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需求分析第二版)》第 14 章——需求管理的原则和实践 重点部分总结

网友投稿 679 2022-05-30

文章目录

前言

一、讨论

二、简答题

三、名词解释

总结

前言

本文是对《软件需求分析(第二版)》第 14 章——需求管理的原则和实践的重点部分总结。《软件需求分析(第二版)》计划共十七个章节,其他章节的内容请前往专栏内查看。

上节回顾:《软件需求分析(第二版)》第 13 章——需求开发面临的特殊难题 重点部分总结

一、讨论

1、对于动态的需求基线,在添加新需求后,怎么做高效的需求管理?对提出的新需求或已变更的需求,项目的响应方式是什么?

(1)、推迟实现优先级低的需求;

(2)、增派人手;

(3)、短时间的突击加班,最好是有偿加班;

(4)、为了满足新功能,推迟产品的交付日期;

(5)、保持产品交付日期不变,但在质量上打些折扣。这也是需求变更之后项目通常采取的反应方式,虽然这样做并不可取。

二、简答题

1、需求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需求管理包括:

(1)、控制对需求基线的变更;

(2)、保持项目规划与需求之间的一致;

(3)、控制单项需求和需求文档的版本情况;

(4)、控制基线中需求的状态;

(5)、管理单个需求和其他项目工作产品之间的逻辑关系链。

2、怎么评估需求管理中的工作量?

将下面这些活动中所投入的工作量加起来,就可以算出需求管理的工作量:

(1)、提交需求变更和提议新的需求;

(2)、评估已提议的变更,包括进行影响分析;

(3)、变更控制委员会的活动;

(4)、更新需求文档或数据库;

(5)、向受影响的小组或个人传达需求变更;

(6)、收集需求的跟踪信息。

3、跟踪需求状态中,已提议、已批准、已实现、已验证、已删除、已否决等状态代表什么含义?

三、名词解释

1、需求基线

《软件需求分析(第二版)》第 14 章——需求管理的原则和实践 重点部分总结

需求基线(Requirement baseline)是团队成员已经承诺将在某一特定产品版本中实现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的一组集合。

2、需求属性

将每一个需求想象成一个对象,它具有一些能将自身与其他需求区分开来的属性。除了文本描述之外,每个功能性需求都应该有若干条与之相关联的支持信息或属性,这些属性为每一个需求建立了一个上下文和背景,这已超越了所需的功能描述。

总结

本文对本章内容需求管理的原则和实践从讨论题、简答题和名词解释方面进行了总结,如有疏漏和错误欢迎大家指正。另外其他章节的内容大家可以移步专栏进行查看。

我是白鹿,一个不懈奋斗的程序猿。望本文能对你有所裨益,欢迎大家的一键三连!若有其他问题、建议或者补充可以留言在文章下方,感谢大家的支持!

专家 云社区 开发者 软件开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如何在不使用软件的情况下将文件转换为不同的格式
下一篇:关系型数据库的约束类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