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的区别(清洁生产和绿色生产的区别)

网友投稿 1185 2023-02-2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的区别,以及清洁生产和绿色生产的区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的区别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清洁生产和绿色生产的区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绿色制造的资料

看看这本书吧 《浅谈绿色制造》文章作者:孙丽媛 程秀芳 黄钧娣
网站就是下面那个 改过了的
绿色制造 [title]绿色制造,又称环境意识制造(Environmentally Conscious Mannufacturing)、面向环境的制造(Manufacturing For Environment)等。它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绿色制造这种现代化制造模式,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title] [title]一、技术概述
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它使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节约资源和能源,使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
传统的制造模式是一个开环系统,即原料-工业生产-产品使用-报废-二次原料资源,从设计、制造、使用一直到产品报废回收整个寿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也就是说要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以系统集成的观点考虑产品环境属性,改变了原来末端处理的环境保护办法,对环境保护从源头抓起,并考虑产品的基本属性,使产品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性能、使用寿命、质量等。
[/title] [title]
二、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1.技术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上掀起一股“绿色浪潮”,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并列入世界议事日程,制造业将改变传统制造模式,推行绿色制造技术,发展相关的绿色材料、绿色能源和绿色设计数据库、知识库等基础技术,生产出保护环境、提高资源效率的绿色产品,如绿色汽车、绿色冰箱等,并用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行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那些不推行绿色制造技术和不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将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使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2.国外现状
国外不少国家的政府部门已推出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绿色计划”。1991年日本推出了“绿色行业计划”,加拿大政府已开始实施环境保护“绿色计划”。美国、英国、德国也推出类似计划。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除政府采取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外,广大消费者已热衷于购买环境无害产品的绿色消费的新动向,促进了绿色制造的发展。产品的绿色标志制度相继建立,凡产品标有“绿色标志”图形的,表明该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回收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并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这为企业打开销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了条件。如德国水溶油漆自1981年开始被授于环境标志(绿色标志)以来,其贸易额已增加20%。德国目前已有60种类型3500个产品授予环境标志,法国、瑞士、芬兰和澳大利亚等国于1991年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日本于1992年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在1992年开始实施环境标志。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从而促进了这些国家“绿色产品”的发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的地位和份额。
国际经济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绿色产品”比例大约为5-10%,再过10年,所有产品都将进入绿色设计家族,可回收、易拆卸,部件或整机可翻新和循环利用。也就是说,在未来10年内绿色产品有可能成为世界商品市场的主导产品。
3.国内研究基础
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在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绿色制造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索。
