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表格如何拉长
711
2023-02-23
本文目录一览:
衣服生产制作的具体流程为:
1、首先肯定是要选择布料辅料,去面料商那里拿布料跟辅料。然后要检验布料,辅料质量是否合格。有没有瑕疵。
2、部分厂家验完布以后,会送去蒸气机上面过气+松布,保持布区的稳定性,特殊布料不经过松布直接裁剪的话。做出来以后,尺寸偏差会很大。当然也有的厂家跳过这个步骤,然后进行拉布,把布料一层层的垒在裁床上。
3、然后是裁剪,首先会在布料上放上一层电脑CAD软件合同的图纸。自动裁床上按照图纸上面的布料大小跟位置来裁剪布料。
4、绣花、印花等,有一些印花的部件这个时候要先去做印花,绣花等等操作,这个过程有的工厂是自己做的。有的工程是直接找其他代工厂合作的。
5、分包、缝制,裁好布片。需要印花的印好之后。就可以打包分发给平车工开始缝制了。这就是“平车”,缝纫机。
6、滚领、滚边、摺边、绷缝、锁边,将这些位置缝制上。纺织这些位置跑边开线,这个过程后衣服基本上已经成型了。
7、纽眼、开眼。给有扣子的衣服做上扣眼、开扣眼。
8、质检,只是中间过程中的一个检查。有的厂里有有的厂里没有。这个过程可以上衣服出来质量更有保证。
9、修剪线头,没有问题的衣服,剪好线头、吹去上面的线头,毛绒等杂物。
10、熨烫,经过前面的过程衣服基本已经成型了,出厂之前要用蒸汽熨斗进行熨烫(所以大家拿到新衣服的时候最好先洗一下再穿)。
11、挂吊牌、水洗标、打包,这就开始包装。打上水洗标、吊牌,然后打好包等待发货。
扩展资料:
在配色时,必需注意衣服色彩的整体平衡以及色调的和谐。通常浅色衣服不会发生平衡问题,下身着暗色也没有多大问题,如果是上身暗色,下身浅色,鞋子就扮演了平衡的重要角色,鞋子则应该是暗色比较恰当。
同种色是指一系列颜色相同或相近,由明度变化而产生的浓淡深浅的色调。如中性色同种色的搭配,可由银灰色条绒上装、白衬衫、深烟灰法兰绒裙子、烟灰底子自圆点印花丝巾、黑色高跟鞋、黑色网眼丝袜、银灰色与白色交织的细格帆布提包等组成。
同种色搭配要注意色与色之间的明度相差不能太近也不能过远,例如黑与白明度对比太大,则需用灰色加以过渡。用作过渡的色调,可施之于背包、腰带、围巾等附属饰物。同种色搭配时,最好有深、中、浅三个层次的变化。少于三个层次的搭配比较单调,层次过多则易产生繁琐散漫的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服饰
服饰制造包括设计、裁剪、缝纫、尺寸定型及包装等过程。
中国是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2005年纺织服装的总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并已连续五年出口创汇顺差第一,服装产业一直为中国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全世界每三件服装,其中一件来自于中国生产。
概述
2007年1-12月份,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01.59亿件,其中梭织服装94.56亿件,针织服装107.03亿件,与2006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4.36%、13.13%和15.47%。规模以上企业产量约占全行业服装总产量的3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
2007年全行业服装产量为512亿件,与2006年持平,其中:梭织服装178亿件,同比下降1.11%,针织服装334亿件,同比增长0.60%。
2008年1-3月,累计生产服装431221万件,累计同比上涨5.87%。1-3月份全国梭织服装累计产量198424万件,累计同比增长5.93%;全国针织服装产量累计为232797万件,累计同比增长5.81%。
一、服装生产的三大步骤 (一)、生产准备阶段 生产准备阶段包括原材料和生产技术的准备。
1、原材料的准备服装成衣化生产中原材料的准备包括原材料的选择,进厂材料的复核与检验,材料的 预缩整理等内容。
2、生产的技术准备是指产品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性准备工作,如款式设计、结构设计、制 版、推版、工艺设计等。以使生产过程更加科学合理,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从而使经济效益达到最佳。 (二)、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是指完成正业的基本产品所进行的生产过程,包括排料、裁剪、缝制、熨烫等过程。它是服装 生产的重要环节,是从原料到实际成品的具体操作过程。 (三)、后整理阶段 后整理阶段包括成品的熨烫、整理、检验、包装、储存等环节,是服装成品消除疵病,保证服装质量的 最终环节。
二、服装生产的四大工序 (一)、服装生产的准备工序 服装生产准备工序的主要任务是为服装生产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保证。主要包括材料准备、材料的检验 与测试、材料的预缩与整理、样品试制四个方面。
