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跨境电商系统的关键要素与实用建议探讨
742
2022-10-21
建设项目管理形考作业1至4
本文目录一览:
市容环境卫生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市容和环卫管理法规,制定出适合本市市容、环卫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市容环卫机构健全,环卫经费落实。有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的中、长期规划,垃圾粪便处理技术档案齐全(包括处理场建设立项、工程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卫生监测和运行管理等文件资料)。
2、环卫设施设备完好率≥98%,做到定期清扫保洁、消杀、周围整洁无蝇组;清扫保洁率达100%,做到夜间清扫,白天保洁。质量良好,其中城区机械化清扫率不低于10%;城区垃圾容器封闭,垃圾收集运输密闭化(不遗洒、不滴漏),定时定点收运,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粪便及时清运,运输车辆车容整洁,密闭化运输,不污染道路。
3.垃圾粪便处理场(厂)的建设和管理应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入《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城市粪便处理厂(场)设计规范》、《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入《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等现行标准。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处理方式:卫生填埋、高温堆肥、焚烧或垃圾综合处理)。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率≥70%(处理方式:厌氧消化、三格化粪池、密封贮存池、垃圾粪便混合高温堆肥和集中式粪便处理厂)。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减量化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4.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及《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要求建设和管理公厕。公厕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其中公共汽车首本站、旅游景点、繁华街道、重点地区和大型公。共场所周围设置的公厕应不低于二类标准,整个城市二类以上公厕比例不低于10%;北纬35度以北和以前的城市,水冲式公厕普及率分别≥30%和70%。
5.市容环境整洁,街道路面平整,路过沟渠畅通,无污水坑凹,无残墙断壁,无垃圾法土暴露,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挂衣物、乱写乱画乱贴及随地吐痰现象;沿街单位门前“三包”环境卫生责任制落实;沿街标语、广告、门牌、门匾设置合理,图案规范完整;临街楼房阳台整洁、封闭规范;积极推行灯光亮化工程,沿街电讯线路暴露少;城区无卫生死角,无违章饲养畜禽。
6.城市绿化美化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人均绿地面积≥5平方米,城区街道有花、有草、有行道树,基本消除裸露地面,主要街道有适量的街头绿化美化景点,建成一批花园式单位。
7、集贸市场管理规范,卫生制度落实。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从业人员自身卫生管理好;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保洁人员,给水、排水设施完善,环卫设施齐全,有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厕和垃圾站;经营食品的摊位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严禁无证、占道经营。
8.建筑工地管理组织健全,卫生制度落实。施工场地设置隔离护栏(高度不低于1.8米),工地清洁,物料堆放整齐;车辆运输无遗洒、滴漏;职工食堂符合卫生要求;工地设置的临时厕所经常保持清洁。
抽查对象:
主次干道、小街小巷、垃圾站、公厕、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垃圾与粪便处理场等。
15. 分析项目支付计划和成本计划的联系和区别。
答:成本计划中的材料费是工程上实际消耗的材料价值。而在材料使用前有一个采购订货、运输、入库、贮存的过程,材料货款的支付按采购合同规定,可能有许多支付方式。如:1)订货时交定金,到货后付清。 2)提货时一笔付清。 3)供应方负责送到工地,货到后付款。 4)在供应后一段时间内付款。另外,设备的购置费用,租赁费用等的支付与材料费相似。项目支付计划包括:1)人工费用支付计划。 2)材料费支付计划。 3)设备费支付计划。 4)分包工程款支付计划。 5)现场管理费支付计划。 6)其他费用计划,如上级管理费,保险费,利息等各种其他开支。
16. 分析项目收款计划和成本计划的联系和区别。
答:工程收入计划即为业主的工程款支付计划。它与两个因素有关:1)工程进度,即按照成本计划确定的工程完成状况。2)合同确定的付款方式。通常有:、工程预付款的规定,即在合同签订后工程开始前,业主先支付一笔款项让承包商做施工准备。这笔款项在以后工程进度款中按比例扣。、按月进度付款,即在每月末将该月实际完成的分项工程量结算成当月的工程款,但这笔工程款一般在第二个月,甚至第三个月支付。3)按形象进度分阶段支付。一般分开工、基础完工、主体完成、竣工等几个阶段,各支付一定的比例,则工程款收入计划为阶梯状。4)其他形式带资料承包。由于业主缺少建设资金,由承包商垫资,工程款在工程结束后支付,或由工程本身的收益支付。