机械科学研究院已完成了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项目--清洁生产技术选择与数据库的建立、机械工业基金项目--绿色设计技术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围绕机械工业中九个行业对绿色技术需求和绿色设计技术自身发展趋势进行了调研,在国内首次提出适合机械工业的绿色设计技术发展体系,同时还进行了车辆的拆卸和回收技术的研究。目前正在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绿色技术评价体系的研究”。以环境保护绿色技术评价体系为研究载体,将ETV评价技术导入机械制造业的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建立制造业的绿色概念、描述方法和ETV评价体系。
清华大学为创建绿色大学,已将绿色工程技术列为优先发展和支持项目,在美国“China Bridge”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已与美国“Texas Tech University”先进制造实验室建立了关于绿色设计技术研究的国际合作关系,对全生命周期建模等绿色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针对汽车开展可回收性绿色设计技术的研究,与Ford公司合作,研究中国轿车的回收工程问题;与内贸部中国物资再生利用华东分公司合作,撰写了“探讨中国汽车销售、维修、二手车交易及回收利用一条龙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报告”;与法国柏林工业大学IWF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废弃工业品回收方面展开了研究工作。
合肥工业大学开展了机械产品可回收设计理论和关键技术及回收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
重庆大学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863/CIMS主题资助的关于绿色制造技术的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可持续发展CIMS(S-CIMS)的体系结构研究、清洁化生产系统和体系结构及实施策略、清洁化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等。
华中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院校也开展了绿色制造技术研究。
国内已形成了一支从事绿色制造技术研究的专业队伍,为我国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title] [title]
三、“十五”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目标
(1)提出绿色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立绿色产品设计指标评价体系,提出绿色设计工具,并与其它设计工具(如CAD、CAE、CAPP等)集成,形成集成环境。
(2)与企业结合选择若干典型产品,建立产品绿色制造示范点。
(3)以汽车为对象,提供可回收、可拆卸成套技术,并与企业结合,建立示范点。
2.主要研究内容
(1)绿色产品设计评价系统模型的建立
①绿色产品设计理论和方法
从寿命周期角度对绿色产品的内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绿色产品设计理论和方法。
②绿色产品的描述和建模技术
在绿色产品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绿色产品进行描述,建立绿色产品评价体系,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对所有与环境相关的过程输入输出进行量化和评价,并对产品生命周期中经济性和环境影响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数学模型。
③绿色产品设计数据库
建立与绿色产品有关的材料、能源及空气、水、土、噪声排放的基础数据库,为绿色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④典型产品绿色设计系统集成
针对具体产品,收集、整理面向环境设计的资料,形成指导设计的设计指南,建立绿色产品系统设计工具平台,并与其它设计工具(如CAD、CAE、CAPP等)集成,形成集成的设计环境。
(2)绿色产品清洁生产技术
①节省资源的生产技术
本项目主要从减少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其他消耗三方面着手研究。
②面向环保的生产技术
主要研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包括减少生产过程的废料、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降低噪声和振动等。
③产品包装技术
包装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产品包装形式、包装材料、以及产品贮存、运输等方面都要考虑环境影响的因素。
(3)产品可拆卸、可回收技术
①产品可卸性技术
提出产品可卸性评价方法,提出产品可卸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可拆卸结构模块划分和接口技术研究。
②产品可回收技术
提出可回收零件及材料识别与分类系统,并开展零件再使用技术研究,包括可回收零部件的修复、检测,使其符合产品设计要求,进行再使用(再使用包括同化再使用和异化再使用)技术、材料再利用技术的研究(包括同化再利用和异化再利用)。
(4)机电产品噪声控制技术
①声源识别、噪声与声场测量以及动态测试、分析与显示技术;
②机器结构声辐射计算方法与程序;
③机器结构振动和振动控制技术;
④低噪声优化设计技术;
⑤低噪声结构和材料;
⑥新型减振降噪技术
(5)面向环境、面向能源、面向材料的绿色制造技术
①面向环境的绿色制造技术
研究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满足水、气、固体三种废弃物减量化、降低振动与噪声等环境保护要求的相关技术。
②面向能源的绿色制造技术
研究能源消耗优化技术、能源控制过程优化技术等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目的。
③面向材料的绿色制造技术
研究材料无毒、无害化技术,针对高分子材料,研究废旧高分子材料回收的绿色技术,高分子过滤材料--功能膜材料,玻璃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等。对现有材料的环境性能改进技术等。[/title]

