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计协同平台研发项目(协同设计平台建设)

网友投稿 596 2023-01-2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智能设计协同平台研发项目,以及协同设计平台建设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智能设计协同平台研发项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协同设计平台建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激发创新活力 橙色云让协同研发设计不再高不可攀

上世纪70年代,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教授(Hermann Haken)创立了“协同论”(Synergetics),这一理论对管理学已经产生了深刻影响。根据“协同论”,任何系统如果缺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其本身就会处于孤立或封闭状态。只有与外界通过不断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才能维持其生命,使系统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协同实现“1+12”或“2+2=5”。事实上,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共享经济”就具有典型的协同色彩,但相比较共享经济,协同研发设计的诞生更早。上世纪90年代,“甩图纸”、“甩图板”工程的持续推进,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渐普及和应用。

CAD的普及,逐渐催生出协同研发设计的需求,众多工业软件巨头,如达索、PTC、西门子、欧特克等,也陆续推出支持协同研发设计的产品。但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中小企业,他们既缺乏资金购买这些昂贵的工业软件,又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亟需借力协同研发设计,推动自身创新发展。

为了实现协同研发设计快速落地、帮助企业加速创新,杰瑞集团董事局主席孙伟杰先生于2015年创立了专注于工业产品设计领域协同研发设计的橙色云。 橙色云总经理赵迎芳表示,5年来,橙色云已经发展成为引领工业产品创新模式的开拓者,并打造出一个基于云端的创新平台——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开发了CDS云协同和CRDE云研发两大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从需求发布到验收交付的全业务流程服务。

构建协同平台 打破协同研发设计瓶颈

近年来,在我国的工业设计领域,并行设计、协同设计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产品的功能与技术原理开发正在与造型、材料、人机界面等方面的设计走向统一,设计师与工程师的协同也越来越紧密。

据悉,“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将继续大力推动工业设计发展,其中就包括推动工业设计深度赋能产业发展,将工业设计与制造业全领域进行深度结合,真正让工业设计走进中小企业;同时加快工业设计生态的建设,推动设计人才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

但真正让工业设计,尤其是协同设计、并行设计走进中小企业,却面临着不小的难题。赵迎芳表示,目前,人才少、成本高、效率低和管理难是中小企业研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但要解决这些问题,传统软件供应商云化解决方案却有些力不从心。

具体来说,传统软件供应商的云化解决方案只是将自己公司的产品软件云化,并没有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而且,传统软件供应商只基于自有产品完成云化方案,难以和竞争对手一起为客户提供最优软件产品组合。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在企业上云之后形成新的云上信息孤岛,难以达成真正的协同研发设计。

为此,橙色云推出了CRDE云研发系统,通过将工业研发设计所需的必备软件以体系化的云端服务赋能于工程师及团队,可以在降低应用成本、部署成本、运维成本情况下,实现多方协同,在线开展协同研发、共享、交流、评审、修订等工作,打造跨地域、跨领域的研发设计环境。

CRDE云研发系统的推出,真正实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一体化云协同研发,通过多软件的融合,打破了行业竞争给用户带来的云上信息孤岛,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协同研发设计互联网环境。

这样一来,借助CRDE云研发系统的应用,企业无需自己购买不同的产品搭建研发设计环境,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而借助CRDE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协同研发设计环境,企业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协同研发,提高了协同研发的效率。同时,CRDE还采取了全面的安全保护措施,可以确保协同研发设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聚合全球智慧 为企业打造研发设计外脑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很多时候在研发设计上面临的不仅仅是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更重要的是缺乏专业的研发设计人才,也没有足够的研发投入能够支撑起建立一个完整的研发团队。单纯从工具的层面入手已经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与此同时,对于许多大企业的研发设计团队来说,同样也存在研发设计人员与研发项目不对等的问题:项目少研发设计人员多就会增加企业的研发成本,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项目多研发人员少则会导致研发无法支撑企业的创新发展。

为了解决研发设计人员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橙色云在推出CRDE云研发系统的同时,也打造了基于互联网平台模式的 CDS云协同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跨区域、跨领域聚合工程师形成产业互联网生态,为企业打造优质设计研发外脑。

借助CDS云协同系统,传统制造企业、生产企业、 科技 企业的相关工业产品研发设计需求,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快速匹配出最优质项目组团队,在线完成合同签约、项目管理、交付评审、资金支付等服务。