17. 简述环境对计划成本的影响。
答:施工企业、管理公司除使用公布的成本数据库外自己内部最近完成的具体工程的成本统计结果和通常费用数据库。以这些数据作为一个成本计划的参照系统有许多优点。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选择几个相似工程,用它们的特征数据,计算拟建工程的成本值,以增加其结果的可靠度,有时也可以用它们来审查通过其他计算办法确定的工程计划成本的可信度,或者共同确定合理的计划成本。通常对一定类型的工程,其项目单元或工程部分的费用结构有一定的比例。
18. 选择项目融资方案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1)项目融资计划的确定,即何时需要注入多少资金才能满足工程需要,这可由现金流量表得到。通常在安排工程的资金投入时要考虑到一些不确定因素(风险),留一定的余地。
(2)以什么样的融资方式取得资金。项目融资是现代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重要课题。现在资金渠道很多,如自有资金、世行贷款、国内外商业银行贷款、外国政府各种形式的信贷、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合资经营、各种形式的合作开发、各种形式的BOT 项目、国内的各种形式的基金、国际租赁等。但每一个渠道有其特殊性,各种来源都有不同的项目借贷条件和使用条件,不同的资金成本,投资都有不同的权力和利益,有不同的宽限期,最终有不同的风险。通常要综合考虑风险、资金成本、收益等各种因素,确定本项目资金的来源、结构、币制、筹集时间,以及还款的计划安排等,确定符合技术、经济和法律要求的融资计划。
19. 承包商作资金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答:1)安排资金以保障正常的施工。2)计算资金成本 3)考虑财务风险
20. 什么是成本控制?简述成本控制的特点。
答:
成本控制是在成本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成本控制是指通过控制手段,在达到预定工程功能和工期要求的同时优化成本开支,将总成本控制在预算(计划)范围内。
在市场经济中,项目的成本控制不仅在整个项目管理中,而且在整个企业管理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成本控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1.项目参加者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与他对项目承担的责任形式相联系的。
2.成本控制的综合性。成本目标不是孤立的,它只有与工程范围、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效率、消耗等相结合才有价值,必须追求它们之间的综合平衡。
3.成本控制的周期不可太长,通常按月进行核算、对比、分析,而实施中的控制以近期成本为主。
4.成本控制需要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包括工程消耗、工程完成程度、质量资料。
21. 按控制要求可将项目成本控制的时间分为哪几个区间?
答:
按控制要求可将项目控制时间分为三个区间
其中:
A为上期末的实际控制结果;
B为本期内的实际完成值;
C为控制期末至项目结束的剩余成本预测(诊断)值;
D(A十B),是至本期末项目全部实际控制结果;
E(D十C)为整个项目的总成本预测(诊断)值。即按照目前实施情况,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Estimate At Completion,EAC)。
22. 什么叫“追加成本”和“剩余成本”?
答:追加成本:由于工程变更、环境变化、合同条件变化所应该追加的部分。即按当时的环境,要完成余下的工程还要投入的成本量。剩余成本:是在完成剩余计划工时过程中发生的剩余计划费用。
23. 什么是“因素差异分析法”?
答:对一些分项工程的费用,用因素差异分析的方法不仅可以确定实际和计划的差异,而且可确定差异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各自的影响份额,因此可以用来分离责任份额。
24. 简述成本超支的主要原因。
答:
1.原成本计划数据不准确,估价错误,预算太低,不适当地采用低价策略,承包商(或分包商)报价超出预期的的最高价;
2.外部原因:上级、业主的干扰,阴雨天气,物价上涨,不可抗力事件等;
3.实施管理中的问题,
4.工程范围的增加,设计的修改,功能和建设标准提高,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25. 解决成本(投资)超支有哪些措施?
答:
一般只有当给出的措施比原计划已选定的措施更为有利,或使工程范围减少,生产效率提高,成本才能降低,如:
1.寻找更经济、效率更高的技术方案,采用符合规范而成本较低的原材料。
2.购买部分产品,而不采用完全由自己生产但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
3.重新选择供应商,以降低采购费用,但会产生已签订采购合同的索赔,新的供应风险,且选择需要时间。
4.改变实施过程,改变工程质量标准,
5.变更工程范围,如删去工作包,减少项目范围内的工作量。这会损害工程的最终功能,降低质量。
6.索赔,如向业主、承(分)包商、供应商索赔以弥补费用超支等。
26. 简述工期与成本的动态控制方法?
答:
在工程实施状况下,考虑工程变更、工期推迟和风险等因素,用项目的成本模型可进行后期的成本趋向预测,及项目结束时总成本和收益状况预测。这个预测通常按照下列途径进行。
1.以到本期末的实际工期和实际成本状况为基点,用表列出每一期的实际完成成本值,作出项目“实际成本—工期”曲线并与计划成本模型进行对比。
2.以目前的经济环境(最主要是价格)、近期的工作效率、实施方案为依据,对后期工程进行成本预算,如考虑采取加速措施,对人力、物力、施工过程、费用进行调整。
3.进行后期计划的调整,即后期工程活动的安排,以目前的工期和实际成本为基点
作后期的成本计划。
4.最终状态描述。
27. 编制项目采购计划需要确定哪些内容?