垃圾循环再用的3R原则是什么

3R原则:减少、再用和循环的原则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与知识经济一起,成为国际上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搞清循环经济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做法,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的人口大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产生背景
循环经济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工业化国家出现,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形态,代表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其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来发展经济,其目标是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即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的提出,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对人与自然界关系在认识上不断演进的结果。
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因此而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业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似乎也不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由于对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缺乏认识,人类在取得一个个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工业废弃物产生的公害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健康和生命,环境破坏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生态难民。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加之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这些严酷的现实,迫使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发展观。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是这一新发展观形成的两个重要里程碑。《环境和发展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文献的签署,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认识。循环经济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首先是废弃物管理战略转变的需要,也是产业链的有机延伸。德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固体废弃物的快速增长需要有新的管理战略。日本从1990年开始提出垃圾减量化问题,并使东京的垃圾年增长率从8%降到1998年的5%以下,但仍有大量的垃圾产生,使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急剧下降,新建又要占地。废旧物资的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既可以少产生废弃物,又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占地。
——他们已处于工业化后期,经过长时间积累,废弃物中有大量的废旧物资,如废钢铁、报废汽车、废家电、废纸张等可以回收利用;通过循环再生利用,再投入少量的矿产资源生产新的产品,就能实现产品报废和更新的动态平衡。
——他们在工业化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本国矿产资源所剩不多,客观上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否则就要花更多的钱从国际市场上去购买。
——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公众较高的环保意识,是这两个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我们原来所说的废旧物资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但两者又不完全相同:一是出发点不同。过去我们讲废旧物资回收,主要是因为物质匮乏,通过节约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来缓解供应短缺;现在是强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二是范围不同。过去我们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如废钢铁、废玻璃、废橡胶等的回收利用,而循环经济中要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三化”)的废弃物,已从生产领域扩展到生活领域,重点是城市的生活垃圾。三是途径不同。过去我们通过计划实现废旧物资回收再生,现在则是在法规和标准的严格执行前提下,通过市场运作来发展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实践和理念的发展
在上世纪70年代OECD国家实施“污染者付费”的环保政策后,企业界也开始探索新的生产方式,通过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并形成了废弃物的不同利用途径和方式。此类实践分两种形式:一是在企业内部;二是发生在企业之间。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得到了发达国家政府的推动,也得到了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积极响应。例如,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杜邦化学公司将减少(Reduce)、再用(Reuse)和循环(Recycle)作为指导原则,组织企业内部的物料循环,创造性地形成了化学工业的“3R制造法”,大大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到1994年底,使生产中产生的废弃塑料减少了25%,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0%。公司也因此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理成本,节省了大量开支。
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Parks)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通过废弃物交换将企业联系起来。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实践表明,废弃的石油产品和有机物的综合利用,可以形成生态产业链,进而形成生态工业园。丹麦凯隆堡是目前国际上运行最为成功的生态工业园。电厂是该园区产业链的核心。电厂给制药厂供应高温蒸汽,取代了其自备锅炉;给居民供热,减少了3500个家庭取暖炉;供应中低温的循环热水,使大棚生产绿色蔬菜;余热放到水池中用于养鱼,实现了热能的多级使用。同样,粉煤灰用于生产水泥和筑路,脱硫石膏用来造石膏板,使进口的石膏原矿减少一半。该园产生的效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节水。炼油厂每年节水120万立方米,药厂废水处理后的90万立方米也可用来替代淡水。二是节约矿产资源。电厂用炼油厂排出的空气每年节煤30000吨(约占物料投入的2%),节油19000吨。制药厂的残渣用来制造有机肥料节约氮800吨,磷400吨。电厂和炼油厂的废弃物资源化,每年节约2800吨硫和80000吨石膏原料。三是减少废弃物排放。电厂20万吨的粉煤灰和80000吨除尘渣不再填埋;炼油厂2800吨的硫不再排到空气中;制药厂100万立方米的水处理废渣不用填埋或填海而制造成有机肥料,供附近的农场使用。此外,还避免了约2000吨二氧化硫和13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根据企业的实践总结提出了工业生态学(原文是IndustrialEcology,国内有人翻译为生态工业,或产业生态),并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理念。工业生态学的概念,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究部当时的副总裁RobertFrosch于1989年在《科学美国人》发表的“加工业的战略”一文中第一次提出。1997年,斯坦福和耶鲁大学联合办了一份《工业生态学》杂志,探讨其理论与实践。其基本做法是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用到工业生产体系的设计中,将工业生产过程类比成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封闭体系。其中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个环节的“营养物”或原料。这样,彼此相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中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当然,从目前的实现程度看,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而言,工业生态系统中的类比概念还是比较简单而低级的。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生态系统还难以达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共生程度。尽管如此,按照工业生态学中“工业共生”、“工业代谢”的概念,来设计企业之间的“生态”联系,还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生态效率原则的精髓。199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在向联合国环发大会提交的一份报告:《改变航向:一个关于发展与环境的全球商业观点》中,最先提出生态效率的概念,就是“既要提供价格上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又要逐步降低对生态的影响和资源消耗强度,使之与地球大概的承载能力相一致”。