下,立即得出结构化的指导信息,避免了选错机框,在最易发生安全、质量事故的地方实现全年无事故。旧瓶新酒让长期“蒸桑拿”的同事笑开了颜。
意气风发的BI(应力测试)青年团
能打印的温度曲线
随着公司产量逐渐加大,数据量越来越多,PC当服务器用文件夹共享的方式逐步吃力,于是用VC/VB + sql server又重构了一版系统,既包含了设备管理功能、产品管理、资源能力关联,又有了指导书承载、作业记录管理、报表等模块。没有PPT也没有层层汇报,没有专门的项目组,完全是靠我们忙里偷闲随想而发,但是却直接设计出了一个很实用的作业管控系统,同时满足了操作的友好性、便捷性。
其中有个功能界面连接了高温室的控制接口,能监控高温室的温度曲线,也能控制开启、关闭,当时并不知道这个叫物联网应用,但某些中东客户来审计厂验时却对这个高温环境验证非常感兴趣,当他们看到我们能打印出温度曲线,并对照旁边现场设备实体温度仪显示的一致性,感受到了华为认真做产品的严格作风。他们在现场待了三天做验证,完成并验收合格后,不断称赞,说我们是“真功夫”!
温度曲线
其实“真功夫”来自于“蒸桑拿”的耐力,凭着这个“蒸功夫”,当年不仅仅是获得了金牌团队奖,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我们的实际问题,没有PPT, 没有层层装饰的高大上解决方案、没有虚头巴脑的各种秀界面,驱动我们的只有业务需求与编码兴趣, 让实际业务运作更顺畅、安全,效率最大化才是我们的目标。系统设计好后,所需的基础数据维护,跟泡在现场的工艺员一说,就马上承担处理,大家都在追求干好本职工作,职责清晰,不知道扯皮为何物,所以解决问题的效率奇高。
就这样“应用测试”环节成为当时整个制造部信息化作业程度最深入的一个区域,也培养出了一批人才,不仅有一批IT人才,如老王、小孙等,还有文采好的小蓝,电气专家小马、电子专家小黎等等,他们在后来不同的岗位上依然苦干实事,奋斗不止。
来华为生产系统十几年,系统优化步步为营,技术日新月异,摩尔定律一直推动着我们前行,不断改善,与时俱进。人也是前进一段,稳扎稳打积累一段,再向前一段。
这些年,随着电脑的不断升级换代,我们也与时俱进的整合、优化了系统,不仅将EVCS(调测电子看板系统),MFC(车间采集系统),PMS(生产管理系统)等系统整合到制造执行系统,而且在构筑智能制造的生产、运营管理系统MES+, 并引入业界先进的软件包,吸收其优秀架构,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应用中去, 例如制造BOM, AGV智能调度,精细的生产排程,严格的SWIP过程管控、拉式生产等等,每次各模块上线都是兄弟们夜以继日挑灯奋战,当我们看到自己苦想出来的业务方案逻辑,利用创新的方法、先进的技术、友好的界面风格得以实现并应用,再多的汗水也成了心里的甘泉……
2018,有很多人在迷茫路在何方,何不期待一下,踏着区域链去中心化技术,踩上云计算、乘着物联网的东风,享受springBoot构建的微服务, 来点AI按摩,漫步重构aPaas的征程, 我看到路就在脚下......
本文为《华为人》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编辑部hwrb@huawei.com
华为人期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