答:1、采购数量和质量要求 2、采购的时间安排 3、采购管理组织的确定 4、招标投标过程的安排 5、采购和供应相关工作的安排,如现场准备、工程施工、运输、现场存储、供应等配套工作的计划。
28. 简述合同策划的主要内容。
答:合同策划的目标是通过合同落实采购计划,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主要内容有:1、工程项目合同体系的确定。2、采用什么样的合同形式和合同条件 3、采用什么样的招标方式 4、合同中一些重要条件的确定,即如何通过合同对项目实行严格的、全面的控制 5、项目相关的各个合同在内容、时间、组织、技术、价格上的协调等。
29. 简述招标的概念。
答:招标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货物、工程或服务采购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交易对象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招标投标符合以下要求:1、行使法律和法规规定的招标程序,并保证各项工作、各文件内容、各主体资格的合法性、有效性、签订一份合法的合同。2、通过招标投标过程,双方在互相了解、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签订合同,形成采购和供应关系。3、签订一份完备的、周密的、含义清晰的、同时又是责权利关系平衡的合同,以减少合同执行中的漏洞、争执和不确定性。4、双方对项目的目标和工程采购的范围、工程的具体要求、合同的理解有一致性。
30. 简述投标的概念。
答:是与招标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投标人应招标人的邀请,按照招标的要求和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招标人递价,争取中标的行为。
投标内容包括:1、投标书、2、投标书附录 3、标有价格的工程量表 4、投标保函 5、投标人提出的与报价有关的技术文件 6、属于原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件、技术说明和图纸 7、有些投标人在投标书后还附上一些投标的特别说明 8、业主要求的其他文件。
31. 简述工程项目中合同的作用。
答:1)合同分配着工程任务,项目目标和计划的落实是通过合同来实现的。
2)合同确定了项目的组织关系,它规定着项目参加者各方面的经济责权利关系和工作的分配情况,确定工程项目的各种管理职能和程序,所以它直接影响着项目组织和管理系统的形态和运作。
3)合同作为工程项目任务委托和承接的法律依据,是工程过程中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工程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履行合同,都必须按合同办事,双方的行为主要靠合同来约束,所以合同是工程项目各参加者之间经济关系的调节手段。
4)合同将工程所涉及的生产、材料和设备供应、运输、各专业设计和施工的分工协作关系联系起来,协调并统一工程各参加者的行为。所以合同和它的法律约束力是工程施工和管理的要求和保证,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项目控制手段。
5)合同是工程过程中双方解决争执的依据。合同对争执的解决有两个决定性的作业:争执的判定以合同作为法律依据,即以合同条文判定争执的性质、谁对争执负责,应负什么样的责任等 争执的解决方法和解决程序由合同规定。由此可见,工程项目是通过合同运作的。
32. 论述工程招标投标的过程。
答:工程招标投标包括:1、招标的前导工作 2、起草招标文件,并编制标底 3、发布招标通告或发出招标邀请 4、资格预审 5、投标人购买标书 6、标前会议和现场考察 7、投票人做标和投标 8、投标截止和开标 9、投标文件分析和澄清会议 10、投标文件分析方法 11、评标、决标、发中标函
33. 论述工程项目中索赔的过程。另外,在工程项目中,为更好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索赔,你认为对于业主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答:索赔工作过程如下:
索赔意向通知。在引起索赔的干扰事件发生后,承包商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在一定时间内(规定为28天),向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发出书面索赔意向通知,声明要对干扰事件提出索赔。
(2)起草并提交索赔报告。在提交索赔意向通知后的一定时间内(规定为42天),承包商必须提交正规的索赔报告(包括索赔报告、帐单、各种书面证据)。在这个阶段承包商必须做大量的管理工作如:1)事态调查,即对干扰事件的起因、过程、状况进行调查。这样可以了解干扰事件的前因后果,只有存在干扰事件,才可能提出索赔。2)干扰事件的原因分析,即干扰事件由谁引起的,是谁的责任。只有是属于对方,或其他文质责任才提出索赔。3)索赔根据的分析和评价。索赔要求必须符合合同,必须有合同的支持,即按合同条款规定应该赔偿。此时常常要作全面的合同分析。4)损失调查。索赔是以赔偿实际损失为原则的,如果没有损失,则没有索赔。这主要通过对干扰事件的影响(即对施工过程,对关键线路和工程成本的影响)分析得到。5)收集证据。没有证据,索赔要求是不能成立的。这里的证据包括极其广泛的内容,主要为反映干扰事件发生、影响的各种工程文件和支持其索赔理由的各种合同文件及各种账单、用工单、用料单。 6)起草索赔报告。 7)提交索赔报告。必须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索赔报告,否则可能索赔无效。
(3)解决索赔。从递交索赔报告到最终获得(或支付)赔偿是索赔的解决过程。合同规定,在承包商向工程师报效索赔报告后42天内,工程师必须对承包商的索赔要求做出答复。
34. 简述建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答:(1)体系既要有一致性又要有包容性。
(2)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项目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应反映在合同、项目实施计划、项目管理规范中,应植根于项目组织中。
(3)通过规划好的一系列互相关联的过程来实施项目,包括项目实施过程和项目管理过程。
(4)项目经理必须创建良好的质量环境。
(5)质量体系应有自我持续改进的。 (6)应将项目、企业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文件、程序、验证、记录、评审和审核规范化,达到可追溯性的要求。
(7)应在项目过程中按照项目的进展状况评价项目达到质量目标的程度。
35. 简述对设计工作进行控制的措施。
答:1、采用设计招标,可以对比多家设计方案,选择中标单位。
2、采取奖励措施。鼓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将由优化所降低的费用取一部分作为奖励。
3、请科研单位专门对方案进行试验或研究,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最后选择优化方案。