用通俗的话说,生态效率有两层含义:其一,在资源投入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其二,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从产出的角度看,工业生态学追求的环境目标是“零排放”。它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利用价值的废物都被用起来了,因而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极少甚至为零;这与我国过去提倡的“吃干榨净”的意思相近。从现实看,无论是“零排放”还是“吃干榨净”,都很难真正实现。举例来说,现在世界能源的平均综合利用效率是30%多,我国为20%多,其余的部分都被当成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了。无论未来的技术多么发达,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也很难提高到100%。因此,实现“零排放”的环境目标可能只是一个理想。从投入角度看,生态工业学追求的目标是“减材料化”(Dematerialization,有人翻译成非物化),其含义是指在产出数量和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少物料的投放强度,同时不影响产品的质量;既要产品变轻、变小、变薄,又要经久耐用。因此,这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德国沃佩韬(Wuppertal)气候、能源和环境研究所前副所长Bleek在1994年提出,在一代人时间内将资源效率提高10倍,在不降低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条件下,缩小贫富差距,使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翁端:《环境材料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国际上已经进行了废弃物“零排放园区”、“零排放社区”和“零排放汽车”等的试验,而“减材料化”则更多地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世界上已成立了4倍因子和10倍因子俱乐部,研究有关理论。
从技术上看,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上。清洁生产最初从少废、无废工艺和废物综合利用演化而来。1975年,联合国环境署(UNEP)在巴黎成立工业和环境规划活动中心,该中心在工业和环境领域列了两个计划,其中之一就是清洁生产。1989年,UNEP理事会会议决定在世界范围内推进清洁生产。从1993年起,我国开始利用世行项目进行清洁生产试点。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之中,通过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清洁生产的核心是污染预防,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节能降耗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从上世纪90年代起,制造业界为了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倡议,在生产中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出了绿色制造的概念。199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机床敏捷制造研究所、加州大学能源研究所和空军科学研究办公室,联合成立了绿色设计与制造协会,研究制造业中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问题。1996年制造工程师学会出版了绿色制造蓝皮书,其中提出的绿色制造概念是,综合考虑优化的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的制造系统,使工业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不损害人体健康,资源的利用效率最高。工业废弃物的90%来自于制造业。因此,改变生产方式、重塑制造业形象成为制造业努力的方向。
三、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法律与利益因素
通过立法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德国于1991年和1996年颁布《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规定了废物处理的次序首先是尽量减少其产生,然后才是循环使用和最终处置。德国法律规定,自1995年7月1日起,玻璃、马口铁、铝、纸板和塑料等包装材料的回收率要达到80%。欧盟和北美国家也相继制定了鼓励废物或副产品回收、绿色包装等方面的法律,并提出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复用或再生利用的具体目标。法国提出2003年包装材料的85%应被循环使用。奥地利的法规要求必须对80%的回收包装材料进行循环处理或再利用。欧盟规定到2003年报废汽车的回收利用率达到重量的85%。由此可见,法律是废弃物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重要依据。
为了建立循环社会,日本在2000年前后相继颁布了《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资源有效利用法(修订)》、《固体废弃物管理法(修订)》、《建筑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和《绿色消费法》等多项法律,与原来颁布的《容器包装与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等,构成了建立循环社会的法律框架。在《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中,日本将“循环社会”定义为自然资源消耗最少、对环境压力最小的社会;将那些能用但还没有利用起来的“垃圾”定义为“可再生资源”,并要求其回收;提出垃圾管理顺序为:减少产生量→再利用→回收→能量利用→安全处置;明确了政府、地方主管、企业和公众的责任,鼓励每个人为建立循环社会做出努力;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者责任”,对产品从生产到最终处理的全过程负责;政府将制定“促进建立循环社会的基本规则”;还提出了促进循环社会的措施,并对产生污染的企业征收环境补偿费等。
企业在废旧物资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中产生利润,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没有企业的积极性,没有企业的行动,发展循环经济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产生实际的效果。下面,我们仍以凯隆堡生态工业园为例,说明经济纽带是怎样将园中不同的企业联系起来的。企业经营的最大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制药厂之所以选择用电厂的蒸汽而不自己生产,是因为用后者的蒸汽更省钱。1982年制药厂锅炉改造,经过可行性研究,选择了最经济的供热方法,即全部使用电厂的蒸汽。从电厂获得蒸汽只要铺两英里长的供气管道,相当于药厂两年的内部改造投资。同样,石膏板厂用电厂脱硫产生的石膏也是为了节省资金,原来该厂要从西班牙进口石膏原矿,现在用电厂脱硫产生的石膏,节省了运输费用,从而使产品的成本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条:一是法律强制,即环境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环境标准的执行,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因素。用产业界人士的话说,废弃物不准随便排放了,企业就必须做出处理或综合利用的选择。二是利益驱动。利益驱动有两层含义: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用了其他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就可以省一部分原料费用,产品的成本就降下来了;同时,在废旧物资利用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因。法律强制和经济利益是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不可或缺的前提。没有环境保护法律和标准的强制执行,企业不会主动地去利用废弃物;没有经济效益,即使政府强制去做,企业也会找出种种借口来拖延和规避。
四、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环保产业的发展
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考虑,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着想,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已经没有了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也经不起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最小的资源代价发展经济,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保护环境,应当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和目的。