1、材料准备服装材料品种多而复杂,选料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现货生产类,进料要考虑实际生产的能力和范围、产品销售的对象、地区及产品的特点和要求。 ②来料、来料加工应严格根据客户要求选料,如有变更应取得客户同意。 ③随时注意生产节奏和市场动向,掌握适时适量、快销快进的原则。 ④材料入仓严格检验,分类存放。 在材料的准备中,除了考虑选择品种和规格外,还要考虑材料的数量,和材料的损耗。材料的损耗包括: 自然回缩的损耗;缩水率的损耗;织疵的损耗;断料的损耗;残疵产品的损耗;特殊面料的正常损耗;其 它损耗等七个方面。
服装生产管理流程及规范
你知道服装生产管理的流程是怎样的吗?你对服装生产管理的流程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服装生产管理流程及规范,欢迎阅读。
一、为规范生产管理工作及与相关部门业务流程,促进生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运行,特制定本规范,在生产制造中心及关联流程有效,供参考。
二、服装公司生产管理基本流程模式:
三、各管理流程的具体职责与工作内容、要求:
1、生产需求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业务部负责订单接收,及时下达销售(或接单)计划给生产制造中心,以《销售计划通知单》的形式进行传达,业务部根据过去的销售统计及近期的市场需求和成品库存情况,在每月29日前下达常规产品次月度的销售月计划给生产制造中心。
售后服务部按服务的具体的情况,根据终端客户产品的实际需求,及时向生产制造中心下达成品或半成品生产计划,以《售后生产计划单》的形式进行传达。
服装公司除常规产品的生产制造外,业务部可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可对外销售半成品,但必须以临时《销售计划通知单》的形式进行传达;对外加工任务一般由生产制造中心归口管理,可作为临时生产任务流程。
因产品开发的需要或其他需要产生的生产计划,一般由需要单位负责人向生产制造中心下达书面生产计划并确认。
生产制造中心应将相关的生产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并要积极接受关联部门的生产标准咨询,回答要完整、准确、及时,同时积极参加合同评审。
2、生产标准的编制与及时更新
以生产管理事项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称为生产管理标准。从广义上来讲,生产管理标准的内容很广,涉及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从狭义上来说,生产管理标准仅涉及到与服装加工、制造等活动直接相关的生产组织和劳动管理等方面,即生产过程管理标准。一般来讲,生产管理标准包括:生产工艺标准、物料、服装生产周期、余裕时间标准、生产组织与劳动管理等。
生产标准的编制,由生产制造中心领导牵头,依据技术部提供的工艺标准和工时定额,结合公司的设备资源与人力资源情况,按服装实际工艺,拟订生产标准草案报主管批准后,交各生产单位。
物料消耗定额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本公司生产的具体条件,结合产品结构和工艺要求,以理论计算和技术测定为主,以经验估计和统计分析为辅来制定最经济最合理的消耗定额。
各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按生产工艺进行制作,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根据技术中心制定出的物质消耗定额进行管理,每一个季度对主要物质进行统计、汇总、核算。
正式颁布的.生产管理标准,应及时发放至业务部和采购部。
根据产品更新的需要,生产管理标准必须保持及时的更新。
3、编制生产计划
根据销售月计划,在每月31日前编制《月生产计划》发放至技术部、采购部、质管部、业务部和生产车间。
根据临时生产需求计划,及时合理编制《生产计划单》,发放至技术中心、采购部、质管部和生产车间。
计划的编制必须要有统一的生产单号、各工序的计划完成时间、各部门的任务计划、产品技术条件与要求等,要以生产标准为依据,充分考虑现有库存、客户的交期与各车间的实际生产能力,以保证计划的严肃性。
计划的发放必须进行接收签字登记。
4、计划达成与资料提供
计划下达后,各部门、车间要及时予以确认和反馈,生产制造中心同时要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生产能力的确认,包括目前的产品质量状况确认和临时生产任务(新产品或试产)的考虑,计划调度员要与其达成共识,做到事前预知、心中有数。
技术部根据生产计划日期,按时提供技术、工艺文件、图纸、材料清单、加工件等交生产制造中心签收。计划调度员按需进行复印再分发至采购部、质管部、生产车间(图纸提供一式三份,一份留存,一份交各生产车间、班组,一份交质管部检验时使用)。
采购部根据材料清单和库存量,按照生产计划及时完成采购和外加工计划;部分通用物料(如线,针等)可批量采购;公司内加工的服装,由生产制造中心负责安排生产,部分与生产进度密切相关的配饰由生产制造中心安排外购。
5、作业计划的编制
各生产车间在收到生产计划、生产工艺单后,应及时对本车间的生产资源情况(人、设备、材料等)进行确认,并编制书面的生产作业计划。
依据各工序的生产实际完成情况和定单的密集度情况,生产中心可为个别车间或工序编制临时作业计划,以免延误交期。