4、对设计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在设计阶段发现问题和错误,纠正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影响也最小。
36. 简述工程项目运行质量控制的运行条件准备。
答:
1、提供运行文件,包括系统运行手册、维护要求、技术要求、使用条件说明。
2、培训操作人员及维护人员。对专业性强的工作常常必须经过正规的培训,避免操作失误,并防止由此造成的工程损坏。
3、物质准备,包括生产用原材料、能源、设备运行的备用件等一切必要的生产条件。
对于由新项目组建的企业或企业分部,则必须建立新企业的运行机制、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组织及管理系统。
37. 简述工程项目运行质量控制试运行阶段的要求?
答:
1、项目试运行是对整个项目的设计、计划、实施和管理工作综合性的检验。作为使用单位,应尽可能地按设计生产能力满负荷运行,以考验工程。
2、在保修期中应定期派人进行系统检查,进行各种监测。
3、必须完全按照操作规程和规定的条件运行,否则质量问题和责任由运行者负责。
4、当然运行中的质量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措施保证工程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和高生产效率、低费用。
5、做好运行状态的全部记录,为落实保修责任做准备。
38. 论述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答:1、施工承包商对施工质量负责。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属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2、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生问题,质量目标最容易受到损害,人们常常首先放弃质量目标。
3、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是实施者,所以业主与项目经理应重视对承包商、供应商的选择。
4、必须向实施者落实质量责任,灌输质量意识。
5、确定质量控制程序和权力。
6、质量文件。图纸、规范、模型是由设计者提出的质量要求文件,经工程实施应反馈出能够证明和反映实际工程状况的质量报告文件。
39. 简述信息沟通的目的。
答:1、决策,如各种计划、批准文件、修改指令、运行执行指令等。 2、证明,如描述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实施情况的各种信息。
40. 简述项目中对报告的要求。
答:1、与目标一致。报告的内容和描述必须与项目目标一致,主要说明目标的完成程度和围绕目标存在的问题。
2、符合特定的要求。这里包括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对项目信息需要了解的程度,以侠肝义胆各个职能人员对专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3、规范化、系统化,即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应完整地定义报告系统的结构和内容,对报告的格式、数据结构进行标准化。
4、处理简单化,内容清楚,易于理解,避免造成理解和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5、报告的侧重点要求。报告通常包括概况说明和重大的差异说明,主要活动和事件的说明,而不是面面俱到。它的内容较多地是考虑到实际效用,而较少地考虑到信息的完整性。
41. 简述项目中对文档系统的要求。
答:1、系统性,即包括与项目相关的应进入信息系统运行的所有资料。事先要罗列各种资料并进行系统化。
2、各个文档要有单一标识,能够互相区别,通常通过编码区别。
3、文档管理责任的落实,即要有专门人员或部门负责资料工作。
42. 论述工程项目文档系统的建立过程。
答:工程项目中常常要建立一些重要的资料文档,如合同文本及其附件,合同分析资料,信件,会谈纪要,各种原始工程文件,记工单,用料单,各种工程表,索赔文件,工程的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报告等。
1、资料特征标识。在项目实施前就应专门研究,并建立该项目的文档编码体系。最简单的编码形式是采用序数,但它没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不能表示资料的特征。
项目编码体系有如下要求:
1)统一的,对所有资料适用的编码系统。
2)能区分资料的种类和特征。
3)能“随便扩展”。
4)对人工处理和计算机处理有同样效果。
2、索引系统。为了让资料使用的方便,必须建立资料的索引系统。
43. 简述计算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新发展的内容。
答:(1)面向一个企业的项目管理系统软件。(2)面向一个企业的项目开发的项目管理系统软件。(3)通用的集成化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软件。
44. 结合你的工作经历,谈一下你在工作中接触到的计算机专用软件有哪些。
答:P3、Rroject2002。
45. 简述沟通的作用。
答:沟通的作业:(1)使总目标明确,项目参加者对项目的总目标达成共识。(2)项目组织成员目标不同容易产生组织矛盾和障碍,通过沟通使各种人、各方面互相理解、了解,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团队精神,使人们积极地为项目工作。(3)使人们行为一致,减少摩擦、对抗,化解矛盾,达到一个较高的组织效率。(4)保持项目的目标、结构、计划、设计、实施状况的透明度,当项目出现困难时,通过沟通使大家有信心、有准备、齐心协力。(5)沟通是决策和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基础和有效的保证,是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和条件和重要手段。
46. 简述项目中沟通方式的分类。
答:沟通方式可以从许多角度进行分类:(1)双向沟通和单向沟通(不需反馈)。(2)按组织层次分为垂直沟通,即按照组织层次上下之间的沟通;横向沟通,即同层次组织单元之间的沟通;网络状沟通。(3)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4)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47. 简述正式沟通的方式。
答:正式沟通的方式有:
(1)通过项目手册 (2)通过各种书面文件,包括各种计划、政策、过程、目标、任务、战略、组织结构图、组织责任图、报告、请示、指令、协议。(3)通过协调会议 (4)通过各种工作检查,特别是工程成果的检查验收进行沟通。(5)其他沟通方式,如指挥系统、建议制度、申诉和请求程序、申诉制度、离职交谈。有些沟通方式位于正式和非正式之间。
48. 简述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
答:(1)风险的多样性,即在一个项目中有许多各类的风险存在。
(2)项目风险的普遍性,即一般工程项目中都有风险存在,对一个工程项目,风险在整个项目生命期中都存在,而不仅在实施阶段。
(3)风险影响常常不是局部的,而是全局的。
(4)项目风险具有客观性、偶然性、可变性,同时又有一定的规律性。
49. 简述识别风险因素的分类。