首先,涉及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的产业发展可以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来设计。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方面,我国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国际上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每年再生资源回收价值达2500亿美元左右,且以15~20%的速度增长。世界钢产量的45%、铜的62%、铝的22%、铅的40%、锌的30%、纸制品的35%来自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不仅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遏制废弃物的泛滥,而且比利用矿物原料少耗能,少排放污染物。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老旧汽车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将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例如,报废汽车中的许多物件,像旧发动机、旧轮胎等都可以进行循环利用。以旧发动机为“毛坯”,按照严格的技术要求,采用专门的工艺和设备,对主要零部件进行清理、检测、加工、更换,可以生产出“再制造发动机”。其功能、油耗、环保等指标完全能够达到新发动机的标准,其价格仅是新机的50~60%。用这种办法,旧发动机85%的价值得到了利用;而回炉只利用了原价值的3%。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也是如此。国际上每年旧胎翻新量一般占新胎量的10%。我国每年生产新轮胎1.01亿条,产生废旧轮胎约3000万条左右,其中400万条得到了翻新,仅占新胎量的4%。据测算,每翻新一条胎可节约橡胶4千克,碳黑2千克,尼龙帘布1.7千克,石油18千克,钢材1千克。只要使我国的旧胎翻新量达到国际一般水平,节约的资源量就是很可观的。其他的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纸张的回收利用,也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循环经济的又一个重点是大宗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这样既可以节约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又有利于避免因堆放工业废弃物而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一方面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耕地,2000年我国生产实心粘土砖5400亿块,破坏和用掉耕地约100万亩。另一方面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模式每年产生数以亿吨计的煤矸石。因此,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建筑材料,替代实心粘土砖,是大宗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重点。不仅可以保护土地“这道生命线”,还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此外,利用钢铁厂的废渣生产矿渣水泥,利用电厂除硫产生的脱硫石膏生产建筑用石膏板,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经贸委已经出台限制生产实心粘土砖的文件,积极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将会对上述大宗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题中之义。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特别重视“垃圾围城”问题。从当前着眼,发展循环经济应将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回收和处理放在重要位置。近20年来,我国城市垃圾以7%以上的速度增加。2000年全国668个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1.5亿吨,总积存量达60亿吨以上。“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调查发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有机质占50%左右,废纸含量在3~12%,废塑料制品约5~14%。这些都是可以回收再生利用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中小城镇优先利用垃圾堆肥,不少的地方已经取得成功的经验。大城市利用垃圾进行焚烧发电,并对由此产生的能源进行多级利用,广州、上海等城市也已经取得了成效。
五、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众多理论和实践探索表明,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内已有一些地方按循环经济的理念来设计生态工业园,其中的一些已投入运营。有无符合设计要求的企业入园,法制框架是否实事求是,企业能否获得经济效益,是生态工业园能否成功的关键。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法规制度、形成经济激励机制、开发相关技术等措施来推进。为了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法规制度
国家虽然制定了一些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但至今还没有一部这方面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有关工作的开展。实行我国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受发展阶段所限,国家的很多宏观努力在不知不觉中被一个个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微观行为抵消了。因此,根据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必须加快制定必要的循环经济法规,通过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引导和规范,坚决杜绝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现象出现。
目前,全国人大已经通过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将于明年实施。这是从法律上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但还不够,还应有更多的法律法规。虽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总则中提到“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但仅为原则表述,并无可操作性的内容。近年来,国家经贸委组织研究资源综合利用的法规体系,向全国人大提出将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废旧物资综合利用等内容,列入立法规划,这是非常必要的。应加快立法步伐,形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体系。
(二)通过政策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
投资和消费是拉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产业政策应强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提高经济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有利于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在投资政策和项目选择上,对投资方向的鼓励和限制上,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方向倾斜。例如,投资于天然气工程建设可以改变城市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因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投资于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发展地铁、轻轨等以电气为主要动力的交通设施,可以减少小轿车的尾气排放。通过对环境友好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消费绿色产品,以需求拉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起表率作用,通过采购计划拉动循环经济的需求,并影响社会公众。如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优先采购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1认证企业的产品;办公用品采购有节能标志的产品,在使用中注意节约、重复使用及废弃后主动回收等。
(三)利用经济手段,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用经济手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OECD国家采用激励机制保护环境的有机延伸。由于OECD国家实施了严格的“污染者付费”政策,废旧物资回收和综合利用企业可以得到废物产生者的资金补助。我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主要差距在于:一是虽然我国的“谁污染谁治理”政策,类似于“污染者付费”政策,但实施的效果并不好;二是我国企业一旦使用其他企业的废弃物,如工业废渣、粉煤灰等,原来的废物产生者不仅不付费,而且还要向使用者收费,使综合利用企业无利可图,严重挫伤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积极性;三是我国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税收优惠有时落实不到企业头上,不是地方不兑现,就是被“婆婆”拿走了。因此,需要进行认真地调查研究,彻底纠正上述错误做法,落实价格、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开发形成技术支撑体系
应运用循环经济的思路,通过对经济系统的物流和能流分析,设计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路径,建设高新技术园区,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要靠技术进步。研究开发那些循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诸如信息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等。积极推进清洁生产,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并且把着眼点从单个企业扩大到生态工业园,通过试验示范,建立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园,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制造的研究内容