作业计划的编制要尽量考虑均衡、批良生产,减少频繁转换。
6、生产准备
服装生产车间要严格按《服装公司设备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主动做好车间设备的检修与保养工作,及时为生产做好相关的设备资源的准备。停电后,15分钟内必须发电恢复生产,二保范围内的设备故障3个小时内修复。
主关键材料到位后,由采购部填写物质验收单交至质检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并将信息反馈至生产制造中心和生产车间;不合格时,则通知采购部及时处理,同时采购部要将延迟交货时间信息反馈至生产制造中心,以便能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各生产车间如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则提出申请,报生产制造中心审核后安排制作(技术部负责提供图纸),制作完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生产车间使用。
7、生产过程组织
作为生产过程控制的牵头组织部门,生产中心要对产品的生产做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统计,部门主管要不定时确认作业标准、生产现场“5S”现状、在产质量情况,计划调度员要及时确认生产进度、质量异常情况、生产异常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必须积极处理并及时反馈。
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车间应积极遵守工艺标准,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作业,监督执行“三检”(自检、互检和专检)制生产。
各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和工艺难题,应立即将信息反馈至技术部或相关项目负责人进行处理;如遇质量问题,则将信息反馈至质管部(由质管部组织相关责任部门或责任人进行处理),并填写质量记录。
不能按生产计划时间完成的,生产车间应提前将信息向生产制造中心反馈,再由生产制造中心将信息反馈至业务部。
服装标识的规定:服装完工后,须跟上标识卡(填写批号、款号、订单号、工号、检验员、日期等)。
服装外发(交接、运输)的规定:进行服装成品或半成品交接时,由双方指定专人交接、确认、签收(履行签字手续,采用《合格签收卡》的形式进行),不合格和标识不清的产品有权拒收,如不合格和标识不清。
生产车间现场作业区、原材料堆放区、半成品堆放区、不合格品与废品区、安全通道、工具区、其他区域的划分严格按“5S”定置管理办法执行。按照技术、生产工艺要求,车间要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进行防护,不得随意占用安全通道,尽量保持通道畅通。下班时,要按照规定进行合理放置,对生产作业等区域进行清理、清扫。
生产异常发生时,由其直接主管立即通知相关责任部门和直属上级,并报告生产制造中心。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并执行,异常排除后,由发生部门填写记录,每月月底由生产制造中心核对、汇总。
8、生产统计与数据整理
生产中心对生产车间实行生产日常报制度,日报表由各车间车间主任进行填写上报(必须按照表格所列内容分工序进行填写,有定单的必须写明生产批号、单号、款号、数量等,备注栏里可以填写说明过程控制情况、对生产中心的工作建议等,并应在次日上午8时前上交至生产制造中心统计员处),车间主任因故不在时,可由车间主任指定专人进行填写。
统计员根据日报表与实际进度跟踪情况,及时认真做好《生产汇总表》、《生产进度统计台帐》、《生产计划未完成情况表》的入帐和更新工作;次月3日前,计划调度员协助统计员认真做好上月度的各项生产统计与产能分析上报。
半成品统计由各车间主任负责,每月底由生产制造中心牵头安排统计、财务人员和车间一同进行盘存。
9、发货准备、包装与装卸
服装成品仓管员应与生产制造中心做好成品的入库交接工作,建立服装成品台帐,同时要求每一款的库存产品数据真实可靠。服装成品仓管员负责服装成品入库、出库发货、退货接收的具体工作,每天务必与销售中心互通库存信息,并为生产制造中心下达生产计划合理控制库存提供依据。
服装成品仓管员在发货前应确认发货对象,认真核对发货产品的款号、颜色、尺码、数量、到货地点等相关信息。
服装成品仓管员应将承运车辆的行驶证、驾驶员的驾驶证、身份证等复印留存,登记驾驶员的联系电话,随时掌握货物途中的运行情况,保证服装安全快捷地运抵目的地。所有出库产品必须有完整的出库手续,原始凭证应交财务及统计员入帐。
1、面料、辅料物料进厂检验
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服装生产制造的检验服装生产制造,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服装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2、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最终成品符合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在批量生产前服装生产制造,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