答:(1)政治风险。(2)法律风险 (3)经济风险 (4)自然条件 (5)社会风险
50. 简述风险评价的内容。
答:风险评价是对风险的规律性进行研究和量化分析。由于每个风险都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影响范围和影响量。通过分析可以将它们的影响统一为成本目标和工期目标的形式,按货币单位和时间单位来度量。对每一个风险都必须做如下分析和评价:
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时间分析。即风险可能在项目的哪个阶段、哪个环节上发生。
风险的影响和损失分析。风险的影响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的风险影响面较小,有的影响面很大,可能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是研究风险自身的规律性,通常可用概率表示。
风险级别。风险因素非常多,涉及各个方面但人们并不是对所有的风险都予以十分重视。否则将大大提高管理费用,而且谨小慎微,反过来会干扰正常的决策过程。
风险的起因和可控制性分析。
51. 简述风险应对的策略。
答:(1)风险规避。即对风险大的项目不参加投标,放弃项目机会。这样做虽回避了风险,但也放弃了机会。
(2)风险减轻。通过技术、管理、组织手段,减轻风险的可能影响。
(3)风险自担。即准备自己承担风险产生的损失。
(4)风险转移。通过合同,保险等方法转移风险,让第三者承担风险。
(5)风险共担。即由合作者各方共同承担风险。
52. 简述风险应对的措施。
答:合同双方对自己承担的风险应有准备和对策,应有计划,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管理、组织的优势和过去的经验。不同的人对风险有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对策,通常应对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回避风险大的项目,选择风险小或适中的项目。
技术措施。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一般不采用新的,未经过工程检验的,不成熟的施工方案。对地理、地质情况进行详细勘察或鉴定,预先进行技术试验、模拟,准备多套备选方案,采用各种保护措施。
组织措施。对风险很大的项目加强计划工作,选派最得力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将风险责任落实到各个组织单元,使大家有风险意识;在资金、材料、设备、人力上对风险大的工程予以保证,在同期进行的项目中提高其优先级别,在实施过程中严密地控制。
保险。对一无法排除的风险如常见的工程损坏、第三方责任、人身伤亡、机械设备的损坏等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办法解决。要求对方提供担保。主要是针对合同伙伴的资信风险。
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是从财务的角度为风险作准备。风险越大则风险准备金越高。
采取合作方式共同承担风险。
采取其他方式。如现代工程项目中采用多领域、多地域、多项目的投资以分散风险。
53. 论述工程实施中的风险控制。
答:工程实施中的风险控制主要贯穿在项目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合同控制等过程中。
风险监控和预警,风险监控和预警是项目控制的内容之一。在工程中不断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捕捉风险前奏的信号。在工程中通过工期和进度的跟踪、成本的跟踪分析、合同监督、各种质量监控报告、现场情况报告等手段了解工程风险。
风险一经发生就应积极地采取措施,及时控制风险的影响,降低损失、防止风险的蔓延。
在风险发生时,执行风险应对计划,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控制工程施工,保证完成预定目标,防止工程中断和成本超支。
由于风险是不确定的,预先的分析和应对计划常常也是不很适用的,所以在工程中风险的应对措施常常还主要靠即兴发挥,靠管理者的应变能力、经验、掌握工程和环境状况的信息量和对专业问题的理解程度。
以前造价员证书很好考,在学校只要出了钱,就能拿到证书。从前年考试造价员开始正规起来了,考试抓的很严,考题难度也有所增加,合格率只有10%。作弊是别想了
我刚下完的我还没写呢,再找论文.......
小城镇建设作业1
一、小城镇的概念: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二、小城镇的分类:依照行政建制分类: 地方驻地 、县城 、县以下建制镇 、集镇
依照形成原因分类:经济发达;交通发达;自然资源利用型的小城镇;
依照职能特征分类: 工矿城镇 、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 、旅游城镇 、卫星城镇。
三、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发展小城镇战略提出的背景: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1.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 小城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它对于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重要贡献。
2.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纽带,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托,相互协调、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3.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四、小城镇的功能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
目前我国农村大约有2亿富余劳动力,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0多个,安排这样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难度很大。发展小城镇,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办厂经商,发展第二三产业,可以增加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
2.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
没有小城镇的充分发展,就不会出现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处于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兼有城乡特点。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我国亿万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既加强了城乡联系,也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膨胀、农村不断衰落的“发展的陷阱”。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3.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剂”