从模式上看,CDS云协同系统与企业灵活用工平台“猪八戒网”颇为类似,但不同的是,CDS云协同系统并非是一个单纯的C2C平台,而是涵盖了从需求发布、需求处理到项目前期方案及分析,以及后续的项目拆分、集成、交付和验收的全生命周期;不仅如此,橙色云还建立起一支由多个专业、多个领域的博士组成的资深技术团队,对工业产品多专业研发有着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堪称是云协同研发平台的“大脑”。

在协同研发过程中,这支来自橙色云的资深技术团队会根据项目可行性,依据可实现性对总体项目进行拆解,分出多个子项目并通过CDS云协同平台发布;同时通过橙色·云资源库,快速匹配优质工程师组成项目组团队;最终,橙色云还将通过整合多方完结项目,集成后向客户交付成果,并协助客户进行验收。

可以说,在这一过程中, 橙色云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个中介的角色,而是一个项目经理的角色,提供从资源整合者到项目进度把控再到项目验收的全方位服务。 可以说,CDS云协同系统的应用,既降低了企业协同研发设计的风险,又能够集合更多的智力资源,实现项目的个性化定制;既发挥了全球研发设计人才的聪明才智,又提高了协同研发设计的效率。

打造协同研发生态 用创新激活创新

麦克斯韦尔方程式启迪了电力时代、爱因斯坦相对论为人类窥见核能打开窗口、图灵提出的图灵机模型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我国企业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在新专利申请量、专利数量及专利使用量上均位于全球第一。不仅如此,从研发投入上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研发投资国,每年在研发上投入的资金已经比欧盟所有成员国加起来的投入都要多,仅次于美国。

不仅如此,随着企业协同研发设计需求的全面爆发,国产软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一家专注于工业产品设计领域协同设计的企业,橙色云无疑站到了 历史 的风口上,凭借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以及CDS云协同和CRDE云研发两大系统,橙色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协同研发的发动机。

据赵迎芳介绍,顺应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潮流,为了提升实体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橙色云基于竹节与机械手臂结合交互技术、AGV光学导航、档案视觉识别、档案管理和车辆调度系统等技术,打造了无人智慧档案系统,给传统档案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并已经在济南、无锡等多地投入使用。

据了解, 目前橙色云主要面向特种装备、环保装备、工业制造、软件与信息化、智能生活装备5大领域,帮助企业更加高效优质地完成工业产品研发设计。 但面对不断涌现的研发设计需求,仅靠橙色云一家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因此橙色云在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深耕不同行业的同时,也在积极构建协同研发生态,为企业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研发设计服务。

事实上,作为一家平台服务提供商,橙色云有着天然的生态基因。比如,橙色云CRDE云研发系统就通过共建、共创、共赢的方式,集成了众多主流的CAD、CAE、PDM等研发设计软件,真正让企业能够在正版软件上开箱即用、按需使用;不仅如此,橙色云在进行协同研发平台规划时采用的就是松耦合的方式,借助标准化、可插拔式的接口,实现与不同软件的灵活集成,从而避免了新的信息孤岛产生。

此外,橙色云在帮助不同行业客户共同开展协同研发过程中,也会推动众多研发成果的产品化和商业化。在此过程中,橙色云不仅会提供市场推广、渠道推介等支持,还会通过投资及孵化,以及知识产权服务等,共同做大做强整个协同研发设计生态,从而帮助更多的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来自 科技 部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我国全 社会 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则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在 科技 创新量质齐升的今天,协同研发设计领域正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对于橙色云来说,用协同研发设计的创新产品和模式,推动创新型企业、创新型 社会 建设,不仅是一个难得的 历史 机遇,更是时代赋予公司的 历史 使命。

云协同研发新模式助力产业数字化

橙色云互联网设计有限公司聚焦实体经济智能设计协同平台研发项目,聚焦数字化转型智能设计协同平台研发项目,积极 探索 网络化协同、平台化设计等新模式,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橙色云协同研发平台,推出“协同创新”“研发上云”和“研发商品化”三种全新业态,解决中小微企业人才招聘困难、行业人才缺乏、研发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企业管理难等痛点。