制造企业绿色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及其实现工具

The Life cycle management and controlsyste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tool of green product for manufacturingenterprise

京东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方咪娌

摘要  国内及国际社会对环保产品的要求日益严格,制造企业如何高效、低成本地实施产品的有害物质环保管控成为大家的关注重点,本文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为基础,为制造企业提供了一个绿色产品环保管控体系的有效管理模式,并提供了具体的实现工具:绿色产品管理系统(GPM)和化学分析实验室。对大多数制造企业来说,该管理模式和实现工具,能高效、低成本的帮助企业实现绿色制造的管理目标。

关键词绿色制造环保管控 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 绿色产品管理工具GP实验室

Abstract: Withthe growing demand of environmental-friendly products in the domestic andinternational society, how to achieve the target of efficiency and low-cost hasbecome the key focus among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is paper is basedon the life cycle management idea, provide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mode of agreen products environmental control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dprovide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tools: green product management system (GPM)and chemical analysis laboratory. This management model and implementationtools, would be a good example for mos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to achieve thetarget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Keywords: Green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al Control; Life cycle management and controlsystem;Green product management tools;GP Laboratory

绿色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五大重点工程之一,要求到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2016年6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面推行绿色制造。2016年7月1日,《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已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进入RoHS 2.0时代。制造企业,尤其是高能耗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节能减排政策压力,建立完善的绿色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尤为重要,从规范的绿色产品生命周期管控方式以及开发有效的绿色产品管理工具、建设绿色产品实验室等多个方面进行管控,实现绿色管理目标。本文第一部分对制造企业的绿色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实现该管理体系的有效工具,包括绿色产品管理系统(GPM)和有害物质化学分析实验室,当然,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力及效益分析采取不同的管控工具,就目前来说,GPM的应用能有效提高企业的人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化学分析实验室的前期投入较大,后期运营维护成本较高,企业可根据经营情况进行选择。

1制造企业绿色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方式

⑴产品开发和原材料选用环节:新产品企划阶段需要考虑目标客户的环保要求,如有特殊要求的,需要在产品开发初期就在开发计划书中明确要求并贯穿整个开发阶段。在开发计划书中,GP(绿色产品)管控人员需要对产品的原材料有害物质管控要求、工艺过程污染控制、客户及国际法律法规的环保要求、产品的废弃物处理方式等进行确认,使产品在符合环保要求的条件下开发,并始终贯穿在整个开发阶段,开发结束后,再由GP(绿色产品)管控人员对以上的环保要求再次进行确认,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的环保要求开发。原材料选用方面,企业应制定一套严格的合格供应商筛选基准,在该基准中,供应商的环保管控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只有通过审核的合格供应商才能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录,且所有导入的新部品必须提供有害物质测试报告。为实现所有部品全方位无死角的管控到位,企业可以选择导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即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系统。在该系统里,BOM(Billof Material)的所有部品都必须经过环保特性审核,通过审核的部品才能进行采购下单,这一流程均为系统管控,避免了人为规范带来的人员疏忽和漏洞,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⑵产品生产阶段:在实施了严格的入库原材料环保管控后,产品进入实际生产过程中,会接触各种辅耗材、工具、设备等,譬如某些产品的制造工艺较复杂,部分工艺段可能会使用高温高压工艺或特殊气体,这会导致一系列化学反应,所有这些过程和媒介都有污染产品的可能。因此,虽然原材料已经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企业仍需对工艺过程进行有害物质评估,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被污染。评估过程应包括几个步骤:罗列所有的辅耗材、工具和设备,包括各个工艺段的输入输出,评估产品接触的所有媒介是否会发生化学变化或物质转移(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有化学变化或高温高压的工艺过程中)。工艺过程有害物质评估的验证方法之一是进行各工艺段完成品的检测,这个检测可以是化学分析方法或XRF,出于成本考虑,目前大多数工厂采用XRF进行检测。

⑶产品运输阶段:企业的客户可能遍布全球,运输方式陆运、水运和空运各异。为减少产品在运输过程的能源损耗,应该根据客户的地理位置合理安排性价比最优的运输方式。另外,对产品的包装设计应进行大量的减量、减材、提高单位体积的装载量,包装材料全部使用可回收材料。目前可实施的优化方案主要有2种:

●经济配载运输。通过合理改进包装、提高产品配载数量,减少运输次数,改善综合配载情况。

●优化运输线路和运输方式。通过对比运输线路及铁路运输、陆路运输、海运空运的优劣,合理改善运输方案,优化运输路线。如引入铁路运输代替部分陆路运输,有效缩短运程,在减少物流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环境负荷。

⑷产品使用阶段:除了关注产品生产阶段的有害物质减量和环保特性管控外,为减少产品在客户端使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在产品开发完成后进行信赖性实验时也要考察产品的能耗问题。制造企业应建立能效认证实验室,用于产品的能效认证,这对确认开发完成的产品的能效及内部管控十分重要。

⑸产品回收利用环节:制造企业应贯彻“4R概念”,即循环(Recycle)、减量(Reduce)、再生(Renew)、负责(Responsibility)。以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成功实施的″4R″项目比较多:循环(Recycle)工作方面,CF(彩膜)工厂将有机排风中稀释剂冷凝下来,用于机头清洗的循环使用;剥离液废液由资质单位回收进行提纯处理后,继续在产线循环使用。减量(Reduce)工作方面,在北京、合肥等工厂实施LED照明改造项目、空调系统冷冻冷却水变频改造、CDA压力降低、CF分厂OVEN热回收、PI变频改造等项目,各工厂累计减少4128万KWH用电。VOC余热利用项目年减少3900吨蒸汽。RO浓水回收利用项目和对纯水系统的节水改造,各工厂累计节水757980吨。再生(Renew)工作方面,刻蚀液、稀释剂废液由资质厂家回收提纯处理后,进行降级使用,用于其他工业用途,VOC吸附沸石老化后,回原厂进行再生后重复利用。负责(Responsibility)工作方面,对废水、废气、固废实施专门管理,确保各项指标排放、危险废物实现合规化处理。