4.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有利于居民的素质提高。在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信息服务设施,可对农村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个方面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可以有效地将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科技知识向农村扩散,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
五、 小城镇建设的原则: 尊重规律,循序渐进;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六、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
费孝通最早注意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他实地调查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发展进程对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进行了社会学的研究,研究了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与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的关系,研究了现代小城镇成长和变化的动力。 费孝通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在地方经济社会体系中的影响,作为他构思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本构架。
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是费孝通主张的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费孝通主张“做活人口这盘棋”,两个棋眼:“一是发展内地的小城镇这种人口蓄水池,一是疏散人口到地广人稀的边区开发资源。 1983年《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即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发展的背景、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 费孝通指出,经济发展具有地理上的区域基础。不同地区因不同地形、资源、交通和所处方位等自然、人文和历史因素,因而在经济发展上有不同的特点。
七、小城镇发展动力?
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要走发展农村特色工业之路。
作业2
1、 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挑战包括哪些方面?
答:中国小城镇建设将面临着以下挑战:
1)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改变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
2)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如何绕过生态环境的破坏;
3)小城镇建设与资源短缺;如何建立节能型小城镇;
4)小城镇建设与贫困、住房、交通、犯罪的矛盾;
5)小城镇建设与就业: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2、 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是在哪些方面?
答: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中国加入WTO将加快我国小城镇。①经济全球化给小城镇注入发展的资金;②加快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
2)农产品的丰富有助于小城镇建设突破发展“瓶颈”。农产品的流通超越了国界,打破了农产品短缺的局面。
3)城乡隔离壁垒的打破有助于小城镇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由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变成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
3、 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未来中国小城镇建设将显现出以下趋势:
1)小城镇数量减少,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大。
2)现有的小城镇将出现分化,有的将发展成为新兴的小城市或中等城市,而有的将消失。
3)东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差距将缩小。
4)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将出现历史性的变化。
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城乡壁垒的打破、国家政策的有利导向等等,我国小城镇建设将走向纵深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4、 简要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
答:1)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全国最为成功。最为典型的有江苏省的苏南模式、浙江省的温州模式和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模式。
2)中部地区的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些省份,小城镇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和湖北省襄樊市的“双阳模式”。
3)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甚大。西部小城镇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农业商品化牵引型、工矿主导型、旅游开发型、商贸中心型、交通枢纽型、边境口岸型、城郊型、地域文化促导型、综合发展型、兵团屯垦型等。
5、 按发生机制分,我国小城镇有哪些建设模式?