解决中小微“缺人”难题

数字化转型人才供给不足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数据显示,超过75%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占比小于20%。从数字化转型阶段来看,数字化人才资源匮乏是处于不同转型阶段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共性困难。而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字化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愈加凸显。

为帮助客户解决费时费力自建研发团队的痛点,橙色云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在云协同研发平台上,为企业的产品研发和转型升级需求提供智能诊断分析、智能拆解分包、智能匹配资源等服务,支持个人或企业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终端上,“多快好省”地组织平台上汇聚的全球产学研用制造资源,以产品为组织形式协同研发创新,从而补齐数字化转型人才欠缺短板。

例如橙色云平台落地的“宝威新材料智能化 科技 工厂”项目。复杂的智能工厂系统经由橙色云平台,快速拆解为自动化产线、智能仓储系统、智能运输系统、数字孪生系统、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等子需求,交给不同的研发工程师和团队跨地域协同研发,并由平台专属项目经理和大脑团队专家全程跟踪,协同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

近日,“宝威新材料智能化 科技 工厂创新应用”还被工信部评为“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

打通研发上云“最后一公里”

传统企业研发设计需要一次性投资购买CAD、PDM等软件,每年还要持续投入购买软件维保、建设服务器存储机房、运维团队等资金。橙色云协同研发平台在云端部署了多款工程产品研发设计必备软件,如CAD、EDA、CAE、PDM、标准件三维图库、三维可视化工具、办公软件等,打开浏览器就能使用最新的软件工具,极大节省软硬件投入和后期运维费用。

橙色云协同研发平台正在成为全球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不仅集成了多款主流软件,同时搭载了即时通讯、视频会议、协同评审、分享协作等功能,满足不同研发人员的使用习惯。不同CAD软件设计出的图纸,皆可通过平台的三维可视化工具在任意终端随时查看

例如橙色云平台入驻企业济南本安 科技 ,是一家传感器高新技术企业,60人的研发团队想要建设一套研发系统,初期软硬件投入高达3000万元,后期运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对于企业来说压力非常大。橙色云“开箱即用、按需收费”的模式,能有效消除了企业研发工作量波动的无效投资,为企业提供了更高效、快捷、优质的研发系统,推动中小微企业研发上云。

创新想法“一站式”孵化

大部分研发设计工程师中后期会选择调岗或创业等职业方向,为了帮助有想法的工程师实现创业梦想,橙色云推出研发商品化服务。当工程师或小微企业有创意、图纸或方案时,可在CDS平台“产品合作人”栏目进行提报,经选研评审后对符合条件的创意、图纸或方案,并经橙色云平台完成研发生产和量产销售后,即可获得产品的销售利润分红。

与自己组建创业团队相比,入驻橙色云协同研发生态链,不仅能够快速建立产品研发项目组,还能获得产业链资源,轻松实现产品样机生产到规模化量产,以及销售渠道的建立,深度赋能工程师和小微企业的创业梦想。

橙色云协同研发平台,从研发需求发布、研发需求确认、研发产品拆解、研发合同签署、第三方支付保障到研发工程师团队招募遴选、项目组规则宣贯、研发进度管控、分专业研发和三维总图评审、模拟分析、生产物料清单生成、研发成果交付、知识产权确认,集成了一整套协同研发系统。仅通过一个平台,即可完成研发设计的全部流程,真正意义实现云协同研发。

项目管理:智能硬件项目研发流程

笔者结合自己的项目管经历,向我们介绍了如何管理智能硬件项目的研发流程。

我曾在《AI 智能硬件|产品思维与项目思维》中举了蔚来汽车的例子说明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另外在知乎上写了一篇关于智能硬件研发流程的文章,只是个开头浏览量也有 1700 左右。

为了写这篇文章,画总体流程以及编制相对详细的表格,因此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导致一周未更新。

哎,以上都是废话,从总体流程开始吧!