综上所述,制造企业的绿色产品环保管控应该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的方式,从产品选材开发到废弃回收利用各阶段进行有害物质减量、节能减排、资源利用最大化,达成“绿色生产”的目标。详见图1。

图1制造企业绿色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简图

在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进行环保管控的过程中,为了提升企业环保管控能力,可以通过开发绿色产品管理系统、建设绿色产品实验室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线上管控,线下测试相结合的绿色管控模式。

2绿色产品管理工具开发

随着电子电器类国际环保法规的日益增多,要求的逐渐严格,如何更有效率、更全面的管理产品的绿色环保特性就成为摆在所有电子产品制造商面前的问题。由于绿色产品管控工作需要生产商和供应商共同完成,因此建立一个与供应商直接对接的网络平台显得十分必要。

绿色产品管理系统是沟通企业与供应商的一个高效的桥梁,起到很好的平台作用。供应商可以在该平台向企业宣告包括原材料成分、有害物质含有情况、再生利用率、再生比例、冲突矿产、物耗、能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与环保相关的各方面信息。基于每个制造企业不同的环保要求和管控方式,系统开发的功能也不尽相同,但基本包含五大模块:通知宣传模块、供应商信息模块、声明模块、调查信息模块、供应商评级模块。

●通知宣传模块:用于公告公司的环境有害物质管控基准政策,可供供应商浏览下载。展示公司绿色产品管控最新成果、最新法规咨询、动态等。

●供应商信息模块:用于线上管理供应商基本信息,包括公司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邮件、供应商代码等。这一模块实现供应商提供部件与企业内部物料号的对接关联,便于搜索及管理。

●声明模块:针对每个提供部件的组分、有害物质信息进行宣告。通过系统的全物质库、有害物质库、法规豁免物质库等进行全物质数据分析,上传及更新第三方检测报告,制造企业GP人员可以通过系统进行物料审核、更新报告催办等业务。

●调查信息模块:制造企业在该模块下发起SVHC调查、冲突矿产调查、其他关注物质或项目调查,相对线下邮件通知有更快的响应速度与更大覆盖面。

●供应商评级模块:此模块可以多维度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根据供应商响应速度、文件被否决比例、供应商自身资质、材质风险等级、SQE检测超标记录、提供假报告情况等判据对供应商优劣进行筛选评级自动得出评价结果,并通知供应商进行改善。

由于各公司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这几大模块的功能实现方式也不相同。以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GPM系统为例,有害物质检测结果是京东方原材料入库检查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是考核供应商材料品质的重要部分。因此,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GPM系统一大特点是把XRF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功能加入到系统中,系统化管理XRF检测数据,实时监控供应商来料表现,降低原材环保超标风险;使品保人员能随时监控产品的入库品质,并观察该供应商所供部品长期的品质状况,这是京东方GPM的显著优点。

通过该系统可筛选环保和非环保材料,区分不同环保等级的部品,在满足国家法规前提下,开发不同等级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该系统可以提升环保管控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资料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绿色产品管理系统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体现在四方面:

⑴成本降低:

开发人员可将更多时间用于开发研究而不是报告收集和信息传达,降低开发人工成本;

系统内含大量资料库,降低人工收集成本;

环保资料完整透明,降低客户投诉率;

测试报告可重复引用,降低厂商检测成本。

⑵风险降低

符合欧盟的尽职调查原则,降低有害物质超标风险;

完善环保管控体系,降低公司风险;

相关环保管控资讯能及时传递给供应商,降低部品超标风险。

⑶效率提升

供应商直接申报环保资料,省却开发人员来回传递信息的时间;

由系统自动发送报告更新要求,提高GP人员工作效率;

数据系统化分析管理,减少错误率和提升人员工作效率;

加快部品认证进程,避免因GP审核耽误进度。

⑷竞争力提升

提升企业形象;

提高内部GP管控效率,提高客户相应速度,客户满意度提升;

促进内部相关部门人员开发生产过程中考虑GP因素。

绿色产品管理系统的开发和顺利导入是制造企业创建生态设计示范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项目的完成除了大幅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外,还为企业在行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附图2:GPM与内部管理各系统的连接方式

3 GP实验室建设

GP(GreenProduct)实验室是专注于利用化学测试方法检测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实验室。

制造企业成立产品有害物质分析检测中心的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质量技术管控和保障:目前制造业入库品的有害物质检测主要依靠XRF,设备误差相对较大且测试的有害物质范围小,当出现不确定的数据时只能通过追溯报告或委托第三方测试来进行确认。GP实验室可以为产品和供应商的材料、元器件提供精确的化学分析报告。