答:1)政府主导模式。
2)城市辐射模式。
3)资源开发推动模式。
4)市场带动模式。
5)旅游文化推动模式。
6、 分析当地的一个小城镇建设模式。
答:瑶琳镇属于旅游文化推动模式。原瑶琳镇的前身是“至南人民公社”,其所在地是在至南大桥的南端,那是一个不上一百户人家的农村,根本谈不上小城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瑶琳仙境开发初,现瑶琳镇所在地名叫“洞前村”,当时仅有十几间破破烂烂的泥墙屋,零零散散地居住着十几家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游客日益增多,促进了餐饮、旅馆、交通、旅游商品等行业的发展,居住人口尤其是非农业人口迅速增多,至南人民公社改为瑶琳镇,所在地移到原“洞前村”。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现瑶琳镇是在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的。
富春江镇属于资源开发推动模式。
7、 推动小城镇发展动力因素有哪些?阻碍小城镇发展阻力因素有哪些?
答:动力因素有:
1)农业的基本动力:①食物贡献;②原料贡献;③劳动贡献;④土地贡献。
2)工业的核心动力: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的聚集,促进了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3)第三产业的动力: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服务业促进了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观念更新、生活方式转变、生活质量提高)。
4)集聚经济的动力: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产生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是小城镇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产业聚集促进人口聚集,从边远、贫穷的地方向交通便利、富裕的地方流动。
5)比较利益的动力:农业是比较利益较低的产业,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通过非农业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力,农业生产要素必然流向非农业部门。
6)政策的动力:①国家宏观政策(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道路);②国家专项政策(土地、户籍、产业等政策);③地方性政策(税收、用地、产业等政策)。
7)区位优势的推动力: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距离资源较近等。
阻力因素有:
1)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阻力(文化、技术、观念)。
2)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不协调的阻力(企业布局分散导致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规模过小,生产销售不景气等)。
3)传统文化的阻力(单家独户、自然分散、处处分割,与生产和生活无有机联系)。
4)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外部阻力(自给半自给的传统旧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之间的冲突;“离土不离乡”的制约;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
8、 分析你所在的小城镇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答题要点和思路:(发挥个人主观意志,不做统一答案)
1)你所在的小城镇概况简介:例如:瑶琳镇地处桐庐县中部,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距杭州85公里,05省道穿境而过,是杭州至千岛湖、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著名的瑶琳仙境、红灯笼外婆家、天目溪漂流等景区,被誉为中国旅游第一镇。全镇总面积64.23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26万人口,是省综治先进镇、省级卫生城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绿色小城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镇。
原瑶琳镇的前身是“至南公社”,所在地是大桥南端。现镇所在地原名“洞前村”,瑶琳仙境开发时仅有十几间泥墙屋,零零散散居住着十几户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2)按照第7题中阻力因素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3)按照第7题中动力因素的七个方面提出对策。(注意:要抓住重点)
1、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概念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小城镇的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目标作出具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任务是以小城镇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人口和用地规模、结构,进行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建筑,安排主要建设项目的时间顺序,并具体落实近期建设项目。
2、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第一,在分析土地资源状况、建设用地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根据《村镇规划标准》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计算用地总量,再确定各项用地的构成比例和具体数量; 第二,进行用地布局,确定居住、公共建筑、生产、公用工程、道路交通系统、仓储、绿地等建筑与设施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做到联系方便、分工明确,划清各项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
第三,根据小城镇总体规划提出的原则要求,对规划范围的供水、排水、供热、供电、电讯、燃气等设施及其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按照各专业标准规定,确定空中线路、地下管线的走向与布置,并进行综合协调;
第四,确定旧镇区改造和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第五,对中心地区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提出原则性要求;
第六,确定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形式和控制点坐标标高,进行竖向设计,保证地面排水顺利,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第七,综合安排环保和防灾等方面的设施;
第八,编制镇区近期建设规划,估算近期建设投资。
3、小城镇发展沿用“工业文明”的规划设计原则,产生了那些弊端,如何克服这种弊端?