一款产品,我们通常说从 0 到 1,包括了市场阶段的产品需求、产品实现;从 1 到 100,包括了产品的销售、运营、维护等。

这里讲的研发流程仅指产品需求已经确定了,将产品需求变为产品的研发过程,不包含前期的市场部分,也不包含产品上市以及运营过程。

01 总体流程

智能硬件看似复杂,拆解出来脉络很清晰。包含硬件(HW)、软件(SW)、外观(ID)、结构(MD)、互联网平台。

其中软件包含板级支持包(BSP)、底层引导程序(bootloade)、系统与应用程序、算法,这些不展开来讲,找固件打包的工程师就 OK ,一般所有的程序都汇总到他那儿了。

作为项目经理,不太需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当然能够深入更好,但作为产品经理还是更深入一点较好。

互联网平台,这个包含云服务、后台、App、小程序等。常见的是前三个。跟进对应的工程师就好。

总体流程图如下:

可能到这儿,脉络上比较清晰了,但是具体到操作执行上,怎么跟细化还是不太清楚。因为有些任务是串行的,有些是并行的。一个细项任务牵扯到几个部门。

02 项目阶段

很多项目管理人喜欢将项目研发分为 EVT阶段、DVT阶段、PVT阶段、MP阶段和维护阶段 ,我一般不这样分,对于这些总结性的项目管理概念熟知于心即可,不必要过于追求。

因为有时候,你会发现,因为需求的改动、比较重要的 BUG 等原因会改变项目的阶段,比如从 DVT 阶段又回到了 EVT 阶段。

另一个原因是智能硬件产品一般更加适用瀑布流开发,互联网的敏捷开发不太适用于智能硬件。所以这一节只做简单介绍,作为项目管理有个概念认知就好。

下面根据我自己经验,我的心理认知进行阶段界定。

EVT 阶段: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指工程验证。一般在工程样机之前的研发行为,我都称之为工程验证。

这个阶段,目的是工程验证。尽可能的发现设计问题,方案对比。

最终拿到的是工程样机,用于样机整机测试,判定是否可以开模。

DVT 阶段: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指设计验证测试。最终拿到的是试产的整机样机,用于多方联调,验证优化。

上一个阶段,完成产品的雏形,这个阶段继续上个阶段的设计开发、优化。MD 详细设计完成,开始投模、试模、修模、颜色调制等。

试产模具,组装整机,进行硬件/结构的整机测试。软硬件、结构、互联网平台多方联调。比如软硬件的稳定性、可靠性、性能等;软件与互联网平台(云服务/App等)联调测试;硬件与结构的联调测试,比如散热、结构强度等。

另外,这在这阶段关于产品的贴纸、说明书、包装等可以开始设计/打样,然后等待,因为这些时间周期比较短。

如果软硬件状态比较理想,在这个阶段尽早安排认证。因为认证周期非常长,基本在 40 天左右,别等到产品快要量产了,认证还没出来,影响销售。

总之,这个阶段就是联调、测试、试模、打板、试产。

PVT 阶段 : (Process Verification Test),指生产验证。进行小批量产,摸清生产工艺,测试工艺,为大批量产做准备。

这个阶段依然会进行各种验证,以及解决上一阶段遗留的一些小问题。但主要的精力放在一致性、设计(细节,比如按键手感不好,干涉等)调整上。

各部门处于生产支持模式,比如工程部制作 SOP(标准作业程序),结构部帮忙解决生产上的结构问题。与生产相关的测试工具、生产工具、烧录工具、产测工具的支持。

所有的生产支持文件规定当送到工厂,量产软件/量产硬件BOM/量产结构BOM,结构/元器件终版签样。

总之,这个阶段就是为了保证产品量产。 量产顺利,效率高,不良率最低,产品一致性够高。

关于研发阶段就这么多,其他的就不讲了。这个分类只是自己项目管理用,工程师其实不关心。自己做到心中有数,自己的产品到了什么阶段,离目标还有多远,从全局角度考量如何把控项目进度。

03 细化流程

这一节是我最想讲的,因为我刚做研发端产品的时候,需要管项目。

我的切身体会是,不知道各项细化任务之间怎么串起来,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该找谁并拿到什么输出作为下一步的开始。网上找了很多资料都是关于项目阶段的介绍,类似上面一节的介绍。