(2)内部管控能力提升:为制造型企业的绿色环保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个分析研究与开发的平台,是体现绿色环保管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责任的重要体现。

(3)提升企业形象:GP实验室的建成将极大提升企业的环保形象。

从经济利益考虑,实验室建成后,企业将不需要委托第三方实验室进行产品的有害物质测试,考虑每年节省的费用,预计五年内可以收回实验室建设成本。

实验室应按照ISO17025标准管理和建设,通过CNAS认证后,实验室出具的报告是具有一定公信力的,可以承接本企业内部及外部的产品测试,对企业有害物质管控风险的降低有极大帮助。

GP实验室一般包含以下区域:有机仪器室、无机仪器室、有机预处理室、无机预处理室、天平室、标准物质存放区、清洗区、试剂库房、拆分区、气瓶间等。

实验室功能区规划设计原则主要有:

a.防治交叉污染。

b.防止外界环境干扰。如,天平室尽量设在气流较为稳定的地方。

c.便于测试操作。

由于实验室有大量化学试剂和助燃气体,在实验室装修改造的时候不同区域的改造重点各有不同:

(1)通风排气系统改造

通风系统改造主要针对仪器装置、试剂库房等。排气系统改造主要针对化学前处理通风柜。

(2)水电系统改造

水系统改造主要针对化学前处理通风柜、前处理室、清洗间等。电系统改造主要针对仪器装置、机械制样设备、预处理室等。

(3)消防系统改造

各房间内火灾报警系统(包括可燃气报警系统)及灭火系统等。

为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不造成环境污染,企业也应制定一系列措施,包括:

(1)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涉及的化学品较多,所有的与化学品接触的作业都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设备和人员管理按照相关部门要求制作相应章程。

(2)配置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

为防止人员接触化学品发生中毒危害,实验室配置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口罩、防护手套(耐酸耐碱)等劳动保护用品。

(3)紧急冲淋装置

实验室的有机前处理室和无机前处理室均配置紧急冲淋装置和洗眼器。

(4)环境保护方面

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固废主要在前处理室中,实验室废水排放有特殊废水排放管道排出,不与生活污水混合。

(5)防火防爆

由于实验室化学品较多,为防止突发的化学品爆炸,在合适的位置根据要求配置相应的灭火装置和烟雾报警器、消防栓和灭火器等消防安全措施。

(6)人员培训

实验室所有岗位人员均需接受实验室化学防护和安全培训,该培训是实验室能力建设的一部分。

(7)警示标识

根据企业对警示标识的要求,实验室在相应位置张贴警示标志。

(8)应急处理

实验室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流程。

此外,实验室的能力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实验室能力建设的目标是申请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简称CNAS)的认可,成为符合国际标准ISO/IEC 17025的实验室,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支撑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实验室能力建设主要包括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与技术能力建设,通过CNAS审核后,后期的能力维护与提升也十分重要,因此GP实验室的建设只是第一步,后续的持续提高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简述何为现代制造技术?其特征有哪些?详细点

现代制造技术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的区别的含义:先进制造技术是指制造业(传统制造 技术)不断吸收机械工程技术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的区别,电子信息技术(包括微 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软硬件、现代通信技术)、自动化 控制理论技术(自动化技术生产设备)、材料科学、能 源技术、 生命科学及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成果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的区别;并 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中产品 设 计 、制 造 、管 理 (检 测)、销售、使用、服务(售后服务)以及对报废产品的 回收处理这样一个制造全过程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的区别, 实现优质、 高效、低 耗、清洁、灵活生产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的区别,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 应、竞争能力,取得(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理想经济 技术综合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特点:
(1) 现代制造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一个动 态过程,要不断吸取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将其渗透 到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及市场营销的所有领 域及全部过程,并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生产。
(2) 现代制造技术是面向新世纪技术系统, 它的目的是提高制造业的综合效益,赢得国际市场竞争。
(3) 现代制造技术是不仅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 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售后服 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
(4) 现代制造技术是 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 信息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 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5) 现代制造技术是强调各专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和淡化,并最终消除它们之间的界限。
(6) 先进制造技术是特别强调环境保护,要求产品是所谓的“绿色 产品,要求生产过程是环保型的。

绿色制造系统工程和制造系统工程的关系

绿色制造系统工程和制造系统工程是相互成就的关系。"绿色制造"是一个面向环境的复杂制造系统工程,它把制造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环节和因素都与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利用紧密联系起来,其目标是使制造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和报废处理整个产品周期过程中,对环境的负作用最小,资源的利用率最高。 关于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的区别和清洁生产和绿色生产的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的区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清洁生产和绿色生产的区别、清洁生产与绿色制造的区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WPS中Excel中对包含文字的数字求和的操作步骤
下一篇:制造业生产企业纳税税率(制造类企业税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