这种设计原则指导下的规划设计带来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向郊区的延伸,导致城市郊区无遮挡的向外发展,导致大都市间已经不存在开放的自然空间网络。
第二、随着土地扩展型的城市发展,城市蔓延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在郊区展开,造成环境的恶化与资源的过度使用。
第三、随着高速公路和汽车的发展,郊区村庄的尺度正在超出人的尺度,郊区村庄的传统社区特征正在逐渐消失。
“工业文明”设计下的小城镇建设弊端很多,在小城镇发展中,沿用“工业文明”的规划设计原则,是一种“削足适履”的选择。今后小城镇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具体来说要把小城镇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小城镇里的村庄应该有一个民主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自治管理村庄的各项经济和社会事务,还要有一个村民正式聚会的场所,通过积极开展小城镇建设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发达国家在建设城镇中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在小城镇建设方面,主要有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
美国没有给城镇划线,除非接近或遇到了其它的城镇,否则可以随意发展。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间,美国城市蔓延所引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美国城镇没有在布局上和基础设施方面没有给后续发展留下余地。美国甚至没有控制开发场地的相关法规,所以,规划工作常常遇到困难。在规划设计中,没有注意保存那些肥沃的农田,保存那些环境资源,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英国的乡村居民点,小城镇或村庄,都是很小的。它们有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张它们区域。因此,他们在给小城镇或村庄做规划时,就特别考虑了它们扩张的可供选择的地理方向,确定他们的选择是否可以保护高质量的农田。他们也要考虑哪一个小城镇或村庄有发展潜力,如水源、学校、公共交通、等等。在英格兰的乡村,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民需要越来越大的农场以实现规模经营,才能得到殷实的收入。事实上,农民现在已经不再是英格兰乡村的人口主体了,只有很少的人从事农业活动。于是,他们几十年前面临与我们今天相同的问题。有时,他们需要就地为人们安排工作,有时,他们需要把他们带到其它的地方就业。在英格兰,直到现在都在推行了一个称之为“集镇”的政策,它鼓励发展集镇,以便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每个集镇有2 000到20 000人不等。当他们选择一个村庄,把它规划为一个集镇时,这个地方是不是一个“集”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个村庄是否具有支持乡村腹地的潜力。
5、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有什么经验
主要经验有:具体考虑小城镇与乡村人口的关系,它是否能够成为地方服务中心,它是否能够推进就业增长。另一方面,它是否有水源,是否有适合于发展工业的土地,是否有便捷的公路,是否是它周围村庄的公共交通枢纽,在那里的人是否可以得到基本的社会服务,如商业、卫生、教育、污水处理等。因此,在英格兰,这种可供开发成集镇的地方是有限的。今天的英格兰,大约有1030个这样的集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工业成为集镇的重心,具有继续发展工业的潜力,不对周围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
欧美规划师在做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规划时,特别注意了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周围的环境和资源,特别仔细地保存那些肥沃的农田,保存那些环境资源,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等。
小城镇和乡村规划师的确面对不同于城市规划师的问题:他们必须在小城镇和乡村扩张的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更多地关注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所引起的环境灾害;他们必须熟悉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各个规划要素的尺度、布局和功能。村镇的布局、地理环境、历史、经济、文化和功能变化多端,所以没有一种规划与设计原理可以保证村镇的新发展一定就适合于村镇原有的形体布局。居民参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英国和美国乡村地区小城镇规划的基本模式。他们在英国和美国乡村地区规划小城镇时,总是要花大量的时间与那里的居民进行讨论,让他们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和需求。
6、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一般价值取向
1.维持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主要有:服从和不割断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原始的自然地貌;保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2.保证人类的消耗是在自然再生范围之内的;主要表现为: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把人类的废弃物变为其它物种的营养,被其它的生物物种再利用;使我们的消耗在物理或化学上为自然所承受。3.阻止人为的灾难4.满足人的社会需求5.居民参与
作业4
1、专家认为小城镇建设发展中主要存在哪三方面的问题?一、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二、非农化与城市化未能实现同步发展 三、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规模偏小;规划管理不科学;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城镇功能不完备;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2、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一.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薄弱;一些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一些地方的领导无视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切实际地推进城镇化,只重视城镇的硬件建设不培育城镇的经济增长点,致使一些小城镇成为一座座“空壳城”,出现硬件设施浪费、土地闲置、楼宇关闭、“高楼大厦乞丐住”的现象,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二.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缺乏;在一些地区,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门槛”很高,买房或建房的价格或成本很高,在小城镇落户要交纳各种费用,并且由于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的产权不清晰,使得农民不愿完全放弃土地进入城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小城镇的积极性。三.乡镇企业支持力度下降;乡镇企业出现增长速度放慢、吸收劳动力能力下降和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使乡镇企业在广大农村过度分散的问题难以克服。进而影响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难以促进有效公共需求的形成和扩展,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推动力。
3、有什么样的政策选择来推进小城镇的发展?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要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三、引导乡镇企业的集聚;四、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五、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六、改革财政体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