因此想写一写细化流程,但限于文字描述的直观性较差,先看一个表格,然后稍微文字说明。

/简单文字描述/

产品规格书/产品定义出来了之后,产品会组织技术评审。通过后就正式开始立项,排研发计划了。有些项目会先进行预研,然后才导入正式研发。

一般新产品,首先开始 ID 草图设计,然后出 2D 渲染图。

立项后,硬件/软件/结构/互联网平台开始做方案设计、评审(软硬件评审需要双方参与,他们俩高度相关),通过后开始做详细设计。

硬件,这时候开始画原理图、器件摆件。

结构,根据硬件的器件摆件图、关键器件(电池/屏幕/摄像头/SPK 等)与 ID/硬件部门充分共同进行堆叠设计。满足各部门的需求,最终完成产品定义的要求。

ID,拿到结构的堆叠设计图,进行 3D 建模,导出建模图给结构。

结构,根据 ID 的 3D 建模图做详细结构设计。导出板框图给硬件。详细结构设计完成转给模具厂。

硬件,根据板框图 Layout,然后出 PCB 资料,评审/投板。

模具厂,根据结构设计开模。

然后就是软硬件联调,结构/硬件/模具联合解决验证后的问题点。

因为互相关联穿插,文字很难描述。一看《项目管理研发流程》表格,了解全貌,二看下面的《任务排期》。

这一节重点关注各个任务输出的文档文件,后面我组织一下语言做一个纯文字的介绍,怎么串行,怎么并行,相应任务输出什么样的文档文件以及有什么作用。

04 任务排期

任务排期的关键是将各模块拆分成较细立刻的任务,将各个任务串起来。

依然上图:

这个任务排期可能与你的有细微的不一样,我的是根据项目有相应裁剪,顺序略微调整,但是基本逻辑是这样的。

05 项目跟踪

项目经理的天职就是保证项目按时按质交付。因此,项目经理需要紧盯项目,推进项目。

一个智能硬件项目涉及的面非常广,沟通的人也非常多。如果同时跟进几个项目,事项任务更加繁复,不可避免会造成遗漏,沟通不到位,支持不够及时等等状态。

我们在任务排期的时候将任务拆分成中度粒度,为了不遗忘,支持及时,我们可以制定一个任务清单,拆的非常细。

这个用 Excel 就好,我喜欢用这个。每一个任务后面是一级任务/二级任务、做出什么决策、由谁负责、什么时间完成,任务状态等。

例如,ID 设计

什么时候出草图?决策是选定了哪几个草图进行 2D 渲染?什么时候完成?

2D 渲染图,什么时候完成?最终选择哪个进行 3D 建模?怎么修改细节?

3D 建模,结构什么时候提供堆叠图,什么时候完成?

总之,这是一份行动清单。

06 项目管理关键技能

上一节提到项目事项任务繁复,最为常见的是管理不到位造成混乱;另一个是项目问题涉及到多部门造成卡壳。

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找到目前现状与目标之间的 关键障碍 ,想办法清除障碍。

解决思路是:

明确问题理解问题

分析及定位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

解题思路有了,但是项目管理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又不懂技术,怎么办呢?

拆解问题 ,将问题拆解成完全穷尽,相互独立的任务。当然这个是与工程师沟通进行的,与相关责任人开短会定性分析。这个结构化思维在产品思维最后一篇文章介绍过,可以回看一下。

表达能力 ,往往与工程师沟通会出现沟通错位,这时结构化的表达很重要。

先结果,后过程:反向推导,这样保证沟通目标是确定的。

先全局,后细节:从全局出发,限定范围,不要扩散问题,然后再确定细节,不能陷入细节不能自拔。

最后,一定要复盘,在沟通的最后复述问题及沟通出来的解决方案,确保没有错位。

项目管理,本质上还是逻辑思维能力和结构化思维能力。做好项目管理需要不断的学习、反思、复盘,提升底层的逻辑能力。

“智慧建设BIM协同管理云平台”(简称“智慧云平台”),第一次听说,有了解的吗?

近期鲁班软件也有推出智慧基建高峰论坛鲁班基建BIM系统2017发布会,鲁班基建BIM系统可对BIM模型及地理信息模型进行自动解析,同时将海量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一个包含三维结构和地理模型的多维度、多层次数据库,并结合项目各参建方,各阶段管理流程,解决了基础设施设计、建设、管理、养护中面临的五大难题,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管理水平。 关于智能设计协同平台研发项目和协同设计平台建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智能设计协同平台研发项目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协同设计平台建设、智能设计协同平台研发项目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结婚登记流程图制作模板(结婚登记流程图制作模板下载)
下一篇:进销存表格软件excel(进销存表格软件免费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