3、裁剪
缝制是服装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装的缝制根据款式、工艺风格等可分为机器缝制和手工缝制两种。在缝制加工过程实行流水作业。
4、锁眼钉扣
一般服装生产中的锁眼和钉扣通常由机器加工而成,扣眼根据其形状分为平型和眼型孔两种,俗称睡孔和鸽眼孔。睡孔多用于衬衣、裙子、裤等薄型衣料的产品上。鸽眼孔多用于上衣、西装等厚型面料的外衣上。
5、整烫
服装通过整烫使其外观平整、尺寸准足。熨烫时在衣内套入衬板使产品保持一定的形状和规格,衬板的尺寸比成衣所要求的略大些,以防回缩后规格过小,熨烫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80℃~200℃之间较为安全,不易烫黄、焦化。
6、服装成衣检验,包装
成衣检验是服装进入销售市场的最后一道工序,因而在服装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影响成衣检验质量的因素有许多方面,因而,成衣检验是服装企业管理链中重要的环节。
扩展资料
制作衣服过程中瑕疵问题:
1、车缝过程中部分裁片有瑕疵,造成换片太多,换片不及时员工没有及时做出来。还有就是生产过程中,车间在制品积压太多,把部分裁片掩盖或遗失在车间,造成少数。再就是部分工序裁片部位错码,造成最少码和最大码少数。
2、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一般都要重新补数,一补数就可能要重新申请面辅料,面辅料如果周期太长,延误货期是经常发生了。有些外发印绣花加工,这个来回就耽误太多时间,补数回来车间还得加班加点,所以服装厂有些经常会出现通宵赶货。
3、赶货还会出现签到工序已经换款,还要重新换线、调车、换工序,这个时候整个计划就会被打乱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服务生产
1、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大致分为两类服装生产制造:一类是成衣设计,根据大多数人的号型比例,制定一套有规律性的尺码,进行大规模生产。设计时,不仅要选择面料、辅料,还要服装生产制造了解服装厂的设备和工人的技术服装生产制造;第二类是时装设计,根据市场流行趋势和时装潮流设计各款服装。
2、纸样设计
当服装的设计样品确认后,下一步就是按照客户的要求绘制不同尺码的纸样。将标准纸样进行放大或缩小的绘图,大型的服装厂多采用电脑来完成纸样的放码工作,在不同尺码纸样的基础上,还要制作生产用纸样,并画出排料图。
3、生产准备
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很多,例如对生产所需的面料、辅料、缝纫线等材料进行必要的检验与测试,材料的预缩和整理,样品、样衣的缝制加工等。
4、裁剪工艺
一般来说,裁剪是服装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其内容是把面料、里料及其服装生产制造他材料按排料、划样要求剪切成衣片,还包括排料、铺料、算料、坯布疵点的借裁、套裁、裁剪、验片、编号、捆扎等。
5、缝制工艺
缝制是整个服装加工过程中技术性较强,也较为重要的成衣加工工序。它是按不同的款式要求,通过合理的缝合,把各衣片组合成服装的一个工艺处理过程。
6、熨烫工艺
成衣制成后,经过熨烫处理,达到理想的外形,使其造型美观。熨烫一般可分为生产中的熨烫(中烫)和成衣熨烫(大烫)两类。
扩展资料:
服装制作前量体的方法:
1、总体高:代表服装“号”,由头部顶点垂直量至脚根。
2、衣长:由前身左侧脖根处,通过胸部最高点,量对需长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围:代表上衣类服装“型”,在衬衫外,沿腋下,通过胸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宽: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右肩骨外端顶点(软尺在后背中央贴紧后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要夸张时,肩可适当放宽。灯笼袖款可适当改窄。
5、袖长:由左肩骨外端顶点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减长度。
6、腰节:一般体型可按总体高算出。遇到特殊体型时,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节尺寸(在腰部最细处,围一条皮尺成水平),分别量取前后腰节的尺寸。
7、裤长:由腰部左侧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脚跟减3厘米。
8、腰围:代表裤子类服装“型”。在单裤外沿腰间最细处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9、臀围:沿臀部最丰满处平衡围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服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